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家长擅自给孩子吃这玩意儿,结果吃出脑炎
家长擅自给孩子吃这玩意儿,结果吃出脑炎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生活处处充满惊喜,
更是处处隐藏意外;
那些你以为的,他以为的....
甚至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经验,
都可能成为一颗不定时炸弹!
我们之前说过,每年有3万儿童因为「药」,失去听力;而今天要提到的是:宝塔糖,也就是打虫药,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或多或少吃过,是一代人的记忆。
图片来源:网络
宝宝脸上起白斑了,肚子里有虫啊!
宝宝晚上睡觉总磨牙,肚子里有虫!
宝宝突然喊肚子疼,肯定是有虫在拱!
爸妈喂两颗打虫药,这件事好像就这么轻松地解决了。
而这样的判断标准,我们也简单粗暴地继承了:有症状赶紧吃点打虫药。
但小编必须要提醒一下大家:打虫药可不能随便给孩子吃。
广东一个4岁的小宝宝,因为脸上有白斑,家里人就认定孩子肚子里有虫,就擅自给孩子吃了打虫药,结果引发孩子得了脑炎。
图片来源:网络
这绝对不是吓唬大家,擅自给孩子吃打虫药,确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擅自乱吃打虫药
有哪些危害?
上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万幸的是孩子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最后痊愈了。
但危害,从来都不能拼数量!发生了那就是%。
危害1:引发脑炎
据年曾在浙江地区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的研究,观察发现约1万名服用驱虫药的人,结果2个月后,其中5人出现了驱虫性脑炎。
大人乱吃打虫药都会患病,更别说孩子了。
图片来源:网络
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涉及三种咪唑类驱虫药的脑炎病例报告61例。
其中左旋咪唑53例、甲苯咪唑6例、阿苯达唑2例。
虽说看起来概率极低,但关于安全性的问题,可不能拼运气!
危害2:肝脏功能损害
我们都知道药物需要通过肝脏来代谢。
但对于肝脏功能还未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说,服用打虫药,就是在直击孩子的肝脏功能,尤其是2岁以下的宝宝。
图片来源:网络
危害3:不良症状
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恶心、腹部不适、腹痛腹泻。
出现皮疹、乏力,偶尔还有剥脱性和全身脱毛症。
部分孩子还可能会出现口干、乏力、嗜睡等症状。
目前常见的打虫药有肠虫清(阿苯达唑)、安乐士(甲苯咪唑)等,虽然副作用发生概率极小。
但如果一旦发生,这就不是什么运气不运气的事情了。
打虫4大误区
坑娃无数!
相信宝爸妈们可能都有过被肚子里蛔虫支配的恐惧!但是,“疾病”其实也是有时代感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蛔虫的感染率高达80%~90%;
到年,在全国35万余人的调查中显示:蛔虫感染率大约仅有12.7%。
年,北京中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仅约为0.25%。
随着生活环境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寄生虫病的发病率越来越少。如果家里不养宠物,宝宝一般不会直接接触到虫卵。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宝爸妈们对寄生虫的猜想,大部分是:想!多!了!
A孩子夜里老磨牙,是肚子里长虫了吗?宝宝夜里磨牙的原因很多,例如精神紧张、白天太兴奋、呼吸睡眠阻塞、牙齿咬合不好等。
多半与肚里有虫无直接关系!
建议家长:
观察是不是是因为宝宝白天玩的太疯,或是正处于出牙、换牙阶段,亦或者是牙齿咬合不好,牙齿不齐导致......带宝宝到口腔科看看是否有牙齿问题。
B宝宝指甲上有白点点,是有虫了吗?实际上,宝宝指甲上的白点,和肚子里有虫没啥关系!
可能是指甲钙化的一种现象,也可能是外伤导致。
图片来源:网络
指甲上有白点点,是指甲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钙化现象。
另外孩子好动、到处碰、指甲受到磕碰、挤压,也会有小白点出现。
建议家长:
活泼好动的宝宝,在生活中难免受到磕碰,宝爸妈可以回忆一下,近2个月娃的手指有没有受过外伤?
从受伤到看到白点,大概需要8周左右。
小白点最终的宿命是随着指甲的生长,移到指尖而被修剪掉,家长们无需过度担心啦。
C宝宝脸上长白斑呢?
