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知识 > 技术篇为什么你的病猪治疗效果差掌握这
技术篇为什么你的病猪治疗效果差掌握这
猪病的种类很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营养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而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它往往是大批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目前猪场主要的防控压力主要集中在传染性疾病方面,常见的猪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病主要靠疫苗预防,一旦发病也不好治,所以猪场的疾病治疗主要是以细菌性疾病居多。
从上面可以看出目前所谓的治疗效果差,主要是指针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疾病判断不准,用药没有针对性
现在有很多养猪朋友自己到药店买药治猪病,由于专业知识较少,对发病的时间、临床症状、体温等描述不清或者抓不住重点,导致兽医开药没有针对性,导致治疗效果不好。还有的养猪户通过互联网向兽医专家咨询,只说一些表面症状如:猪不吃食,至于什么时候发病的,什么阶段的猪发病,有什么严重的临床症状,体温多少,一概不说,兽医想多问几句,多了解一些情况,少数养猪户还不理解,只想赶紧给他们一个特效的处方,可以一针搞定,如果兽医根据一个猪不吃食就能开出有针对性的处方,那真是神医了。
2、延误最佳治疗时期
有的养猪户“久病成医”,懂点兽医知识,猪出现点问题,如果一开始不是太严重,他们就会自己“亲自操刀”,打两针,猪有点好转了,开始吃点食了,就停止治疗了,结果第二天可能又不行了,又“重操旧业”,按照以前的方法打两针,不管用,再打几针,又好些了,就又停了,结果几次反复,猪就体温虽正常或者下降,也不吃不喝,最后蒙了,来请专家,这样的猪,到这个阶段谁都不好处理了。
3、用的药质量有问题
人的药品质量都参差不齐,更何况兽药呢,现在虽然生产厂家都过GMP了,兽药经营店都过GSP了,但是还有很多非法药厂在网上兜售假冒伪劣兽药,我们养猪朋友有时候图方便,或者图便宜,抵挡不住厂家的攻势,买回假冒伪劣药品,效果可想而知;即使正规的厂家也有部分在生产产品时,偷工减料,经销商和养猪朋友又不具备化验能力,有时候难免会买到质量不佳的产品,所以在选购兽药时,一定要认准品牌,从口碑好的兽药店买大厂家的产品。最好有购买产品的收据或者发票,以便有问题时可以追溯来源。
4、疗程或者剂量不够
现在治疗猪病一般用注射给药和拌料给药的方法较多,在注射给药的过程中,有时候猪难逮或者发病的猪比较多,本来3天的疗程可能就缩短为2天、1天或者1针,效果会明显吗?在拌料用药中,猪虽然还能采食,但可能采食已经下降了,我们如果还按正常采食量去用药,减食的猪肯定采食不够治疗量的药物,但也正是这些猪需要药物治疗。还有的本来七天一个疗程的拌料饲喂,可能就被缩减为4天,2天,效果也“前途堪忧”。
5、注射方法不对
虽然我们养殖户可能经常给猪打针,但是我还想啰嗦几句,特别是有时候我们的多斤的猪生病了,可是一开始并不严重,要想保定也不容易,所以我们肌注的时候速度就要快,就会选择短而粗的针头,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把药液打进猪体内,药是打进猪体内了,可是有时候不能有效吸收,因为我们的针头过短,达不到肌肉层,只能到脂肪层,所以导致药水不能吸收,当然效果不理想。
6,护理方法不对
养猪朋友在治疗猪病时,有时候听兽医的建议,把病猪隔离出来,可是又没有专门的隔离舍,放在走廊里面又怕传染,冬天就放在外面冻,夏天就放在外面晒,春秋天还好点,这样的猪本来有病就虚弱,再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疗养”,即使用药,效果也不会好。
7,用药方法有问题
有的药品注射到猪体内,半衰期很短,一般6小时要肌注一次效果才好,而有的长效抗生素,有效期可以长达48小时,所以用药时要看清说明书,及时用药以维持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才能有效的杀灭体内病菌。
8、耐药性的问题
有的猪场在治疗猪病的过程中发现某种抗生素好用,便“如获至宝”,只要有类似的病例出现,肯定是这种抗生素打前锋,久而久之,太好的药物都会产生耐药性,导致效果变差或者根本没有效果可言,所以建议猪场还是多选择几种常用抗生素,交替使用,维持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9、诊断有误
有时候诊断有误,因为两种病很相似,比如把慢性猪瘟当作副伤寒去治,把仔猪球虫和当一般腹泻去治,肯定效果不理想。对拿不准的病还是要多请教专业的兽医。
总结:虽然大家在养猪中都知道“养防结合,防重于治”,但现在养猪群体越来越大,即使管理的很好也免不了有些疾病出现,在治疗中一定要注意上面的几点,这样才能把猪场的损失降到最低。造成仔猪腹泻的因素比较繁杂,临床上常混合存在,互为因果。首发往往是非病原性,病原性腹泻多继发于非病原性。腹泻总体可归纳为细菌性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和非病原性腹泻四大类型。
1、细菌性腹泻: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性肠炎、沙门氏菌、猪增生性胃肠炎。其中大肠杆菌引起仔猪黄、白痢。冬季,气温过低,仔猪腹部受寒冷的应激会导致黄、白痢的发病率增高。夏季因高温和高湿有利于大肠杆菌的繁殖而使发病率增大。由沙门氏菌导致的仔猪副伤寒,多因寒冷、气温多变、阴雨连绵而引起。
2、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猪伪狂犬病毒。
3、寄生虫性腹泻:球虫病、蛔虫、鞭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多以 20日龄以上的猪较易发生,一般患猪呈慢性经过。多见仔猪肤色暗淡、被毛粗乱、消瘦、喜卧,粪便有恶臭。
4、非病原性因素:应激(断奶、转群、换料等)、温度(天气骤冷)、低血糖、日粮粗蛋白含量过高、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电解质不平衡等。
临床上可从日龄、腹泻程度判断主要病原:1-2日龄仔猪腹泻大多为大肠杆菌、低血糖和梭菌引起。7日龄后的仔猪腹泻,多由传染性胃肠炎、痢疾、沙门氏菌、轮状病毒引起。10日龄以上各种年龄猪急性、严重的水样腹泻,一般由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伪狂犬病引起。
如果是暴发性,传播迅速的腹泻一般为病毒性腹泻;如果是隐性发生,缓慢散播,随时间而加重的腹泻一般为细菌性或寄生虫性腹泻。拉黑色柏油样的粪便多为胃溃疡,可能与粉料太细有关。
对仔猪腹泻的治疗,原则上应采用“杀菌、解毒、补液”的综合性措施。在用药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早观察、早发现、早用药。采取“一头拉稀,全窝治疗”的办法直到治愈为止。
2.标本兼治。采取“杀菌、解毒、补液”的综合疗法。仔猪黄痢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造成仔猪腹泻,大量脱水,并产生盐代谢障碍而虚脱死亡。故在治疗上除使用药物抗菌、抑菌外,还应进行补液,如口服补液盐、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等。
3.药敏试验。找出各个场致病大肠杆菌的敏感药物,做到用药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
4.注意混合感染。仔猪黄痢的原因复杂,除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发因素外,某些细菌及病毒亦可使仔猪下痢,如猪瘟病毒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极易与仔猪黄痢相混淆。此外还常混合感染链球菌等疾病,发现混合感染则要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立极好——仔猪腹泻特效药
让每窝小猪都能存活下来
看广告,不如看疗效。
千好万好,不如用过的客户说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