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Nature出版界联名发文,呼吁影响因

Nature出版界联名发文,呼吁影响因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近日,来自Science、SpringerNature等众多主流出版集团的高层人士共同在bioRxiv上登出文章,呼吁淡化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推广引用分布这一评价方法。如此联名发文,实不多见。也许影响因子的改革真的只是时间问题。知社结合文章原文及Nature新闻作以介绍。

影响因子的局限性

关于影响因子的种种负面意见,恐怕主要集中在其对学者个人评价造成的影响。汤森·路透集团发言人HeidiSiegel表示,期刊影响因子(JIF)是描述期刊产出的一种粗略指标,不应当作为学者个人能力或者单个文章质量的评价标准。“我们相信对期刊整体影响力的衡量非常重要,而这正是期刊影响因子的作用。”当然,这可能是汤森·路透最后一次就此问题发言了。

尽管如此,很多学者、投资人甚至期刊并不这样简单地看待影响因子,他们会选择根据期刊的这一指数来评估学者的工作水平。而这很可能会影响到人员的雇佣和升迁,以及资助机构的决定。Nature上年发表的文章“Cashforpapers:puttingapremiumonpublication”指出,当时亚洲各国科研单位对于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文非常看重,并有着令人瞩目的奖励机制。韩国政府对于在顶级期刊发表一篇奖励美元;中国农业大学对发表在高影响期刊上的文章最高奖励达5万美元(当时约合40万人民币);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则有着更精细的划分,对于IF在3-5的期刊,所发文章按照元人民币每IF点数进行奖励,对于IF在10以上的文章,每个IF点数价值达到元人民币,而发表在Nature、Science或Cell上的文章,每篇可获得25万元人民币奖励。

年7月11日,美国微生物学会(ASM)宣布在多渠道放弃显示影响因子。ASM负责人StefanoBertuzzi表示:“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清除掉影响因子这个话题,让人们觉得那很俗气,一提起来就觉得尴尬。”Bertuzzi曾担任美国细胞生物学会(ASCB)主席,在ASCB的年会上,影响因子就是被拒之门外的。

建议加入引用分布

7月5日,由多位出版界人士共同合作的文章“Asimpleproposalforthepublicationofjournalcitationdistributions”刊登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作者包括来自PLoS、eLife、EMBOPress、ScienceJournals、SpringerNature、theRoyalSociety等多家主流出版集团的高层人员,主要作者为来自伦敦帝国学院的结构生物学家StephenCurry。文章指出了期刊影响因子对于个体文章和学者评价的不利影响,并建议所有期刊引入新的评价手段——引用分布(CitationDistribution),以更加合理地反映个体工作情况,避免JIF在学术评估中的不恰当使用。

为了进一步说明影响因子的局限性,文章对来自Science、Nature、eLife和PLoS的11个期刊进行了分析,列出其-年的引用分布情况,并于年期刊影响因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多数论文的引用次数都低于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Nature有74.8%的文章引用次数低于其影响因子38.1,Science有75.5%的文章引用次数低于35次(影响因子34.7)。其中,PLosGenetics的比例最低,有65.3%的文章低于其年影响因子6.7。

引用分布、高引文章及IF对比,图片来源:Nature

各刊-14所发文章低于年影响因子的比例

造成这种分裂出现的原因正是少数高引文章的存在。在研究范围内,Nature和Science在年被引最多的文章分别达次和次;而在低影响因子期刊中同样存在类似的高引文章,PLOSONE(影响因子3.1)和ScientificReports(影响因子5.2)的最高引文章分别达次和次。

目前,这篇登在bioRxiv上的文章已经得到了广泛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大概多少钱啊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价格高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hbyx/1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