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知识 > 在浙江过年,这份年味地图绝对会让你惊喜
在浙江过年,这份年味地图绝对会让你惊喜
白癜风的危害 http://m.39.net/pf/a_4591208.html年味,是回不去的乡愁,承载着我们对过去的留恋;年味,也是话不完的祝福,饱含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人生百味,同一种熟悉的年味,在不同的时空主体那里,总会品出独特的风味,值此岁末迎新之际,和小编一起去浙江各地探寻浓浓的年味儿。春卷是杭州人年夜饭“十碗头”里必不可少的一道。春卷皮不稀奇,一年四季都有得卖,但在煤球炉上现做的春卷皮是年边才会有的。这是一项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技术。想要把皮子做得厚薄均匀、火候正好,没有几年的功夫,是不行的。每到年边,春卷皮子的摊位总会排队。老杭州人过年,鱼圆这种讨口彩又好吃的食物,几乎是必备的。那些平时不起眼的老鱼圆铺子,也会在年脚边排起长长的队伍。即便在今天,鱼圆基本还是手工制作,至少最终“捏”出来那一下,机器无论如何替代不了。一颗颗白玉似的鱼圆和着清汤滚进碗里,尝一口,嫩滑鲜美。糯米藕,杭州这道年味甜品,是江南家家户户年夜饭桌上的常客。桂花与莲藕都是杭州的特产,桂花之香,莲藕之糯,搭配上糯米和糖浆,就变成一道从底子里都甜软的年味小食。在金华,红印馒头是过年招待客人必吃的一道菜。不论谁家,餐桌上总要有红印馒头,圆圆的馒头寓意着团团圆圆、蒸蒸日上、吉祥如意。将酣未酣之际,来一个冒着热气的馒头,再夹着肥得向外滋油的肉,大快朵颐地下肚,实在是过瘾。千年流传的完美工艺,加上祖先为金华火腿业培育的优良原料猪种“两头乌”,最终造就了“金华火腿”这一绝世佳品。过年期间,几乎每个金华人家都会准备一大只火腿,自火腿劈开的那一日起,金华人的年味儿也就渐渐浓了起来。可能说到金华小吃,大家就会想到金华酥饼。对于金华酥饼来说,几乎一年四季都是它的旺季,过年过节尤甚,不仅金华人会买来家里备着,外乡人也会捎点酥饼回家过年。扯白糖是绍兴人儿时过年最甜美的零嘴,在当地颇受欢迎,入选了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扯白糖的制作,是在锅中放入白糖与水,边煎时搅,待糖水搅成倒出不流淌、稍冷不烫手的金黄色稠软状,遂将其抛上木棍,拉、甩、拉、甩……周而复始,越拉越长,越拉越白,散发出阵阵醇香。在绍兴人眼里,没有不可以酱的材料:酱鸭、酱鸡翅、酱鸡腿、酱香肠、酱肉、酱鸭舌头、酱鱼干(鳊鱼、青鱼、草鱼)、酱排骨......冬天一出太阳,绍兴人仿佛像相约好了似的,齐刷刷把自家的酱货晾出来,渗透出酱香味和暗红的颜色,让路过的人垂涎三尺。过年的时候蒸上一些,配上一壶黄酒,是绍兴游子们魂牵梦萦的味道。绍兴人都有吃年糕的传统,年糕不仅是填饱肚子的年食,更与“年高”谐音,蕴含着“生活年年高”之意,所以不管是大人小孩,围炉一起搡年糕就成了烘托年味最好的载体。如今,绍兴不少村镇都保留着传统水磨年糕作坊,位于绍兴上虞的“梁湖水磨年糕制作技艺”是绍兴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是献给慈禧太后的贡品。无论是三北豆酥糖,还是三北藕丝糖都是宁波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年味记忆。三北豆酥糖有着淡淡的黄豆香,放在嘴巴里,还没回味完,就化了。三北藕丝糖,与三北豆酥糖的江湖地位相当,因为长相像藕才叫藕丝糖。在清朝末年,三北藕丝糖更是声名远扬,被慈禧太后所喜爱,列为“御食”。