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知识 > 荐读过年
荐读过年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进了腊月门儿,正是三九天儿,西北风推拥着大片大片的浅灰色云彩呼呼地往南刮,棉花头子一样的雪花随风飘洒,年儿一步步临近了。到了腊八,年味儿渐渐地浓了。腊八是农历腊月初八,是庄户人家的传统节日。这天早晨,要吃“腊八饭”,也叫喝“腊八粥”。腊八饭是用麦粒、大枣、花生米、豌豆、豇豆、黄豆、小米、栗子八样米粮煮成的粘粥,寓意早(枣)下力(栗)气,求得来年丰收。早年间,腊八这天学塾放假,有“吃了腊八枣儿,搬起杌子往家跑”的童谚。腊八距春节还有二十二天,有“吃了腊八煮把年数,还有二十二天二十二宿”的民谚。过了腊八,年味儿一天浓重起一天,家家户户扫灰除尘,把屋顶上、墙旮旯、墙壁上烟熏火燎了一年,挂着的一嘟噜一嘟噜的浮灰厚尘扫下来,屋子里一下子清气多了。要过年,先“辞灶”,又叫过小年,有“官三、民四、戏子王八鳖鼓手二十五,道士、和尚二十六七”的民谚,意思是官宦人家腊月二十三“辞灶”,平民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唱戏的、开妓院的、剃头理发的、吹鼓手等“下九流”人家腊月二十五过节,而道观寺院则腊月二十六七才能祭灶。说归说,道归道,如今没有了歧视,也就没有了那么多讲究,人们多在腊月二十三“辞灶”过小年,也有腊月二十四过节的,多是家中有人或远在海外,或异地安家,或从戎戍边,腊月二十三家里人不齐全,等上一天看看在外地的人儿能否归来一块儿过节,这其实不过是对远在外地亲人的一种思念罢了。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在灶台后的墙壁上张贴“灶马”。“灶马”又称灶神、灶王爷,是民间木版彩印的灶王爷画像。“辞灶”时,将灶王爷骑马的小像剪下来,连同香纸一块儿烧了,并供奉糖瓜、饺子,送灶王爷上天,嘴里念叨着:“灶王爷,上天堂见玉皇,少说是非,多带五谷杂粮。”祈求灶王爷骑着马顺着香火青烟“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把灶王爷打发走了,家家户户放鞭炮、吃饺子,庆贺小年儿。辞了灶,年关到了,处处充满了年味儿。备年的日子一天紧起一天,家家户户忙年,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根据各家贫富情况,掂量掂量,富奢穷俭,力求样样齐全。男人忙着赶集,置办年货,买对联买年画。对联要通红通红的,最好上面沾有碎小的金纸,老远看去亮闪闪的,年画肯定是笑哈哈的老寿星和抱着金翅金鳞大鲤鱼的胖娃娃,图个“福禄寿禧”和“连年有余”嘛。买香买纸买蜡烛买鞭炮,割肉买鱼,置新筷子新碗,买新鞋新袜子,炕席、饭帚、笤帚破了旧了,自然要换新的,葱花香料油盐酱醋肯定要买。置办的年货中,豆腐是不能少的,豆腐、豆腐,谐音是“都福”“都富”,大过年的,大家都有福、都富裕嘛。若是自家或亲朋好友没有做豆腐的,从集上顺手捎回个豆腐坨子。赶完了年集,回家把养了一年肥嘟噜的芦花大公鸡杀了,又添了一样年货。女人则更忙,除了炒瓜子、炒花生,拆褥子缝被,给家里的大人孩子做新褂子、新裤子、新袄外,还要把麦子磨成面,把面缸装得满满的,做鱼花、包豆包、蒸饽饽、蒸年糕、蒸汽馏。包豆包、蒸汽馏可是个烦琐的力气活儿,先要把地瓜干、地瓜丝儿上锅蒸熟或煮熟,拿到村头那盘不知使了多少辈子的石碾上,卡碎碾成地瓜面儿,回家用地瓜面皮包成铅球一样的豆包,弹弄成蒜臼状的汽馏,上锅蒸好。这些营生忙活得差不多了,就该着剃头洗澡了。这时的剃头铺可热闹了,大人孩子都挤成堆剃头,剃头的人排着长长一大溜儿。剃完了头,洗完了澡,浑身清清爽爽的,精神多了,像换了个人儿似的。这时,年除日也到了。年除日,就是年除夕,是终岁大吉的日子,大月农历腊月三十,小月农历腊月二十九。这天早晨一起来,就开始忙活。男人先到水井挑水,把水缸挑得富流带淌的,还得盛着满满两大桶。