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被忽略的寄生虫危害

被忽略的寄生虫危害



寄生虫是影响规模猪场的潜在性疾病,严重影响猪的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性能,对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这种潜在的损失通常被猪场忽视。有研究表明,由寄生虫所造成的损失达猪场产值的8%,使猪的生长速度降低10%-12%,饲料利用率降低12%。猪场应采取综合措施,选择广谱的驱虫药,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办法,有效控制猪寄生虫病,从而减少寄生虫病引起的损失。

1、猪场常见寄生虫寄生部位

1.1消化道

1.1.1寄生于小肠   

猪类圆线虫、蛔虫、姜片吸虫、蛭形巨吻棘头虫、鞭虫、隐孢子虫和猪等孢球虫。其中猪蛔虫的危害和流行最为严重。

  

△蛔虫(来源于互联网)

1.1.2寄生于大肠

有鞭虫(毛首线虫)、结节虫(食道口线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后者为人畜共患寄生虫。

△鞭虫(来源于互联网)

1.1.3寄生于胃

有胃圆线虫,但危害较轻。

  

1.2呼吸道

有肺线虫(肺丝虫,又名后圆线虫),寄生于猪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它的中间宿主是蚯蚓,因此户外散养或放养猪多发。能够导致猪咳嗽,喘气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寄生虫还有蛔虫和肾虫的幼虫在肺脏处的移行。

△猪肺虫成虫,左为雄虫,右为雌虫。

  

1.3泌尿道

有肾虫(又名齿冠尾线虫),寄生于猪肾脏内,可使育肥猪后期出现后肢跪地行走,不能负重的情况。

  

1.4皮肤内

有猪疥螨、蠕形螨和血虱。最为常见的是猪疥螨,繁殖母猪和种公猪多见,主要寄生在猪的耳廓内面,主要特征是癣痒症,发病猪表现皮肤发炎、奇痒、脱毛、消瘦,但病变程度存在个体差异。

△疥螨(来源于互联网)

1.5全身

有猪旋毛虫、囊虫、猪肉孢子虫和弓形虫。猪囊虫(即猪囊尾蚴)是人的有钩绦虫(又名猪带绦虫)的幼虫,多发生于散养猪,规模化猪场发生率很低,但它的成虫阶段则是可感染人的猪带绦虫。以上这些都是可导致人畜共患的疾病,但发病率较低。

  

2、寄生虫对猪群的主要危害

2.1破坏猪的防御屏障和传播其他病原。有些寄生虫对猪的皮肤或黏膜造成损伤,打开了传染病病原入侵的门户,为病原体的侵入创造条件,从而发生感染。

△猪疥螨病(来源于互联网)

  

2.2直接或间接地从宿主猪的食物消化产物和组织中获取营养,吸取宿主的血液,引起宿主营养不良,造成被毛粗乱,猪体消瘦、贫血,抵抗力下降,遇到应激易造成死亡,有的猪出现异食癖,常形成“僵猪”。

 

 △猪消瘦、被毛粗乱(来源于互联网)

  

2.3对猪造成机械性损害。寄生虫对所寄生的部位造成损伤、阻塞及对其附近组织和器官产生压迫。

 

2.4产生毒素引起猪慢性中毒。有些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对宿主均起到毒害作用,引起宿主生理机能的扰乱而出现病症,并且,有些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物都具有抗原性,使宿主过敏,引起局部或全身变态反应。

  

2.5影响猪的休息与进食,造成饲料转化率降低。尤其是体外寄生虫如疥螨和蚊子,干扰宿主猪的正常进食、休息,令其躁动不安,剧痒时在猪栏、墙壁等处摩擦,严重时造成出血、结缔组织增生和皮肤增厚,局部脱毛,影响外观。

  

3、综合防控措施

  

3.1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减少寄生虫病发生的机会,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如果必须外引猪只,则需要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并进行一至二次驱虫,才可以混群饲养。

 

3.2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场内外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给予全价营养的饲料,增强猪只抵抗力,确保饮水和饲料干净、卫生。

3.3科学驱虫,选择新型、广谱、高效、安全、体内外寄生虫同时驱除的药物。根据猪场内寄生虫感染的种类、疫病流行规律和不猪群同生长发育阶段,制定适宜的驱虫方案。

免责申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hbyx/1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