北方人每逢过节少不得要吃一顿饺子,而到了南方,宁波汤圆一定榜上有名。百年老店缸鸭狗在宁波可谓妇孺皆知,将汤圆细腻光滑的质感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是最地道的宁波汤圆。咬一口,甜甜的芝麻馅儿混含着糯米香,好不诱人。梭子蟹至鲜,无可比拟,吃法也很多,而在一众做法中,将梭子蟹腌透生吃,是对于海边人的身份认证,大概只有江浙一带的人才吃得惯。红膏炝蟹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蟹的原汁原味,轻轻一吸,蟹肉便脱离蟹壳滑入口中,不带腥味,满足感油然而生。作为包邮地区的吃货,过年是少不了一锅腌笃鲜的。“笃”是方言,就是用小火慢炖。冬用冬笋,春用春笋,夏天用鞭笋,拿最时令的鲜笋就可以做这道菜。咸肉酥香,鲜肉软烂、鲜笋脆嫩……光凭一口汤就能让人倾倒。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细沙羊尾是不少湖州人家会自己亲手做的一种甜食,因长得像胡羊尾巴而得名。一口酥脆下去,带着豆沙的甜蜜,香气在口腔中四溢,儿时的记忆生根发芽,成为挥之不去的故乡味道!每逢过年,湖州人一定会在餐桌上“捡元宝”,蹄髈和去壳的鸡蛋放砂锅里煨,酥香绵糯、咸甜适宜。蹄膀寓意“提升”,“酱煨蛋”为“元宝蛋”,比喻“招财进宝”,年味最具代表的不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氛围,而是大家围坐一起吃吃喝喝的场景。嘉兴人的年味菜单里,还能有比酱鹅更经典的吗?嘉兴人每天排长队也要买的“味德丰”,就做得一手好酱鹅。用代代相传的古方法烧制的酱鹅,质紧实弹润,浓油赤酱尽数融进了鹅肉中,咸、鲜、甜三味完美融合,百吃不腻。几百年来,澉浦红烧羊肉一直作为当地宴请、逢年过节待客的主要大菜。澉浦羊肉取自当地纯正湖羊烹制,那一块块炖得酥软的羊肉,在大厨们特制的酱汁中翻滚着,没有羊肉的骚味,肉香顺着四溢的腾腾热气蔓延开来,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听说旧时嘉兴人家里都备有印花糕模,每当重大活动或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就会亲手打制印花糕。据说,祝福不同的话,糕点上的印花也不相同哦!哪怕岁月更迭,印花糕在嘉兴人的年味点心里依然有着很高的地位。有着“东方披萨”之称的开化汽糕,既是开化人年夜饭上不可少的一道,也是可以在街头买到的年味点心。对新年,每一个人都会有心愿,在汽糕里面也裹藏这份美好的期待。开化人家喜欢食鱼,一年到头的餐桌上,永远断不了鱼腥味儿。作为中国清水鱼之乡,何田古法养殖技艺已经传承了多年。用山上挖来的春笋切细丝,和切成大块的清水鱼一起用瓦罐小火煨着,煨了几个小时揭开盖子,白花花的鱼汤,满屋子的鲜香。鸭头、兔头、鱼头和鸭掌是衢州有名的“三头一掌”。在衢州,各色粥铺、夜宵店,几乎清一色都贴着内售“三头一掌”的招牌。平常餐桌上不常见的食材,配上重辣做法,不习惯吃辣的人,大概会辣到双唇红肿直冒汗,却根本停不下来。温州人有句俗话:“无黄鱼不成宴,无好黄鱼压不住好年”。在温州,黄鱼的做法多种多样,或清蒸、或红烧、或葱油……最最特色的还要属这道炸熘黄鱼。黄鱼先用油炸过,鱼肉外酥里嫩,酸甜的味道一口就能勾起你肚子里的馋虫!温州过年,少不得要尝尝这糖糕。将糯米掺籼米磨成粉后,加红糖或白糖调色,蒸熟,捣韧后压出各种吉祥图样,也有做成或元宝或鲤鱼状的年糕,插上银花放在中堂长条桌上,也有的放在米缸里,这寓意着年年高升,年年有余。茯苓糕又叫“潮糕”,是温州瑞安的一种传统糕点,味道香糯可口,又含有中药茯苓。在过年的时候,吃一吃茯苓糕,既可以养生又可以解馋,岂不棒哉!
