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实战必备猪腹泻的病因分析与防治要点
实战必备猪腹泻的病因分析与防治要点
1猪腹泻概述
腹泻是猪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仅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的腹泻还会造成猪只死亡,给广大养猪户(场)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该病也是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隐患。
近年来,猪腹泻病,特别是仔猪腹泻,在一些地区和猪场的流行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猪腹泻俗称拉稀,是猪的常发疾病,各个年龄段的猪只均可发生,但尤以哺乳和保育阶段的仔猪多发。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比正常情况下增多,粪便稀薄呈稀粥样或水样,并带有黏液甚至血液。
健康猪进食后,饲料经过胃肠道的消化至饲料残渣自肛门排出,一般需要18~36h。在腹泻时,由于胃肠蠕动加快,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大大缩短。
猪正常情况下每天排便5~6次,而在腹泻时,每天排便达几十次。虽然目前的饲养管理水平在不断上升,但仔猪因肠道内尚未建立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自身抵抗力较低,对外界刺激敏感,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腹泻。仔猪腹泻对养猪业的危害巨大,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2腹泻的病因与鉴别
2.1
腹泻的病因
2.1.1
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腹泻:猪感染大肠杆菌、沙门菌;魏氏梭菌、猪痢疾杆、弯曲杆菌、副伤寒、内劳森氏菌和密螺旋体等病菌后,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引起腹泻的发生。
2.1.2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腹泻:
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腺病毒和疱疹病毒后,都可能引起腹泻的发生。
2.1.3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
能引起腹泻的寄生虫病主要是指肠道寄生虫病,如烟虫病、鞭虫病、球虫病、
蛔虫病和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等。近年来,由于广泛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和改善了饲养管理条件,该类疾病明显减少。
2.1.4营养性因素引起的腹泻:
如低血糖(饥饿性腹泻)、日粮抗原过敏性腹泻(大豆过敏)、非病原性腹泻(缺铁性腹泻、酶和胃酸不足性腹泻)。营养缺乏、饲料霉变或误食有毒物质及酸、碱、砷等化学药物,都可以诱发或直接造成猪腹泻的发生。
2.1.5环境性因素引起的腹泻:
如气温突变、寒冷刺激、阴雨连绵、湿度过大以及环境突然改变造成机体应激性反应,都可以诱发或直接造成猪腹泻的发生。
2.1.6
其他因素以及混合感染引起的腹泻:
原虫、霉菌、饲养管理不当(突然换料、保温不当、营养不均衡、其他应激)等都会造成猪腹泻的发生。引起猪腹泻的病因复杂,常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是引起猪腹泻的主要因素。各病因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既相互影响,又能互为因果,常呈多重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须引起广大养猪者的重视。
2.2腹泻病因的鉴别
2.2.1根据年龄来判断:1~2日龄的猪发生腹泻,大多为大肠杆菌、低血糖和梭菌引起;7日龄后的猪发生腹泻,大多为传染性胃肠炎、痢疾、沙门菌、轮状病毒感染引起;10日龄以上的猪发生急性、严重的水样腹泻,大多为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伪狂犬病引起;各种年龄的猪无明显时间和一般不太严重的腹泻,大多为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引起。
如果一窝猪中只有少数猪发生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大和最健壮的猪发生腹泻,大多为梭菌性肠炎引起;一窝猪中只有少数猪发生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小和最弱的猪发生腹泻,大多为低血糖引起。
2.2.2根据腹泻的程度来判断:
如果是暴发性的、迅速传播的腹泻,则为病毒性腹泻;如果是隐性发生、缓慢散播、随时间而加重的腹泻,则为细菌性或寄生虫性腹泻。
2.2.3根据粪便的酸碱度和性状来判断:
病毒性腹泻的粪便多为酸性,其他腹泻的粪便多为碱性;水样呈喷射状的腹泻大多由病毒引起;黏液状或糊状,带有泡沫状的粪便大多由细菌引起;糊状、黄灰色、恶臭的粪便大多为球虫性腹泻;腹泻伴随口流泡沫、呕吐以及神经症状,大多为伪狂犬病病毒引起。
2.2.4根据粪便中是否带血来判断:
排黑色柏油样的粪便,多为胃溃疡,可能与粉料太细有关;排鲜红色的粪便,多为血痢、鞭虫(鞭虫呈一端大一端小、大小约为2cm,可用芬苯达唑驱虫)引起。
3腹泻对机体的影响
3.1可引起肠炎腹泻可引起急性肠炎。由于致病因子的剧烈刺激,肠蠕动加速,分泌增多,引起剧烈的腹泻,病猪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等一系列全身症状。
腹泻引起的慢性肠炎,则因肠腺萎缩,肌层被结缔组织取代,导致胃肠的分泌、蠕动机能减弱,可引起消化不良和消瘦。
3.2可引起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由于长期或剧烈腹泻,导致大量肠液、胰液、钾和钠丢失以及重吸收减少而引起脱水、电解质损失和酸碱平衡紊乱。
3.3可引起肠管的屏障机能障碍和自体中毒急性肠炎,特别是十二指肠出现炎症时,黏膜肿胀,胆管口被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入肠道,细菌得以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加之黏膜受损,可将毒素吸收入血液循环,引起自体中毒。
慢性肠炎时,肠运动、分泌减弱,胃肠内容物停滞,引起发酵、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被吸收入血液而发生中毒。
4腹泻的防治原则
猪群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容易导致仔猪死亡,导致成猪掉膘、生长性能和抗病力下降,给养猪户(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猪的腹泻病,要以预防为主,防胜于治。当猪发生腹泻病时,应早发现、早治疗,查明原因,清理胃肠(半饥饿疗法),增强抵抗力,配合抗微生物(抗菌、抗病毒和抗寄生虫)药物治疗。采取紧急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
4.1消毒隔离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按照“一扫二冲三消四空栏”的消毒原则,坚持做好消毒工作、保温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发现猪发生细菌性或病毒性腹泻,应立即把病猪隔离到温暖、干燥、不潮湿、已消毒的隔离舍,由专人饲养和治疗,以免相互传染。
把健康猪群立即转移到安全地带饲养。对猪舍、地面、粪尿及用具、环境、车辆等用安全高效的消毒水彻底消毒。
将常规消毒药涂于母猪的腹部、乳房、后躯或添加到饮水中。
4.2免疫接种由传染病引起的腹泻,如仔猪黄痢、白痢、病毒性胃肠炎、猪瘟等疾病,可进行免疫接种来预防。接种母猪使其能给予仔猪较高的母源抗体,可通过乳汁使仔猪得到被动免疫,也可直接接种仔猪,使其获得主动免疫。
4.3特异性疗法可应用针对某种传染病的高免血清或痊愈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
4.4抗菌杀毒疗法抗菌杀毒药物主要是防治细菌性疾病。对病毒性疾病来讲,抗菌杀毒药物在抑制病毒的同时也能起到防止细菌继发感染的作用。使用抗菌杀毒药物是目前防治猪腹泻最常规的方法。
4.5对症疗法根据病情的变化和病猪的体质状况,应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包括止泻、收敛、强心、补液、纠正酸中毒等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补液。腹泻病猪丧失的不仅是水分,还有许多盐类,所以在补液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白癜风有效的治疗方法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