所谓宝宝脸上白斑,其实是一种叫做“白色糠疹”的良性皮肤病,它可能与宝宝过敏、天气干燥、日晒和沐浴的频率有关;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白色糠疹和肠道寄生菌有关。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明确白色糠疹的发病原因。
这种良性皮肤病常见于3-16岁的孩子,它会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几个月至一两年可以自愈,通常不会持续到成年。
建议家长:
平时避免暴晒,抹点润肤露,注意宝宝营养均衡就好。
不能根据宝宝脸上是否长白斑来判断肚里是否有虫,所以不建议喂打虫药。
D孩子挑食、食欲不好
这.......原因忒多了。
不饿?某些疾病导致的食欲不好?
单纯不喜欢?老妈做饭不好吃?
零食吃多了?等等。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孩子食欲不佳,就直接定性为“有虫”!很片面啊。
孩子挑食、食欲不好,真正的要做的是找原因、对症处理!
2个硬指标,看娃肚里有无虫!
虽说现在的宝宝们感染寄生虫的几率小,但偶尔也会遇到。
宝宝肚里有虫,可能出现的症状有肛门处总是痒痒或是频繁肚子疼,不过,这也并不是绝对的!
最直接的证据只有两种:亲眼所见or化验大便
?亲眼所见虫卵
亲眼看见宝宝拉出虫子,比任何检验方法都可靠!
比如:身长1cm左右蛲虫,最喜欢夜间从肛门爬出来产卵,引起宝宝肛门瘙痒。
图片来源:网络
爸爸妈妈们可以从宝宝大便里观察有没有小虫子,要仔细观察哦。
?化验大便结果,证明有虫
如果在便便中“一无所获”,又怀疑宝宝肚里有虫,就只能用化验的方法了。
精准的化验结果往往需要新鲜的“便便”!
爸妈们可以用保鲜袋留取宝宝2小时内的便便,医院做大便常规+寄生虫虫卵检查,有时也需要多次采便!
检查结果说明一切,如果有虫,这时打虫药就真的要上场了!
打虫药不是你想吃就能随便吃!一旦确认有寄生虫,就要遵循医嘱用药啦!
阿苯达唑类药物(如肠虫清),是目前医生最常开的。它能杀灭虫卵,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感染。
不管驱虫巧克力还是驱虫饼干,妈妈们都要仔细分别:是否含有阿苯达唑,含有则有效,不含则无效。
图片来源:网络
给宝宝吃打虫药时要注意↓
1.驱虫服药时间
空腹、清晨、晚上睡觉前服用最佳。驱虫药和蛔虫充分接触,才能杀死、麻痹虫体,达到效果。
2.服药次数
仅服1次,一次即为一疗程。
就算不见虫子排出,也别多吃药,服药后一般2-4天才有虫体排出。具体用量遵循医嘱、3.服药后护理很重要
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芹菜、白菜、香蕉、苹果等,以利于虫体排出。
图片来源:网络
不见虫体排出时,别多吃药。
4.两岁以下儿童慎用在没有寄生虫的前提下,不建议给宝宝自行吃驱虫药预防。尤其是2岁以下的宝宝,容易引起肝脏损伤!预防宝宝长虫,我们能做什么?×拒绝半生不熟的肉类!
生鱼片、未全熟的牛排......虽鲜嫩可口,但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你还敢吃吗?
图片来源:网络
×拒绝未洗净的蔬果
蔬果表面难免会有虫卵残留,所以吃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部分蔬菜、水果最好能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
能看到已被虫子侵袭过的蔬菜、水果,千万不能切掉有虫的部分留下的继续吃,其他部分难免也被污染了。
×拒绝“天然生水”
生水,就是指未经消毒过滤处理过的水,最常见的是家中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
给宝宝喝水应该选择白开水,一定要完全烧开的放凉喝。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也有必要告诉他们不能自己去接自来水喝。
图片来源:网络
?做好5个预防
勤剪指甲
减少宝宝玩沙、玩土的频率
不给宝宝穿开裆裤
家里如果有宠物要定期驱虫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接触外界的机会增多,感染的几率确实会增大。
但是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带宝宝去做便常规检查。
不要盲目地去相信“经验说”,给宝宝造成巨大的伤害!
看了这篇文章,家长们是否有收获呢?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此为止,科学育儿从现在做起,更多婴幼儿育儿干货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