要说台州家喻户晓的年味,非食饼筒莫属。食饼筒的叫法五花八门,俗称“麦焦”,里边包裹的馅料也是各有名堂。
“麦焦卷菜裹百样”,麦焦似乎能包裹任何食物,各种味道在口中成了大杂烩,所产生的独特风味自然妙不可言。
跳跳鱼又称弹胡、弹糊,因其具有非凡的弹跳能力而得名。鲜活跳跳鱼的存活期不过一个星期,在冷冻的情况下却可保存一到两年的时间。“弹胡烤黑月里羹”,为了保存它原来的美味,三门人喜欢将弹涂用烟薰成黑黑的弹涂干,烧成弹胡粥之类,鲜美极了。仙居人逢喜事、过年、宴请桌上必有这八大碗,这传统的味道,别处尝不到。八大碗包括莲子(白扁豆)、海参、泡鲞、大鱼、翻碗肉、敲敲肉、大脸豆腐、肉皮泡这八道菜式,有机会一定要尝尝。在舟山,鱼鲞可以配一切,而用作年夜饭,则更适合和五花肉化身大菜——鱼鲞烤肉。炖煮后的五花肉软糯,鱼鲞鲜美,亮丽的菜色极衬热闹红火的年,仿佛回到物质生活尚未丰盈的小时候,一家人盼着年来,品尝这道丰盛的美味。杀鱼、腌制、晾晒、油炸,老一辈对每道步骤深谙于心,亲力亲为,好让回来团圆的家人尝到最地道的味。
刚油炸完的熏鱼,淋上调配好的糖醋汁,趁着热乎劲咬上一口,鱼皮酥脆,鱼肉劲道,糖醋酸甜适口,复苏了记忆里的年味。
舟山家家户户的年夜饭,必少不了这道老三鲜。熏鱼、肉丸、面结、鱼丸,早已提前制作好,缺一不可。
只待要吃时,和配菜一起放入锅中烹煮,将所有食材的原味,交融成一锅鲜。满满的一锅料,彰显着舟山人热情豪爽的性情,也寓意着对来年丰衣足食的期盼。
“煎雀”是云和方言,色红,味甜,由于形状似小麻雀的身子并用油煎,因而俗称“煎雀”,在以往,可是家家户户的必备年货。与年糕(高)、红酒(久)等同归属于吉祥讨喜的食物之一,起锅时趁热吃,“中空香甜,皮脆而内韧,柔软而不粘口”,味道极好,十分讨人嘴馋。腊月里,随便走进丽水的一个村子,几乎家家户户桌上有一味,便是黄米粿炒青菜,黄里透绿,色泽晶莹,一口咬下去,清香而又有韧劲。黄米粿寓意着“红红火火”,岁末年关,随着此起彼伏的戳黄米粿声音,过年的气氛就像飘着稻米香味的黄米粿一般,在乡间村尾弥漫开来。糖糕是春节期间丽水多地都会制作的一道美食,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年年高。取米粉加红糖,并加上花生、芝麻等点缀,蒸至熟透,口味独特。刚出炉的糖糕颜色为琥珀色,糕体柔软不失弹性,散发着阵阵甜香,吃起来是甜而不腻,软不粘牙、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来源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