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系统了解鱼类寄生虫病的知识第390期
系统了解鱼类寄生虫病的知识第390期
自然界有机体的生活方式是极为复杂的。有的生物在其一部分或全部生活过程中,必须生活于另一生物之体表或体内,夺取该生物的营养而生存,或以该生物的体液及组织为食物来维持本身的生存并对该生物产生危害作用,此种生物的生活方式成为寄生生活,或叫做寄生。
(孢子虫寄生)
凡是营寄生生活的生物都称为寄生物。
寄生物包括植物性寄生物及动物性寄生物。
植物性寄生物大多属于病毒、细菌、真菌等。
动物性寄生物以生物进化的程度而言,皆属于低等动物,故一般称为寄生虫。
被寄生虫寄生而遭受损害的生物称为寄主或宿主。例如,绦虫寄生于鲫鱼体腔中,绦虫称为寄生虫,鲫鱼称为寄主。
许多寄生虫都具有宿主的特性,仅能感染一个或少数几个宿主,而有的寄生虫则具有广泛的宿主。
(锚头鳋寄生)
寄生虫的感染方式有经口感染和经皮感染。
经口感染的寄生虫可分为,具有感染性的虫卵、幼虫或包囊,随着污染的食物等经口吞入造成的感染。如艾美虫、毛细线虫等均借此方式侵入鱼体。
经皮感染的寄生虫通过寄主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进行感染。
其感染大致可分为两种。主动经皮感染和被动经皮感染。
主动感染的寄生虫主动的由皮肤或粘膜侵入寄主体内,如双穴吸虫的尾蚴主动钻入鱼的皮肤造成的感染。
被动经皮感染的寄生虫在感染阶段并非主动地侵入寄主体内,而是通过其他媒介,经皮肤将其送入体内造成的感染。如椎体虫必须借助鱼蛭吸食鱼血而传播。寄生虫对寄主的影响是很显著,可引起生长缓慢、不育、抵抗力下降,甚至造成寄主大量死亡。
寄生虫对寄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机械刺激和损伤:
寄生虫对寄主所造成的刺激及损伤的种类甚多,是最普遍的一类影响。如鲺寄生于鱼体,用其倒刺及口器刺激或撕破寄主的皮肉因而寄主极度不安,常在水中狂游或是在睡眠打转。机械性损伤作用是一切寄生虫病所共有的,仅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严重的可引起组织器官完整性的破坏、脱落、形成溃疡、充血、大量分泌粘液等病变;损伤神经、循环等重要系统时,还可引起病鱼大量死亡,如双穴吸虫的大量感染。
2、夺取营养:
寄生虫在其寄生时期所需要的营养都来自寄主,因此寄主营养或多或少地被寄生虫所夺取,故对寄主本身造成或多或少的损伤;其后果仅在寄生虫虫体较大或寄生虫数量较多时才明显表现出来。
3、压迫和阻塞:
体内的寄生虫大量寄生时,对寄主的组织造成了压迫,引起组织萎缩、坏死、甚至死亡。当寄生虫的数量很多而又寄生在管道内,则可发生阻塞作用,如绦虫大量寄生,克引起夏花草鱼肠道的堵塞;有时寄生虫虽然数量不多,但由于、刺激中枢神经,引起痉挛收缩,也可发生阻塞或死亡现象。
4、毒素作用:
寄生虫在寄主体内生活过程中,其代谢产物都排泄于寄主体内,有些寄生虫还能分泌特殊的有毒物质,这些代谢产物或有毒物质作用于寄主,能引起中毒现象。如鲺的口器基部有一堆多颗粒的毒腺细胞,能分泌毒液;寄生在草鱼鳃上的隐鞭虫能分泌科引起溶血的毒素。
5、其他疾病的媒介:
吸食血液的外寄生虫往往是另一些病原体入侵的媒介,如鱼蛭在鱼体吸食血液时,常可把多种血液寄生虫(如椎体虫)由病鱼传递给健康鱼。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活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有些虫种的生活史比较简单,有的则相当复杂。若要建立有效地预防方法,就必须了解寄生虫复杂的生活史,如此方能在其生活中最脆弱的环节将其扑灭。
