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一例鞭虫卵的思考

一例鞭虫卵的思考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

作者

盛广森阚鹏飞

前言

鞭虫虫卵像橄榄,

两端都有透明栓。

卵壳较厚棕黄色,

里边有个受精卵。

这是典型的鞭虫卵的描述。它是人体常见的寄生线性虫之一,地理分布广泛,感染率较高。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引起鞭虫病[1]。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寄生虫感染越来越少,如果见到难以判断或可疑的案例,我们应该怎样提高检出率呢?

案例经过

一男性患者,58岁,隐血多次检查阳性,镜检疑似鞭虫卵。查血常规:白细胞:5.8x10^9/L,红细胞:4.81x10^12/L,血红蛋白:g/L,(如图1所示)

图1

血常规正常,嗜酸细胞正常,难道不是寄生虫感染,这是怎么回事呢?

工作人员由于寄生虫方面经验很少,只能先带着疑问,多次重新涂片,结果没有发现可典型的鞭虫卵。

联系临床后得知此患者因大便带血半个月在肛肠科就诊,此人病后隐痛不适,偶有腹痛腹胀,用药治疗效果一般。

于是为了提高寄生虫检出率,我们使用饱和盐水浮聚法:首先用竹签,取黄豆大小粪便,置于已盛有1/2饱和盐水服漂浮杯中,将粪便搅拌混匀挑去浮于水面的粪渣,继续加饱和盐水至瓶口,再以滴管小心滴加饱和盐水至液面高于杯口而不溢出为止。在杯口轻轻覆盖载玻片,使接触液面,静置15分钟。

(此原理是:利用饱和盐水的比重比较大,比重较小的虫卵可以在饱和盐水中上浮而起浓集作用的检查方法)。

之后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典型的鞭虫卵(如图2所示),之后此患者做肠镜检查也发现大量鞭虫卵。

图2

案例分析与体会

鞭虫卵呈腰鼓形,两端有内层突出的黏液塞,不着色。卵壳有三层,最外层为卵黄膜,呈棕色,随粪便排出,在温暖、阴暗潮湿的土壤中发育为感染期。

人吞入感染性虫卵后经消化液作用,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并钻入小肠和结肠隐窝内发育,最后定居在盲肠和部分大肠上皮细胞内,不再移至其他部位,逐渐发育为成虫,约需2个月。

粪便检查以检出鞭虫卵是确诊的依据,常用直接涂片法,简便易行,但轻度感染者容易漏诊,反复检查可提高阳性率。重要的是要结合生活史和病史,与临床密切沟通,防止漏诊。

总结

轻度感染患者,鞭虫常寄生在盲肠和上行结肠;重度感染时,可累及横结肠与降结肠,甚至直肠也有鞭虫寄生。重度感染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甚至深入到黏膜下层。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上一定要保持干净和卫生,不要让细菌对身体造成威胁,还要保持室内干净,经常的换洗衣物,经常的换洗被单被罩,希望患者们注意自己的健康。

专家点评

人体感染鞭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与入侵的数量及成虫在肠道寄生的数量有关外,还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灵活的使用其他检验方法,增加检出率。

(副主任技师:李艾英)

[1]沙汝明.  鞭虫卵在粪中的概率分布及不同感染度检出机会的探讨[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4):-.

推荐阅读诺奖级的发现,人类与丙肝的百年战争33年!检验医学领域“国自科”大数据盘点!李贵星老师:关于检验质控的11个问题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徐少卿审校:陈雪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hbyx/12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