这是因为过年用水多,不送年不好到水井挑水,要挑水,得带上烧纸香火到井台上祭井。操劳了一年,好不容易熬个过年歇两天,谁乐意不送年去挑水,干脆年除日挑个桶满缸淌,过年好歇几天。挑完了水,吃袋烟稍微一歇息,端起女人熬好的糨糊,便开始贴对联、贴“福”字、贴窗花、挂年画。那对联或一面五个字,或七个字,全是吉祥如意的过年话儿。门旁、屋山、粮囤、墙壁、衣柜、猪圈等多贴些新年大吉、春光无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抬头见喜、衣服满箱、肥猪满圈之类的吉利话儿。这些忙完了,就开始放“祝梓”。“祝梓”是轴子的俗称,是高挂在堂屋正北墙两侧配四季画的宗祖谱系。放下“祝梓”,在正北供桌上置香案、摆供品。先摆上烧纸香火、灌满了细沙的香炉和筷子,再在“祝梓”左下方放一把斧子,“斧”和“福”是谐音嘛,酒是不能少的,打开一瓶供上,摆上五个大饽饽,这五个饽饽三个在下,两个对摞着在上,像宝塔似的很是好看,然后摆上五个供碗。供碗是女人上午做好了的,有肉有鱼,肉是一块肥瘦相间的上锅蒸了但没熟透的方子肉,鱼多是加面糊煎了的黄花鱼、白鳞鱼、寨花鱼,另一个供碗盛着肉丸子,另外两个供碗一个盛着一块油炸的外焦里嫩、金黄金黄的四方豆腐,另一个摆着几根油条。这五个供碗顶上,都放着一棵新鲜菠菜,不用问,寓意是蓬蓬勃勃。五个碟子是不能少的,碟子里盛着糖果、花生瓜子、栗子枣、桃酥、苹果等。五个供碗加五个碟子,正好是十个,自然是“十全十美”。放完了“祝梓”摆上供品,天就晌了,该吃中午饭了。女人在做供品时,早已一番煎炒烹炸,捎带着炒肉煎鱼,把午饭准备好了。放完一挂鞭炮,全家人开始吃午饭。午饭后,女人开始剁饺子馅儿,包饺子。这饺子分为两类,一类是接灶和晚饭吃的,饺子馅儿和平常日的没有什么两样,另一类则是午夜“接年”时吃的。这“接年”吃的饺子馅儿极其讲究,馅里要放上小银子、栗子、红枣、糖果、年糕等。天色傍晚,男人带着子孙上茔祭坟“请年”,俗称“上茔”。在祖坟前焚纸烧香,燃放鞭炮,临走时磕头,告祭祖先回家过年。回家后,在天井里搭“天地棚”,供天地神,在天井甬路上撒谷草,大门口放置“拦门棍”,供骑马回家过年的祖先喂马、拴马之用,然后在正北供桌前磕头,并点上香火。这工夫儿,天色完全黑了下来,到了“接灶”和吃晚饭的时候。女人把锅里的水烧开下饺子,男人燃香纸、点蜡烛,把煮熟的饺子供奉于正北供桌上、天井“天地棚”前和锅灶灶台上,在大门口放上一挂长鞭,接腊月二十三“辞灶”升天的灶王爷从天庭回来,下凡回家,求灶王爷保佑全家老小新的一年祥和安康。接完了灶,开始吃晚饭,饭食自然是饺子。入夜时分,开始“守岁”。家家户户把供桌、“天地棚”和灶台上的香火点上,男人们围坐在炕上,摆上酒菜,边吃边喝,唠叨着明年的农事料理和居家过日子的新谱气儿。平日里,家里不来客人是不喝酒的,辛劳了一年,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又难得的清闲,酒喝得无拘无束,十分滋润。孩子们成群结伙的在天井和大街上嬉笑打闹,不时地放个鞭炮。名门望族、大户人家建有家庙祠堂,由族长率领男丁到家庙祠堂祭祖。家庙祠堂内陈列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大堂内灯火通明,香烛缭绕,男人们由族长领着入祠行祭礼。祭祖时,妇女不能进入祠堂,表示对祖宗的敬重;同族人认为的不肖子孙没有资格入祠,以示惩戒。时光过得真快,转眼进入午夜时分。此刻正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时,“接年”的时刻到了。此时,家家户户红灯高照,香烟袅袅,烛火熊熊,那锅里的水烧得滚开,饺子在锅里撒着欢儿上下翻滚,各家的大门早已打开,男人于供桌、“天地棚”、灶台前烧香烧纸,并摆上饺子供奉。鞭炮接二连三地炸响了,不一会儿就响成了一个蛋儿,震得耳朵嗡嗡地响,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火药味儿,那硝烟呛得人嗓子发痒。