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知识 > 驱虫比打疫苗更重要最全面的犬猫寄生虫知
驱虫比打疫苗更重要最全面的犬猫寄生虫知
亲!看下面,点上面。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 首先是吃未煮熟的肉,特别是猪、羊。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如鼠类、猪、羊、牛、家兔和鸡、鸭、鹅等,都可以传染弓形虫,而且感染率很高。人的传染来源主要来自于这些动物的肉类,如涮肉的温度不够和时间过短,其中的弓形虫没有杀死,就有传染的危险。生肉或切肉案板的污染同样可以传染。污染的羊、牛奶也可以传染。上述我国人口的弓形虫感染率较低,可能与中国人熟食肉类的习惯有关。 狗也可以传染弓形虫,但是它们的粪便和排泄物都没有传染性,如果不吃狗肉就不会传染。有人说“狗与人关系密切,是人类的重要传染源之一”,还有人生下的孩子出现了“智力迟钝、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多了一个手指”,就归罪于家里养狗,这些都是缺乏根据的。 感染的猫粪是重要的传染来源。猫和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感染的猫粪便里排出囊合子,一般持续1周至20天,更长的极少;这段时间是传染期。世界各地的调查大约1%的猫粪便内含有弓形虫囊合子。猫粪里的囊合子须在外界发育2~5天才有传染性,所以及时处理猫粪非常重要。 孕妇感染弓形虫可传染给胎儿,发生先天性感染。可是,只有在怀孕前没有感染过弓形虫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发生初次(原发性)感染才有可能传染给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前感染过弓形虫,那她就不再有传染的危险。
怎样防治弓形虫感染? 第一,注意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避开生肉污染熟食。 第二,猫要养在家里,喂熟食或成品猫粮,不让它们在外捕食。因为猫的传染是吃了感染的老鼠或鸟类,或者吃了污染猫粪的食物。 第三,要注意日常卫生,每天清除猫的粪便,接触动物排泄物后要认真洗手。 第四,除非孕妇血清检查证明已经有过弓形虫感染,否则孕妇怀孕期间要避免接触猫及其粪便。 第五,弓形虫感染有多种简便有效的药物治疗,如磺胺类加乙胺嘧啶,和螺旋霉素等,治疗须按医嘱进行,孕妇感染及时治疗大约可使胎儿感染机会减少。
错误观点1:我家宠物没虫!
许多人认为,自己家的小猫小狗从来都不出门,也不会和其他小猫小狗接触,所以体内一定是没有寄生虫的。其实,由于动物有在地上倒卧、舔舐自己身体的习惯,患上体内寄生虫病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从不出门的宠物也会患上寄生虫病。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公共厕所回来虫卵可能粘在鞋底,而带入家中,从而间接地接触到宠物,使其感染。
错误观点2:驱虫一年一次就行。
驱虫药与疫苗不同,驱虫效果只能维持3个月进行一次定期驱虫,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体内寄生虫疾病。
错误观点3:粪便里没虫,宠物体内就没虫。
宠物平时的粪便里并没有虫子,甚至是驱虫后仍未见宠物排出寄生虫,是不是就说明宠物体内没有虫子呢?其实不然,寄生虫可能并未发育到成虫,或者以虫卵的形式四处传播。所以“没看到”≠“没有”。绝对不可以因为从未在粪便中见到寄生虫就不进行定期驱虫。
错误观点4:宠物没有症状,不用驱虫。
驱虫和疫苗同样重要!驱虫多数时候像疫苗一样,是预防性的——等出现了症状一切就太晚了!要知道,肠梗阻需要做手术才可得以整复,而失明是无法恢复的损伤,无论对宠物还是对家人,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二.体外寄生虫:
