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太庙国学馆

太庙国学馆



立春,是冬的结束,也是春的起始。“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万物复苏。春争日,一年大事不宜迟。新的一年,你有怎样的计划,怎样的心愿?

还是先问候一声吧:春天,你好!

关于今年立春的时间,流传着三个版本,有的说是2月3日,有的说是2月4日,还有的说是2月5日。天文专家表示,按照紫金山天文台权威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今年立春的准确时间为2月3日23时34分

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

立春三候,东风解冻

 

  东风解冻: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由此才“冻痕销水中”,“波起轻摇绿”。

  蛰虫始振:立春日后五日“蛰虫始振”,“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动而未出。

  鱼陟负冰:再五日“鱼陟负冰”,陟(zhì)是升,鱼因水底暖,感知阳气而上升,冰尚未消融而负冰。“立雪鹤深睡,负冰鱼聚沉”,春气还弱。

——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立春说“春”,岁之始也

  “春”字古作“萅”,象征草木之初生。《公羊传》中写道“春者何,岁之始也”,《尔雅》也有记载“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古人将春天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即“三春”。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在古代,每逢“立春”,皇帝和地方官员都要通过一系列“迎春”礼仪向老百姓“劝耕”,平民百姓也通过“迎春”礼仪祈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顺遂。立春,意味着每年农事的开始。

  春天是生长的季节。《释名·释天》中记载:“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因此与“春”相关的词语也常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和现象,如“春风得意”“春意盎然”“阳春白雪”“枯树逢春”等。

  春天是恋爱的季节。经过一冬的蛰伏,春天万物生长、生命勃发,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愉悦、快乐。《周礼》中就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上巳节”和西方的情人节“圣瓦伦汀节”都是在春季来到。

鸡年有两个立春日

今年是农历丁酉鸡年,鸡年有两个立春日,出现“一年两头春”历法现象。所谓“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是指在农历的一年中有两个立春之日。

具体到农历鸡年来说,年1月28日开始进入农历鸡年,而直到年的2月16日才会迎来下一个农历新年,所以农历丁酉鸡年就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鸡年的正月初七立春(年2月3日)和同年腊月十九(年2月4日)再次立春。

天文专家表示,“一年两头春”是正常历法现象,凡是闰年必定会出现这种现象,公众不必大惊小怪。

最美立春诗词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首句连用七个数字组成。既暗寓正月初七是人日之意,又表达了诗人仿佛在扳着指头计数,盼望和欢呼立春之日到来的心情。通俗明快,别具一格。

《立春》

唐·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春到人间草木先知,春风暖烟轻入梦,开轩饮酒吟春。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立春邂逅积雪,白雪覆梅竹,似玉似花,别有一番滋味。

古人立春之时,有祭五神的习惯,诗中的“五神”指勾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等五方神,后土居中,其它四神分别主管春夏秋冬。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唐·上官婉儿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这首诗是上官婉儿成为李显的女人后之作。一个初春,婉儿陪同武则天在花园里游行,许久未曾走出皇宫的武则天被花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迷惑,便让婉儿作一首诗词来迎合。当听到婉儿这首随情说出的诗句,武则天怎么也没想到,眼前灿烂的春景,在婉儿眼中,眼前晶莹的翠绿,柔美的柳絮,都已经失去了诗情画意。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杜甫由面前的春盘,回想起往年太平"盛世",两京立春日的美妙情景。但眼下的现实,却是飘泊异乡,萍踪难定。面对巫峡大江,愁绪如东去的一江春水,滚滚而来。悲愁之余,只好"呼儿觅纸",寄满腔悲愤于笔端了。

《立春日》

宋·陆游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

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

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春虽至,雪依旧纷纷,傲梅冒寒开放,呼邻唤友庆年丰。正可谓瑞雪兆丰年,飞雪迎春到啊。

《立春》

宋·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一首呼唤春景,召唤爱情的诗章,以充分的豪情抒发了对春天的盼望。

《立春偶成》

宋·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立春是一年之始。诗人紧紧把握住这一感受,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那碧波荡漾的春水,也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活力。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洋溢着饱满的生活激情。

《汉宫春·立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

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袅袅春幡,黄柑荐酒,青韭堆盘,在这诗意盎然的季节,周围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生发,心中的舒适美意也便随着一片嫩枝绿芽的舒展而萌发起来。而诗人自己对天时人事却别有一番感触:燕尚“梦到西园”,塞雁尚有乡国之思,何况“渡江天马南来”志在恢复中原的辛弃疾,怎能不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立春》

宋·晁冲之

巧胜金花真乐事,堆盘细菜亦宜人。自惭白发嘲吾老,不上谯门看打春。

“巧胜”即彩胜。“金花”即彩花。“堆盘细莱”指春盘,古时立春日以韭黄、果品、饼饵等簇盘为食,或馈赠亲友,称之为“春盘”。“打春”即打春牛。“谯门”即谯楼,城门上的瞭望楼,泛指门楼。古时迎春在东门之外。

《立春》

宋·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泥牛”即春牛,旧时打春仪式上所用的土牛,在立春前一日,用土、芦苇或纸做成,官府打春牛迎春,以催耕迎春,祈求丰收。“六街”指唐宋京都宫门外左右边各三条的中心大街,后来泛指京城的大街和闹市。立春日各官府要奉上肉果食品于芒神土牛前,在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由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有的是用棍子打,然后交给下属吏与农民轮流鞭打,把“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所以诗中说:“泥牛鞭散六街尘”。

《十二月二十一日迎春》

宋·杨万里

星淡孤萤月一梳,迎春早起正愁予。土牛只解催人老,春意来自何事渠。官柳野梅残雪后,金幡玉胜晓光初。却思归跨青山犊,茧粟仍将挂汉书。

“挂汉书”是借用隋末的李密骑牛外出,在牛角上挂上《汉书》,一手着鞭,一手翻书阅读的典故,言其贫穷不废读书。后来成为名士风范的一种标志。再后来就有了成语“牛角挂书”,通常用来比喻勤奋读书。

《立春》

宋·范成大

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

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

竹茂麦肥,土牛笙歌,垂柳吐芽,河水泛波,还有融融春阳耀春市,帆船往来如穿梭。这自然激起了诗人的诗兴,而吟诗抒怀,是立春日剪金幡、扎彩胜无法比拟的。

《舟中立春》

清·赵怀玉

条风势屈石尤伸,孤负江干春气新。病眼云迷三素去,客杯盘懒五辛陈。梅留荒径宜寒雪,松种名园合作邻。欲学东坡老簪胜,平生从未胜于人。

诗中的“条风”指“融风”,“石尤”指“顶头风”;诗中的“三素”泛指各色云烟;诗中的“五辛”指葱、蒜、韭、蓼嵩、芥辛等,《本草纲目》说,将这五种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

《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清江引·立春》

元·贯云石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这支元曲是应酬之作,有“金”“木”“水”“火”“土”五字位于每句之首,每句都用了“春”字,这是作赋前所定的规则。作者扣紧“春”字,全方位地展现立春时节的春景春情,写得清新自然,情趣横生。

鸡有五德,人不如也

大年三十不可不知道的习俗

拿好不谢!鸡年经典祝福语~

综合:人民日报、中国经济网、京博国学等

编辑:王绘春

赞赏

长按







































怎么治白癜风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hbyx/10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