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鱼缸常客蛋白虫

鱼缸常客蛋白虫



  在养鱼过程中,也许有的鱼友曾发现自己鱼缸里有一种白色的、线状的、大概1-2mm的小虫。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其实,它们就是蛋白虫。

  蛋白虫有两种,一种是粘在鱼缸壁上的、圆小状的,一种是飘在水中的、线状的。

  一、蛋白虫的危害

  很多鱼友认为蛋白虫无害或者危害不大,其实不然。当蛋白虫虫体粘附于鱼体时,会造成鱼只痒痛等不适,轻者鱼会蹭缸,重者鱼会突然撞缸、厌食、缩头、收鳍等,特别是如果蛋白虫粘附于鱼鳃时危害更大。同时,蛋白虫大量滋生,往往是硝化系统面临崩溃的表现。所以,如果发现鱼缸里产生了蛋白虫,一定要及时清除,千万不能等闲视之。

  二、蛋白虫的起因

  1、长时间没有换水致使水体过肥;

  2、投喂的食物太多,食物的残渣太多,鱼的排泄物过多,投喂的食物油性过大;

  3、过滤棉长时间没有清洗。

  三、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俗话说:预防胜于治疗。找到了蛋白虫产生的病根,在水族箱日常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以预防:

  1、消毒

  大家知道,很多寄生虫是寄生于鱼体上的,所以,在新鱼入缸前,我们一定要做好鱼只的消毒工作,如果消毒工作不到位,蛋白虫等寄生虫就会随着鱼只进入鱼缸。建议大家按说明药量使用特灭菌、百必除、毛细虫剂等打虫药对新鱼处理完成再入缸。

  2、勤擦缸换水

  擦缸换水除了能有效降低缸里氨、亚硝酸盐浓度,擦缸还能让蛋白虫没有寄生的地方而让它们漂浮在水中,在此基础上换水不仅能减少寄生虫数量,还能让水瘦下来。

  3、适量喂食

  鹦鹉鱼属中型鱼,处于食物链的较高层,如果是在自然界自行觅食的话也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所以喂食宜少量多餐,不仅能有效避免食物残渣和排泄物过多而败坏水质,而且对鱼的健康很有利,符合自然规律。

  4、规律性清洗、更换滤材

  很多鱼友因为担心破坏硝化系统,所以一般只清洗最上层的滤棉。其实,定期清洗或更换滤材是很有必要的。大家知道,鹦鹉鱼是吃得多拉得多的鱼种,如果不定期清洗,或者清洗不到位,滤材上留有大量残渣(有的可见,有的不可见),会加重硝化系统的负担,甚至导致硝化系统崩溃。是损失部分硝化细菌合算还是任硝化系统超负荷工作,其间的利弊相信大家会有一个准确判断。

  当然,防范工作做到位并不等于就可以一劳永逸,如果蛋白虫大面积爆发,我们就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根治:

  1、停食

  蛋白虫爆发主要是残留的鱼食导致水体过肥引起的,蛋白虫也需要食物,所以切断蛋白虫的食物供给很重要。不用担心你的鱼,历来只要撑死的鱼,没有饿死的鱼,一般来讲,鹦鹉鱼20天不喂食也没事,所以,果断停止投喂饲料吧。

  2、大面积换水

  擦缸,让蛋白虫游离于水中,然后换水1/3-1/2,你会肉眼看到鱼缸里蛋白虫的数量大面积减少。以后每天坚持换水1/5,让水尽快瘦下来。

  3、清洗滤材并消毒

  蛋白虫生存需要寄生环境,而它们的寄生环境常常就是滤材,所以换水后要及时对滤材进行清洗,滤棉和生化棉最好换新的,实在舍不得至少也要用沸水煮20分钟以上,以达到杀虫的目的。细菌屋、玻璃环等用来寄生硝化细菌的滤材就用原缸水清洗就可以了,还可以往缸中适量加盐来加快破坏虫子生存环境。

  4、下杀虫药

  鱼友们对根治蛋白虫不要有错误的认识,认为勤换水、洗棉、下曼龙、泥鳅、清道夫等即可,其实试过的鱼友都知道,以上方法只能一定程度减少蛋白虫,过不久又会暴发,因为鱼体内外及鱼缸里仍有此虫或卵的存在,仅依靠传统的物理方法难于达到治本效果要想彻底根除蛋白虫,还是得老老实实的采用医用药物。阿苯哒错片,即中美史克肠虫清。该药物为广谱驱虫药,除用于治疗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施毛虫等线虫病外,还可用于治疗囊虫和包虫病。用于蛔虫病、蛲虫病。其药理作用是通过阻止蛋白虫对葡萄糖等养份的吸收,使虫体耗光能量枯竭体能致死,它对虫卵同样具体抑制和杀灭作用,且对鱼基本没有损害(但会产生副作用,如药量过大,会使鱼不进食,目光呆滞,不爱游动等,可通过换水逐步的解决)。建议每升水体放1片,让水将药自然分解,停食、加大曝气,下药48小时后拿出顶层过滤面直接扔掉,并换水1/4,一周左右蛋白虫就会灰飞烟灭。









































白癜风可以完全治愈吗
最好的十佳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hbyx/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