男人端着摆上饽饽、香纸、酒水、鞭炮的盘子来到大门口,把香纸烧了,把鞭炮放了,洒酒水浇奠了,磕头回家,年算“接”完了,全家围坐在炕上吃饺子。吃饺子时,吃到小银子、大枣、栗子、糖果、年糕都要说一句吉利话。吃到小银子便意味着“有钱花”,吃到大枣为“早发财”,吃到栗子是“有力气”,吃到糖果则“有甜头”,吃到年糕肯定“年年高”。年夜饭中,鱼是一定不能少的,取“连年有余”之意。吃完饺子,孩子们于供桌前依次给长辈每人磕三个头拜年,长辈分给孩子压岁钱,又叫“压腰钱”。吃完饺子后,到村里族人、左邻右舍家拜年,也叫“走年”,互祝“过年好”“恭喜发财”。第二天,是农历正月初一,有走亲戚拜年的,多去姑、舅家。农历正月初二仍有走亲戚的,还是去姑、舅家。晚上“送年”。各家各户燃香烧纸,焚烧“天地神”,放鞭炮,朝祖茔方向磕头,撤去“拦门棍”,表示大年已过,送祖先回茔,全家围坐炕上吃饺子。过年是旧历岁首,俗语“主全年吉凶”。因此,年除日至初二,特别是除夕夜至初二晚上“送年”之前,说话行事要特别小心谨慎,有许多禁忌,说话做事必须吉利,以求多福。大蒜要叫“义和菜”,香火燃尽要说“进了”,饺子煮破要说“中了”,饽饽风裂要说“笑了”。大人告诫孩子不准乱说乱动,不能说“死、破、坏、穷、散、苦、断、赔、病、输”等字眼儿,更不准扫地和向大门外倒脏水,以免扫除好运,泼出财气。过完了年,正月初三早晨,吃过早饭,放下堂屋正北悬挂的“祝梓”,便到亲戚家拜年。男人多去丈人家,女人回娘家,小孩肯定随娘去姥娘家拜年,姥爷、姥娘给外甥“压腰钱”。此后走亲访友,到谁家去,就没有了那么多规矩。各村的戏台扎起来了,柳腔戏唱起来。耍着闹着玩着,不知不觉,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元宵节又叫“灯节”,各家各户做“神虫”。“神虫”是用白面做成的,酷似刺猬。同时,用地瓜面和豆面等加水调和做面灯。做面灯很有讲究,一年里若是十二个月,就做十二个面灯,要是闰月,就多做一个。每个面灯代表一个月,在面灯上按月份捏上角儿。若是一月,就捏一个角儿,二月捏两个角儿,以此类推,十二月自然要捏十二个角儿。此外,还要多做一个面灯,以备农历正月十五傍晚到祖坟“送灯”所用。这些面灯与“神虫”一起上锅蒸熟,“神虫”用于晚上摆供,面灯则于晚上和第二天晚上点燃。这天白天,村村疃疃扭秧歌、跑旱船、走高跷、舞龙灯、耍狮子,各种民间杂巴耍儿都亮出来,所到之处唢呐悠扬,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热闹异常。时光打发得真快,转眼日头慢慢西沉下去,夜幕降临了。男人带上面灯、香纸、鞭炮,领着子孙到祖坟“送灯”。在坟头压一张黄裱纸,将面灯点燃后,绕祖坟照耀一圈,意寓照得鼠蛇蚊蝇不敢骚扰祖坟,不扰祖先安宁。然后将面灯放置坟顶,燃香烧纸放鞭炮磕头后回家。后来,人们嫌用面灯“送灯”天冷风大点燃太麻烦,改用灯笼“送灯”。灯笼里或是油灯,或是蜡烛,“送灯”后提着灯笼按原路返回。手电筒小巧玲珑,携带便捷,如今多用手电筒“送灯”。“送灯”回来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于堂屋正北供桌上供奉“神虫”。男人忙着燃烛点香烧纸,将“神虫”和煮熟的饺子供奉于供桌上后,放鞭炮、燃烟花,孩子们燃放“滴滴锦”。“滴滴锦”是用细软的薄纸卷起的三寸多长、筷子般粗的烟花,点燃后,随着“哧啦、哧啦”一闪一亮的金光,洒下一滴滴、一串串烟火,煞是好看。女人将上半年六个月的面灯倒入豆油点燃灯芯,屋里屋外、墙角旮旯照个不停。第二天晚上,再把下半年六个月的面灯倒入豆油点燃,像前一天晚上一样四处照耀,意寓驱虫避鼠,一年十二个月不遭虫鼠之害。如今做面灯的少了或不做了,多用蜡烛替代面灯,仍到门里屋外、院内墙角象征性地照耀一下,表达个意思。随后,将供奉的“神虫”放入盛粮食的粮囤、粮仓之中,嘴里念叨着祈求“神虫”多“神”粮食,五谷满仓。其实,这不过是人们期盼和表达一年里四季风调雨顺、农事如意、春种秋实、五谷丰登,更兼驱邪避灾、殷实安康的意愿罢了。用面灯里里外外照耀个遍后,全家人便围坐在炕上,欢欢乐乐、和和美美地吃饺子。这年过了有些日子了。