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每天了解一种动昆虫NO03潮虫鼠妇

每天了解一种动昆虫NO03潮虫鼠妇



鼠妇

别称:潮虫、团子虫、地虱婆、地虱子、西瓜虫等门:节肢动物门

纲:甲壳纲科:潮虫科

今日学习

体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较平扁,背部稍隆,体躯不能卷曲成球形。有些种类背面光滑,有些种类具粗糙颗粒。头部很小,不明显,嵌在第1胸节的前缘。头节中部和两侧具突出叶。胸部宽大,7自由节。腹节6节,前面两个腹节较狭小,但不显著比胸部狭,各节向后趋窄。每个胸、腹节的侧面一般扩大形成侧叶,胸腹各节两侧外末角向后下方突出,尾节末端多向后突出呈三角形。眼发达,为复眼。第1触角很小,顶端有短小的须状感觉器;第2触角较长,柄部5节、鞭部2节。唇基呈弓形,大颚无触须,切割部高度几丁质化,一般有2个齿板,在齿板的后面有膜状小瓣,臼齿部退化。第1小颚的外叶为咀嚼叶,内叶狭长,有2根硬毛;第2小颚在顶端分成2叶,近基部处有1个外缘角突。颚肢的基部宽广,呈薄片状。

胸肢7对,细长,为适于陆地生活的步行肢。第1胸足两性异形,雌性第2~5胸足基部间的腹甲上附抱卵板、重叠覆盖而成孵育囊。腹肢5对,第1~2腹肢上有分枝的伪气管,是适应湿生环境的特有呼吸器官。雄性交接器为第1腹肢的内肢连接而成,呈圆锥形;末端高度几丁质化;第2腹肢的内肢形成细长的鞭状。尾肢双枝型,外肢呈扁平的披针形突出超过尾节末端,内肢短小呈长条形。

鼠妇又名鼠负、负蟠、鼠姑、鼠黏、地虱等,是甲壳纲(Crustacea)等足目(Isopoda)潮虫亚目(Oniscoidea)潮虫科(Oniscidae)鼠妇属(Porcellio)动物的俗称,全世界有种以上,多为广布的世界性种。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从海边一直到海拔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中国常见种有鼠妇、光滑鼠妇等。关于鼠妇的记载最早可见于《本草纲目》虫部。

鼠妇是甲壳动物中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之一,通常生活于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如潮湿处的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下、树洞中、潮湿的草丛和苔藓丛中、庭院的水缸下、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杂食性,食枯叶、枯草、绿色植物、菌孢子等。

秋季为鼠妇的繁殖旺盛期。在21℃时,约经26天孵化成幼体。

拓展学习

鼠妇与西瓜虫的区别

鼠妇鼠妇(潮虫)又名粗糙鼠妇,属于甲壳纲等足目潮虫亚目潮虫科鼠妇属。与西瓜虫容易混淆。鼠妇(潮虫)常常生活在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稍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动。这些小动物似乎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看到。西瓜虫亚目鼠妇科球鼠妇属。两种生物生活环境相同,都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存,经常杂居在一起,有的分类系统或在较早的分类系统中将两者都分入潮虫科,所以两者名字经常通用。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受到刺激后,鼠妇不能蜷缩成球形,而西瓜虫可以。西瓜虫对光的敏感度较弱。所以生物学教材中建议用鼠妇而不用西瓜虫。

文章主要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图片来源网络

大地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怎么治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hbyx/11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