体外寄生虫叮咬宠物、人类,传播疾病,不可不防。
1、疥螨病
疥螨病是由疥螨(一种外寄生虫)引起的犬常见的皮肤病。疥螨是一种节肢动物,它钻进宿主表皮挖掘隧道,虫体在其中生长繁殖。隧道有小孔,藉以通氧和为幼虫出入;幼虫也钻入皮肤、开掘小穴。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整个过程为8--22天。
疥螨寄生于皮内。可引起动物剧烈瘙痒,先发于头面部、肘部、耳部,严重时常波及全身,寄生部位脱毛、红斑、丘疹,皮肤增厚和结痂。犬疥螨可以暂时地侵袭人,引起皮肤瘙痒以及丘疹性皮炎。
蠕形螨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病变多发于眼、唇、耳和前腿内侧的无毛处,局部有1~5个和周围界限明显的小的红斑状病变,痒感不明显,严重时大面积脱毛、浮肿、红斑、皮脂溢出和脓性皮炎、瘙痒。
耳螨常寄生于犬猫的耳道中,刺激它并产生黑色蜡样排泄物。若不及时处理,耳螨会侵害犬猫内耳道。
一例犬疥螨病病例
2、跳蚤
病原为犬、猫栉首蚤,寄生于犬猫体表,同时可侵袭人。犬猫大约有95%的跳蚤寄住在主人家中,它们的幼虫和虫卵多藏在地毯、家具上,等待再寄生。
跳蚤会导致动物皮肤发炎、瘙痒、蹭痒、擦伤、贫血、脱毛、小结节等。同时,跳蚤还是绦虫病的传播媒介,可引起动物感染绦虫病。
蚤存于尘土、地缝及垫草中。由于蚤不在犬体上发育,因此只要保持畜舍清洁,地面撒少许来苏儿,被褥经常日晒,即可预防发生。针对蚤病,预防和治疗同等重要。市售的一些杀蚤药物可杀灭蚤的成虫,但蚤卵具有很强的抗药性。平时除了注意搞好犬的卫生外,一定要定期应用驱外寄生虫药物进行预防。
3、蠕形螨病
蠕形螨病也是犬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多发于5--6月龄的幼犬。蠕形螨因体细长,很象蠕虫而得名。它寄生于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从产卵到卵发育成幼虫乃至成虫均在其中。该病是由健康犬与病狗接触而传染。健康小狗身上常有这种螨存在,当机体抵抗力降低(各种原因引起)或皮肤有发炎或经常洗澡皮肤被浸软时,即可侵入并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犬蠕形螨病例
4、虱
危害狗的主要是血虱和啮毛虱。血虱长1--5毫米,头窄,体呈圆锥形,以吸食血为主;啮毛虱以食毛和皮屑为主,长0.5--10毫米,头比胸宽大。吸血寄生引起痒感,不安,有时皮肤出现小出血点,小结节,甚至化脓。
5、蜱
硬蜱是吸血的节肢动物,寄生于犬的体表,机械地损伤皮肤,造成痛痒、不安,病犬啃咬磨擦。雌蜱吸血,一次约0.4毫升。多量寄生会引起贫血。
多数硬蜱在动物体表交配。交配后雌蜱吸饱血落地,爬到地缝隙或土块下蜇伏不动,4--8天产卵。卵经一个月左右孵出幼虫。幼虫又爬到犬身上吸血;吸饱后又落地,蜕化变若虫。若虫再吸血、落地经十余天成熟。成虫吸饱血后,身体变圆,紫黑色,胀大几十倍、上百倍。
错误观点1:视诊时未见体外寄生虫,不用驱虫。
夏季定时驱除体外寄生虫是同疫苗一样,是预防性的。可以防止体表寄生虫的寄生或叮咬,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有了寄生虫才着手驱虫呢?善待自己和宠物的最好方法还是预防为主啊!
错误观点2:宠物洗澡勤,不用驱虫。
寄生虫可能在叮咬动物身体后离开,所以即使未见动物体表有寄生虫,也不能说明宠物就未受跳蚤的侵扰。定期使用体外驱虫药不但可以防止螨虫寄生,同时可以防止宠物被跳蚤、虱子叮咬,从而从根本上防止体外寄生虫带来困扰。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白癜风可以完全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