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知识 > 鱼病防治中草药外用泼洒方剂18例绿色

鱼病防治中草药外用泼洒方剂18例绿色



防治

从古自今数千年了,自古就有养鱼的,但化学鱼药只是近三四十年才有的,在此之前鱼病虽然不多,但时有发生。先人们当然会想方设法控制鱼病,因此,一些土法治鱼病、中药和草(草药治鱼病)的办法就应运而生了;同时,我国又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利用中药作为鱼病防治的药物,并且绿色、生态且无残留,当然是一个可行的手段!

用中草药治疗鱼病,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年间,苏轼所著的《物类相感志》中,就记载着“鱼瘦而生白点者名虱,用枫树皮投水中则愈”,翻译成白话文即是:鱼瘦弱了,便会生白点的虱子("虱"应该就是鱼鲺,同"虱"字),用枫树皮放在鱼塘中就治好了。明朝徐光启在年的《农政全书》中记载着,发现虱和松毛遍池中,浮之,则除。

我国是全世界最早发现鱼药和使用鱼药的国家,为兽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生活中很多人会用到中药,中药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保健,具有天然、安心、副作用小等好处,其实中药不仅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康复,对生病的鱼类也有一定的作用和好处。

使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应坚持“科学配方,对症下药,规范应用”12字原则,其中对症下药相当重要,只有查出病因,才能对症治疗。鱼病发生原因不外乎水体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或病原生物因素影响,前两种可通过人为调控解决,对于病原生物因素而致病,也要分清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或真菌类或寄生虫类,找准致病原因,发病症状,才能选择合适的中草药对症治疗。

防控鱼病泼洒外用的民间偏方,和现在的中西医结合防治鱼病的方法,如下:

1.烟叶:每亩水面用烟叶1-2斤,或每亩用香烟4-6包,加水煮2小时,连渣带汁地全池泼洒,可治鱼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

2.辣椒:每亩水面用辣椒粉0.5斤,鲜生姜1斤,加水20斤熬成辣姜汤,然后再倒入30斤冷水全池泼洒,可治疗鱼小瓜虫病。

3.大黄:(1)鱼类因积食而引起的食欲欠佳,可用大黄拌料后投喂,按每万尾苗种,或斤成品鱼体重,并用大黄煎汁;并开水浸泡或大黄粉克-克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续投喂3-5天,对增进食欲和消化不良有好的效果,并对以出血病为主,烂鳃、肠炎和赤皮病并发的有效。(2)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5~4.0g/立方米,用氨水或按1斤大黄加20斤碳酸氢铵的比例混合,加水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对赤皮病、细菌性烂鳃病、白皮病和白头白嘴病有效。(3)用大黄、硫酸铜合剂全池泼洒,各0.5g/m3,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四病”(烂鳃、赤皮、肠炎、出血病和败血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4)每亩水深1m,用40克大黄煎煮30分钟,同时分别将克菜油煮沸,待冷却后,将两者混合兑水全池泼洒,视病情轻重连用2-3次,用于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治疗。

4.五倍子:有收敛伤口和杀灭(治疗人的癣疥等)真菌之功能。每立方米池水用2-4克煎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类白皮病、赤皮病、水霉病、打印病和烂鳃病。

5.苦楝树:扎捆浸泡于塘水中,每亩60-80斤,用于防治寄生虫性烂鳃病,以及锚头鳋、中华鳋、毛细线虫、车轮虫、隐鞭虫和毛细线虫等。

6.青蒿:又叫苦蒿。按每亩水深1米,用青蒿10斤或加黄芩2斤、丹皮4斤,加水煮煎,全池泼洒,或扎捆浸泡于塘水中,对鱼类细菌病、寄生虫病(车轮虫、小瓜虫、斜管虫等)、真菌性病(水霉病、鳃霉病等),疗效显著。

7.蓖麻:每亩水面用蓖麻鲜嫩枝叶30斤,分扎成数小捆浸泡在饲料台周围水底,连用2次,治疗细菌性赤皮病。

8.艾叶:每亩水深1米,用干艾叶20斤加水煎煮,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5d,可治疗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和细菌性白皮病。

9.生姜:可用干姜2两,替代生姜1斤。(1)每亩水深1m,用生姜2斤切碎熬汁,加0.5斤菜油,兑水全池泼洒,一日一次,连用3天,治疗细菌性烂鳃病。(2)每百斤苗种用生姜半斤磨碎,用纱布滤出姜汁,再加食盐和白酒各0.5斤拌匀,泼入待放养下塘的苗种里,并用手慢慢翻动苗种,浸洗一定时间后放养入池。

10.樟脑精:每亩水深1m,用樟脑精3两,化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治疗细菌性赤皮、肠炎和烂鳃病并发症。

11.食盐和小苏打合剂:每亩1米水深,用食盐5斤加小苏打5斤混合泼洒,可以重复使用一次,此合剂对防治水霉菌效果非常好。

12.大蒜素:每亩用半斤大蒜素加半斤二氧化氯混合后全池泼洒,可以防治赤皮水霉并发症。

13.苦参:每亩水深1m,用苦参2斤,加水煮煎,全池泼洒3次,隔日一次,用于打印病治疗。

14.小苏打:增用碳酸氢钠(小苏打)10~25g/立方米(生石灰也可),把养鱼用水调节成8.5以上的弱碱性水质,用于嗜酸卵甲藻病(打粉病)治疗。

15.石硫合剂:每立方米水体用3-5克石硫合剂(石灰硫磺液,既可熬煮又有市售)和0.5-1.0g的90%敌百虫溶液加水全池泼洒,连用5天,可治疗小瓜虫病(白点病)。

16.酒糟:每亩用鲜酒糟-斤泼洒,可杀灭锚头鳋、鱼鲺、车轮虫、三代虫和指环虫等。

17.清凉油:每亩水面(与水深无关)使用清凉油10~15小盒、以及菜油0.5~0.7g。首先将小盒中的清凉油挖出,放在碗里,倒入少量的菜油充分拌匀,待其化开后再与定量的菜油混合拌匀,然后再全池泼洒,可防治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以及出血病,效果很好。

18.松树:又叫马尾松,含有松节油和二戊烯等成分,具有杀虫和杀菌等奇效。每亩水深1米,用松树叶30-70斤,扎捆浸泡在鱼池中,尽量每天翻动1次,可杀灭鱼锚头鳋、鱼鲺病以及治疗赤皮、烂鳃和肠炎病等。

  用药的天数,要根据需要灵活掌握,一般为2天~3天,但应以能彻底根治鱼病为原则。注意不可长期投喂单一类中草药,以免使鱼体产生抗药性。如果在2个~3个疗程中鱼病不见好转,应调换其他中草药予以治疗。

  中草药在配方时,必须要搞清楚各种单味中草药的药性和所含的成分及相互间作用原理,在混合用药及交替用药时必须弄清药物间的禁忌及鱼体的耐受程度,如黄芩与黄莲不宜合用;内服土霉素时不宜与五倍子合用。有的药物对某些鱼类有极强的毒性或浓重的气味,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存,亦不宜使用。

  如果你并不是很懂中药一定不要轻易的配药,因为中药的量是比较难把握的,很多种药材混在一起很容易导致量过多或是过少,所以在用的重要治疗鱼病时一定要注意。

您有水产养殖方面的困惑?

请拨打公益(李老师)

或(张老师)

由从业多年的执业兽医师

为您答疑解惑!

11年专注研制生产各类兽药剂

通过农业部兽药GMP认证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jbzs/12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