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猪病猪梭菌性肠炎诊断图谱
猪病猪梭菌性肠炎诊断图谱
概述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多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所引起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本病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其特征是排出红色粪便,小肠黏膜出血、坏死,病程短,死亡率高。
病原特性C型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有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的厌氧性大杆菌(图1);在不良的条件下可形成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的芽孢,芽孢多超过菌体宽度,使菌体呈梭形,故有“梭菌”之称。本菌可产生β毒素等,是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坏死性肠炎的主要致病因子。
图1猪梭菌性肠炎大杆状C型产气荚膜梭菌
典型症状最急性型病猪多排血便,后躯或全身沾满血样粪便少数病猪没有排血便即死亡。急性型病猪大多腹部膨大,呼吸困难,运动障碍有的排出含有灰色组织碎片的浅红褐色水样粪便,病猪很快脱水、虚脱和死亡。亚急性型病猪开始排黄色软粪;继之,病猪持续腹泻,粪便呈淘米水样,含有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病猪明显脱水,逐渐消瘦慢性型病猪呈间歇性或持续性下痢,排灰黄色黏液便。剖检见急性型病猪常从口角流出血水样的分泌物大部分病猪的腹部膨满,腹围增大切开皮肤时见皮下组织干燥小肠瘀血呈暗红色,部分肠管在瘀血的基础上发生出血而呈黑红色病性严重时整个小肠均发生出血,外观呈紫红色亚急性病例的出血较轻,多呈卡他性出血性肠炎变化或肠腔中含有大量气体和混有血液的内容物有些病例的空肠壁还发生气性肿胀,有的气肿可达40厘米长,与肠壁相连的系膜中也有大量气泡肝脏常肿大、黄染,切面上也出现大量气泡
诊断要点依据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结合流行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的确诊可采取小肠内血样内容物或红色腹水,加等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后,离心,取上清液用细菌滤器过滤后,给小鼠静脉注射,如果小鼠迅速死亡,即可确诊为本病。
防治措施由于本病发生急,病程短,病情严重,常来不及治疗,病猪已经死亡,因此,本病的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时可口服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每日2~3次,腹腔注射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以补充水分和能量。如有C型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血清时,及时用于病猪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方法是:口服剂量为5~10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若与青霉素等抗生素共同内服,效果更好。
本病主要依靠平时的预防。首先要加强对猪舍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产房和分娩母猪的乳房应于临产时彻底消毒;有条件时,母猪分娩前1个月和15天,各肌内注射C型产气荚膜梭菌氢氧化铝菌苗或仔猪红痢干粉菌苗1次,以便使仔猪通过吮乳获得被动免疫。鉴于C型产气荚膜梭菌仅在胃肠道内停留和繁殖,而不进入血液和组织,因此,对妊娠母猪,于产前15天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氧氟沙星等),连喂5~7天;停药5天;于分娩前2天,更换添加另一种抗生素,连续饲喂7天,也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注意事项诊断本病时应与一些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相鉴别。猪传染性胃肠炎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以仔猪多发且病情严重,病猪呕吐,排出污秽不洁的水样便,仔猪多因脱水、自体中毒而死亡,成年猪一般不死亡。猪痢疾主要感染3月龄的仔猪,其腹泻主要表现为拉血便,在稀便中常混有血凝块、黏液和坏死组织片的混合物。仔猪黄痢,主要发生于出生几小时至1周龄的仔猪,以排出黄色稀便为特点,死亡率高。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糨糊样稀粪,带有腥臭味为特征,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低。
相关文章推荐非洲猪瘟诊疗图谱
猪炭疽诊疗图谱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诊疗图谱
猪水肿病诊疗图谱
仔猪白痢诊疗图谱
仔猪黄痢诊疗图谱
猪副伤寒诊疗图谱
猪巴氏杆菌病诊疗图谱
布鲁氏菌病诊疗图谱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猪疥螨病
猪丹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多图)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危害及其防治
附红细胞体病诊疗图谱
副猪嗜血杆菌病诊疗图谱
弓形虫病诊疗图谱
钩端螺旋体病
化脓性放线菌病诊断图谱
黄曲霉毒素中毒诊断图谱
棘球蚴病诊断图谱
口蹄疫诊断图谱
猪轮状病毒病诊断图谱
皮肤真菌病诊断图谱
破伤风诊断图谱
食盐中毒诊断图谱
水疱性口炎诊断图谱
细颈囊尾蚴病诊断图谱
玉米赤霉烯酮中毒诊断图谱
仔猪先天性震颤诊断图谱
猪鞭虫病诊断图谱
猪痘诊断图谱
猪肺虫病诊断图谱
猪副伤寒诊断图谱
猪痢疾诊断图谱
猪链球菌病诊断图谱
猪流行性腹泻诊断图谱
猪流行性感冒诊断图谱
猪渗出性皮炎诊断图谱
猪囊尾蚴病诊断图谱
猪虱病诊断图谱
猪水泡病诊断图谱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