虽说过年是欢乐的,又是耍、又是玩、又是闹的,可备年、过年这一阵子,也够叫人身疲心乏的。吃完了正月十五的饺子,不知不觉就困着了。这一觉困得可真香啊!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推开大门,红彤彤的日头已从东山上冒了出来,天上洒满了朝霞,塘湾河流、大路小道、林木麦苗、房屋街巷沐浴在霞光之中。那微微的东南风带着暖意吹来,驱赶着寒意,人们深深地呼吸着这早春的清新空气,不由自主地感到:年过完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刘好军,男,年11月出生,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史志办公室主任,青岛市作家协会理事。著有散文集《乡村恋歌》等。
消息来源琴岛文学
责任编辑高勇男张彤
审核律雪云
往期推荐
张彤在城市的缤纷色彩中,感受这份自信
黄冬梅
时间里的倒影,美好的一切为你而驻足
葛梦杰岁月以相同的方式,经过每个不同的人心安处是故乡·图说
老杜一家的“特殊年”韩国人在青岛·图说
“老男孩”柳桂馨和他的音乐梦心安处是故乡·图说
刘盼盼——一道家乡菜,串起两地乡愁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恭祝读者新春快乐心安处是故乡
坚守岗位就地过年,为市容整洁默默奉献收藏!春节期间城阳各商超营业时间表,不要跑空城阳V视
大拜年!青岛新泰康养老院向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天一仁和宸璟朗樾全体员工向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青岛鑫复盛全体员工恭祝岛城人民新春快乐城阳V视
拜年啦!青岛润东茶都恭祝市民朋友们新春快乐城阳V视
拜年啦!茶根号台湾高山茶恭祝大家新年快乐城阳V视
大拜年!医院给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同方药业给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青岛蒙娜丽莎婚纱摄影、倾国倾城古韵摄影向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医院给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利群集团城阳购物广场向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李村脂渣向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启城集团城阳建材批发市场向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青岛洁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您拜年啦大拜年!青岛蒙娜丽莎婚纱摄影、倾国倾城古韵摄影向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医院给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利群集团城阳购物广场向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李村脂渣向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启城集团城阳建材批发市场向您拜年啦城阳V视
大拜年!青岛洁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您拜年啦
城阳第一融媒
新闻
广告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