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注意啦这些驱虫误区关乎养猪人的生计
注意啦这些驱虫误区关乎养猪人的生计
猪场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传染病可以使你全军覆灭,寄生虫病则让你利润尽失”。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除传染病和普通病外,寄生虫病是造成饲料报酬下降、养殖场经济效益不佳的重要因素之一,且由寄生虫病引起的危害常常被养殖场忽视。
今日小编与大家一起探讨控制寄生虫病的几点误区:
误区一:
猪体内寄生虫危害症状不明显。以母猪为例,在体内寄生虫感染严重的猪场,母猪配种后其体况难以恢复或恢复过慢,此时大多数猪场便会考虑饲料配方或原料是否存在问题并设法改进,但在改进配方或原料后,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原因可能就是母猪体内寄生虫感染严重时,必然伴随饲料利用率的下降。
误区二:
重蛔虫而忽视其他寄生虫。在制订驱虫方案时,多数猪场仅考虑控制蛔虫,而忽略了其他体内寄生虫如鞭虫、结节虫的存在。
误区三:
重成虫轻幼虫的控制。关于驱虫效果的评价,许多猪场均以投药驱虫后排出成虫的多少作为驱虫效果的标准。成虫排出越多,驱虫效果越好,反之则不好或没效果,并希望每次驱虫后都有大量成虫排出。须不知还有幼虫和感染性虫卵是肉眼所看不到的。
误区四:
重投入而轻产出。在选择驱虫药或制定驱虫方案时,大多数猪场考虑最多的是成本,然后才是驱虫效果。
控制寄生虫病的有效措施:
1、减少寄生虫病发生机会的相关措施。
①引进种猪时,首先隔离检查粪便及疾病感染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再进行驱虫,待隔离后经检查合格,确认无寄生虫或疾病感染后方可转入生产区猪舍。
②猪场实行封闭管理。猪场内不喂养宠物(如猫、狗、鸟等),并定期进行灭蚊、灭蝇、灭虫、灭鼠,防止外源性寄生虫传入猪场。
③“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全进全出”可有效地切断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大大降低寄生虫发生机率。
④定期进行寄生虫的监测。定期开展粪便寄生虫检查,可以监测到不同季节和时期猪群寄生虫感染的情况,根据寄生虫流行病学,进一步制定适合本场寄生虫病防控方案。
⑤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经常保持猪舍地面和墙壁清洁卫生,坚持每天消毒,供给新鲜饲料和洁净饮水,经常刷洗或冲洗猪身,清除猪体可能存在的寄生虫或虫卵,减小传染源范围,减少寄生虫繁殖机会。
⑥提高猪群抗病力。搞好猪群各阶段饲养与管理,保证各阶段饲料营养配方合理、均衡,群养密度合理等。
2、用药驱虫期间注意事项。
①选择安全高效驱虫药。市面上很多驱虫药都具有一定毒性,如果选择不当、使用不当或保存不当都有可能危害到人和猪的健康与安全。所以在对猪(尤其是怀孕母猪和仔猪)进行驱虫时最好选择安全、高效、低毒的驱虫药,避免使用有机磷类驱虫药进行驱虫,以免发生猪只中毒或造成生殖系统的损伤。
②猪只冲洗干净且待猪体表干燥后再进行体表喷雾驱虫。喷雾时要求喷洒力度均匀、喷洒面积全面,使猪体全身各个部位均能接触到驱虫药液,尤其是下腹部等较隐蔽、易藏污纳垢的部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