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病因 > 肿瘤性息肉分三种
肿瘤性息肉分三种
另外,腺瘤癌变率也与大小有关,1厘米大小者为1%~2%,1~2厘米大小者为10%,2厘米大小者为40%
无大肠癌家族史或大肠肿瘤史的50岁以上人群,每5年应做一次肠镜检查有大肠癌家族史或大肠肿瘤史的病人,每3年应做一次肠镜检查
肿瘤性息肉分三种,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这三种腺瘤是病理上的三种分类一般地说,小的息肉多数是管状腺瘤,大一点的息肉是混合性腺瘤,再大一点的息肉则是绒毛状腺瘤不同种类的腺瘤,癌变机会不一样,管状腺瘤较低,混合性腺瘤稍高,绒毛状腺瘤最高
癌变时间为5~10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诊疗技术的发展,大肠息肉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人说,大肠息肉不及时切除,日后会发展成大肠癌;还有人说,大肠息肉和大肠癌没有关系,不必恐结肠癌慌那么,大肠息肉和大肠癌有没有关系?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吗?哪些大肠息肉必须早期切除呢?
一般来说,腺瘤性息肉中的绒毛状腺瘤发生癌变概率很大,如果不治疗,百分之百会癌变因此,一旦病理检查发现该息肉是绒毛状腺瘤,必须及早摘除而家族性息肉病是与遗传有重要关系的疾病,属癌前病变,如果不做任何治疗,最后发展成大肠癌的风险很高,也必须积极切除
需要提醒的是,在同一个病人身上,腺瘤可能只有一个,也可以发生多个,发生多个的机会在30%左右因此,医生大多会仔细检查病人身上可能存在的其他大肠腺瘤另外,大肠腺瘤很容易复发,据统计,病人再发腺瘤概率为30%~50%因此,腺瘤摘除后并非一劳永逸,定期做肠镜检查非常必要通常,病人手术后右半结肠癌早期症状头1年应随访1次,以后每2~3年随访1次,有的需要终身随访
手术、检查需谨慎
息肉≠腺瘤
从癌变时间上来看,腺瘤发生癌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至少5年,平均5~10年另外,有资料表明,单个腺瘤者29.7%发生癌变,2~5个腺瘤者的癌变率为51.7%~76.9%,6~48个腺瘤者的癌变率为80%
大肠息肉是指自黏膜表面突向肠腔的隆起性病变,可以带蒂或不带蒂在大肠息肉中,有些是肿瘤性息肉,有些是非肿瘤性息肉其中,肿瘤性息肉占70%~80%,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而非肿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它们的发生、发展与大肠癌关系不大
目前,大肠腺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内镜下手术和开腹手术内镜下手术切除大肠腺瘤创伤不大,但技术要求高,出血和穿孔危险性大更重要的是,内镜手术升结肠癌术后饮食切除前,如果还不能完全肯定所切组织是大肠腺瘤还是大肠癌,病人就将面临肿瘤未切干净、容易复发,以及切除过程中肿瘤扩散、转移、种植等后果
事实上,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是肿瘤性息肉(又称大肠腺瘤),统计表明,80%的大肠癌都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的而大肠息肉和大肠腺瘤是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白癜风传染那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