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论京津虫鸟大玩家
论京津虫鸟大玩家
近六十年以来,京城的虫鸟大玩家是:
孙四爷:北京城里,名号带“广”字的店铺的东家,家在东城,为人豪爽,常常为了中意的“玩意儿”一掷千金,各种鸣虫葫芦,高级鸟具(玩家称之为家伙什儿)收藏颇丰。尤其喜爱黄雀,红子,年去世。
叶英州:京剧名伶叶盛兰先生的叔辈,喜好花鸟鱼虫。红子,黄雀玩的最好,更喜爱高级鸟具,特别是“小赵”的钩子。六十年代于天津去世。
常梦州:北京南城有名的财主,体态较胖,待人和善,很受人尊敬,“家伙什儿”玩儿的高级,62年左右去世,83岁高龄。
李洪春:京剧名伶,最喜爱黄雀和红淀颏。
葫芦大爷:著名京剧老旦李多奎的大哥,最喜爱玩蝈蝈和黄雀。
赵崇喜:东城的财主,家中珍品鸟具颇丰,喜爱红子,黄雀。
王麻子:王麻子剪刀创始人,和他的伙伴朱三一起养的黄雀,在北京曾经非常有名。
老鸡鸭赵:北京城著名的家禽贩子,父子两代喜爱养黄雀,人称老赵巴,小赵巴。
刘转儿:梅兰芳先生的发型师傅(上台前装假发梳头),红子养的最好,是北京城第一代养红子的人,90多岁去世。
潘二爷:他养苇炸子和大鹰在北京城非常有名。
曹三爷:民国初期养过两只白色的喜鹊,被金少山先生邀请做“鸟把式”,善养各种鸟,养过一只天价的“红淀颏”,曾经因为认真经营私人旅店,被评选为新中国第一批先进工作者,70年代,90高龄去世。
董志平:善玩各种鸣虫,是京城最老一辈的“粘药”高手,年近90去世。
回回三:3、40年代北京城养黄雀的顶尖高手。
冯义,老西红:二人是北京城最早“排红子”(驯养小红子)的高手。
伏天李:喜爱养红淀颏,蓝淀颏,因养过一只爱叫“伏天”的蓝淀颏得此外号。
铁匠杨:善制作各种铁器,养百灵,红淀颏,苇炸子很有名气。
善养油葫芦。
席包王:因卖席包出名,蓝淀颏养的非常好。
金凤梧:为人忠厚,外号“大老乡”,一辈子喜爱黄雀,蓝淀颏。
大粒子:给常财主(常梦州)做“鸟把式”,说话结巴。为人厚道,最善养黄雀,红子,90多岁去世。
周奎斌:瑞五爷(北京城清代晚期最著名的扑户)的姑爷,家住南城广渠门,黄雀养的非常出名。
王二头:其走路奇快,脚力无人可比,是养红子的高手。
大麻巴儿:京城的摔跤高手,做过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摔跤总裁判长,爱养红淀颏,黄雀。
小眼儿王:光绪年生人,聪明无比,养黄雀有其特殊的门道,绝技是让黄雀在短时间内学会叫“油葫芦”,此技至今无人能及。
刘三套:京津两地著名的红子高手,他养的小红子价格昂贵,70年代初期因食道癌去世。
周鸣彝:曾经是李洪福,李洪春,马连良的“大衣箱”,后来又跟随多位名角,养鸟玩儿虫儿,是绝对的大家,人品正直,见识广泛,是解放后北京城养鸟圈里德高望重的人物,善养各种鸟和鸣虫,也是南城粘药的高手。家父的师傅至交。年近90去世于北京。
王德海:红子养的好,绝技是分辨小红子的公,母,也是鉴赏鸟具的高手,89岁去世。
李震霆:人称“鞭儿李”,油葫芦养的最好,粘药配葫芦是他的绝技,无人能比。解放后虽然家道中落,但从来到那家茶馆酒肆无不远接高迎,受人尊敬。
赵子臣:北京城著名的“罐家”(人工份养鸣虫),对鸣虫葫芦极有研究和鉴赏能力,对京城的名葫芦烂熟于心,一望便知其年代,出于何处。
四九子:京津两地著名的红淀颏玩家。养过一只名贯京城的红淀颏儿。
黄震风:外号“黄震子”,善养鸣虫,特别对“三河刘”葫芦最有研究,可谓京城一绝。父亲的很多“三河刘”知识得于此人。
胡永忠:民国时期京城著名的贩菜的“菜衙役”,人称“菜胡”,脾气古怪,凡人不理,40年代末,京城“排红子”的顶尖人物,还善养黄雀,大鹰,鸣虫,85岁去世。
皮德福:当过新中国杂技团出访欧洲的团长,一辈子喜爱黄雀。
尤老西:年轻时候是大军阀马鸿奎的“鸟把式”,和肠陈(卤煮火烧的创始人)一起养百灵,二人的白灵曾经名动京城,40年代的广播电台有他的“白灵时间”。
宁文彩:天津人,体态瘦高,大眼睛,脾气火爆,年轻时候出身富豪,人称“宁大少”,一辈子爱玩黄雀,红子,极其懂得鸟具,葫芦的鉴赏。
刘季华:著名的中医,肝病专家,喜爱收集高级鸟具,喜爱黄雀,可惜英年早逝。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精彩回顾:
口、盖、蒙芯的装配秘笈保定墩:苹果底儿颜色红史上最全的鸣虫分类介绍如何盘出又红又亮的葫芦挑选好手捻应学会这几点绾结葫芦:成型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