寄生虫的生活史可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种。直接型许多鱼类寄生虫在其生活史中至少有一部分实践是生活在宿主体外,这类具直接生活史的寄生虫借自由泳动幼虫来主动侵入,或利用孢子或虫卵的被食入来感染宿主,如小瓜虫、斜管虫、三代虫、艾美虫、指环虫等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寄主。毛细线虫的虫卵随鱼类粪便排出后才开始分裂,幼虫通常在卵内而不钻出卵壳,称为感染性含胚卵,鱼因吞入含胚卵而感染。再如鲺把卵直接产在水中基物上,幼虫孵化后立即寻找鱼体寄生,幼鲺经过数次蜕变(5-6次)发育成成虫。间接型有些寄生虫需要中间寄主才能完成生活史,如复殖吸虫、绦虫、棘头虫等。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完成其生活史所需宿主的数目不同,有的仅需一个宿主,有的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终寄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中间寄主。有多个中间寄主的寄生虫,其中间宿主分别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间寄主。
下面举例具体说明:
1、复殖吸虫:卵生。它们的卵大部分在水中孵化出自由游动的毛蚴,毛蚴在水中生存数小时,在此期间必须感染第一中间宿主(螺类或软体动物)。毛蚴进入中间宿主后不久发育为胞蚴以及雷蚴,病释出尾蚴。自由游泳的尾蚴依种类的不同而可以在水中存在长达24小时之久,在此期间感染第二中间寄主。
(扁弯口吸虫寄生)
某些种类的尾蚴会穿进鱼类宿主而直接发育为成虫。而某些鱼类则称为其第二中间寄主。尾蚴在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形成的囊蚴可在鱼类体内存在长达数年,感染不同的部位。当感染囊蚴的鱼类被适当的宿主摄食后,该寄生虫则完成其生活史,而终宿主可能是鸟类或哺乳类。
2、线虫:大部分鱼类线虫是卵生的,卵经宿主的粪便排出,孵化出自由游动的幼虫,被中间宿主(通常是节肢动物)摄食后进一步发育为线虫。
3、绦虫:生活史需1-2个中间宿主。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虫卵排出后进入水中才能发育,孵出的幼虫具有3对小钩,体外有一层纤毛,在水中自由游动,称为钩球蚴。
(舌状绦虫寄生)
第一中间宿主是节肢动物,钩球蚴在其体内发育成原尾蚴。再进入第二中间宿主鱼类或其他脊椎动物如蛙体内后,原尾蚴继续发育为裂头蚴。裂头蚴必须进入终宿主才能发育为成虫。仅有一个中间寄主的种类,如九江头槽绦虫,带有原尾蚴的剑水蚤如被雨吞食,原尾蚴就在鱼的肠中发育为裂头蚴,在发育为成虫。
4、棘头虫:所有的棘头虫都需要一个无脊椎动物的宿主(通常为节肢动物)来完成其生活史。含棘头虫幼虫(棘头蚴)的虫卵会由终宿主的粪便中排出,虫卵在无脊椎动物的肠道内孵化,棘头蚴钻出肠壁后固着于体腔,他与维棘头体,直到被适当的终宿主摄食而完成其生活史。
5、节肢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多次蜕变,才可最终张为成体。寄生性节肢动物的整个生活史要经过卵、无节幼体、桡足幼体和成虫期等阶段。此外,血液寄生性鞭毛虫,只有在食血性水蛭吸食鱼血史才能得到传播,也被认为生活史中包含中间宿主。保虫寄主有些寄生虫具有广泛的宿主,即寄生虫寄生于某种动物体的同一发育阶段,又可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这类动物常成为某种动物感染寄生虫的间接来源,故站在某种动物寄生虫学的立场可称为保虫寄主。如隐鞭虫是草鱼鳃中危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而在冬、春两季则常常大量寄生在鲢、鳙的鳃耙上,但并不至于鲢、鳙得病。在这种情况下,鲢、鳙、就称为了隐鞭虫的“保虫寄主”。
众所周知,我国鱼类养殖模式多采取混养模式。因此防止“保虫寄主”传播疾病有重大的意义。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池塘底部是多数寄生虫发育及生长的温床,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使用“杀虫剂”可抑制大多数寄生虫的病的发生。
重庆"永川水花"5月供应水花及苗种品种与价格
重庆"永川水花"二〇一七年供应水花鱼苗鱼种及品种和价格(更新)
方法:搜索或点击长按下面图中本号的北京治疗白癜风费是多少钱白癜风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