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知识 > 自配中药方剂治疗鸡球虫的对比试验

自配中药方剂治疗鸡球虫的对比试验



指南观点

球虫病是危害养鸡生产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发病率为50%-70%,死亡率严重时可高达80%,是养鸡生产中最耗资、最普遍的疾病之一。所有日龄和品种的鸡对鸡球虫都易感染,耐过的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鸡多为带虫者,体增重和产蛋量受到一定影响。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在鸡肠黏膜内而引起的传染性消化道寄生虫性机能紊乱性疾病。其中寄生在盲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量强,主要侵害3-5周龄的雏鸡又称盲肠球虫;另一种是侵害小肠黏膜的毒害艾美白球虫,又称作小肠型球虫。

本病是危害养鸡生产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发病率为50%-70%,死亡率严重时可高达80%,是养鸡生产中最耗资、最普遍的疾病之一。所有日龄和品种的鸡对鸡球虫都易感染,耐过的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鸡多为带虫者,体增重和产蛋量受到一定影响。

随着球虫耐药性的不断增强,该病已经给幼龄鸡的成活率和肉鸡的生产造成了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近年来,笔者用自配中药方剂,在福建省南平市塔前镇三个规模鸡场多次治疗鸡球虫病的治疗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有关试验内容介绍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药物

  自配中药方剂:青蒿:50克、鸦胆子:50克、白头翁:30克、榆炭:20克、茯苓:20克、蒲公英:10克。

  使用方法:煎2.5公斤水,可供羽雏鸡喂服,一剂药可煎2次。一天投喂药液2次。为了使雏鸡都能饮到足够的药液,在喂药前,先停水1个小时。然后喂煎好的药水。待药水吃净后,再补充清洁饮水。

  方解:青蒿内含有很高的青蒿素,《中华本草》中提出:青蒿素具有快速抑制原虫成熟的作用,还具有抗菌作用、抗寄生虫作用、抗血吸虫及钩端螺旋体作用、解热作用、免疫作用和其他作用,是治疗并杀灭包括疟疾、球虫、阿米巴等多种原生虫的首选药物;鸦胆子,鸦胆子含生物碱,具有抗疟作用、有明显抑制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作用,鸦胆子粗提取物能驱除犬肠道线虫和绦虫,对鞭虫和蛔虫有驱除作用;贯众具有驱虫作用、抗病毒作用、抗菌等作用;白头翁含白头翁皂甙,具有抗阿米巴原虫、抗病毒作用、抗菌作用和其他作用;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地榆炭属于止血药,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作用,用于下焦血热妄行之便血,痔血、血痢、尿血、崩漏;茯苓具有利水渗湿、补中健脾、宁心安神作用。

  从方中看青蒿是君药,鸦胆子、贯众、白头翁是臣药,蒲公英、地榆炭、茯苓是佐药。君、臣药起到驱虫、抗病毒作用、抗菌等作用,佐药能利水渗湿、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作用,相互配合,起到治疗鸡球虫的作用。

  西药:盐酸氨丙啉,是传统抗球虫药,效果好,残留量少,可竞争性的抑制球虫对硫胺的摄取,从而抑制了球虫的发育。主要用于鸡球虫的防治,但禁用于产蛋鸡。

  2.试验鸡在福建省南平市塔前镇某土鸡育雏场选择患有鸡球虫病临床症状的5日龄雏鸡,为了增加治疗难度,使更多鸡苗感染发病,故意在雏鸡出现血痢后第48小时后,即7日龄雏苗,选择个体大小均等,活动能力正常的病雏羽进行试验。

  3.试验分组将上述羽病雏。随机分为中药组羽,氨丙啉组羽和对照组羽。

  4.给药方法

  中药方剂给药方法:上述自制中药方剂的用量是以10日龄内羽的用量,以2.5千克水煎半小时后的药汁,在喂料后停水1小时,将中药汁加入到饮水器内,让小雏鸡自由饮用,1天2次,1副药前2次。

  氨丙啉给药方法:氨丙啉每包50克(含量5%),按饮水浓度为mg/kg,溶于10千克水,加到饮水器内让雏鸡自由饮用。

  5.试验天数9天,此时雏鸡已15日龄。

  6.判定标准

  治愈:粪便、饮水量、采食、活动正常。

  好转:无血痢或小量血痢、运动差、个体羽小。

  无效:死亡率增加、饮水量增加、鸣叫声不断。

  二、结果与分析

  治疗试验结果见下表

  注:同行肩上标有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标有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别治疗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自配中药方剂治疗效果最好,达96.8%;每羽均重最重,9天羽药费比氨丙啉组节约18元。

  中药治疗组:在服药后第二天血痢减少,第三天基本干净,饮水和采食、活动正常、休息安静,个体整齐,垫料干燥;死亡高峰在第二天,捡死雏6羽,整个试验期间死亡率最低,治疗成本最小。从第四天病雏痊愈开始就停止给药。用中药治疗无毒副作用;氨丙啉治疗组:在服药后第四天,便血才明显减少,但鸣叫声时有,但垫料潮湿,采食有所增加,死亡高峰有二天,分别在第二天、第三天;捡死雏8羽,第七天停止给药后,于第九天仍捡出2羽死雏苗。与中药治疗组对比,见效较慢,死亡数与死亡率均较高,整齐度较差,到试验结束的第八天仍在给药,可能与氨丙啉毒性副作用有关;对照组:采食少、饮欲大、鸣叫不断、贫血脱水严重,个体十分虚羽,每天都有死鸡苗,死亡高峰在第三天,捡死雏达25羽。

  三、小结与讨论

  1.试验表明自配中药方剂配方合理,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96.8%,用中草药治疗鸡球虫病,疗效快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成本低药物来源方便。

  2.鸡球虫病是普遍存在、经常发生的,无论技术多么先进,设施及管理多么严格,鸡球虫病还是照样发生,而设施及管理落后的鸡场球虫病更为厉害。由于农村养殖户防疫观念差,虽有隔离换鞋,但在换鞋处,里边鞋与外边鞋几乎混在一起,起不到应有的隔离作用。而且用地面垫料方式育雏,虽然简单,节省费用。但是由于活动区面积小,密度大,粪尿与垫料混和后很容易变潮湿,特别是雏鸡一旦感染球虫后,很快全部感染。

  3.抗球虫药物从20世纪40年代到今天,已报道的药物有50多种,其中一些药物由于毒性大或疗效不理想被淘汰。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有20余种,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离子载体抗生素,第二类化学合成药物,球虫极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并可同时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耐药性问题在我国特别严重,加之抗球虫药容易残留于禽蛋和禽肉中威胁人类健康。在人们崇尚绿色食品的今天,药物残留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







































北京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个专家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jbzs/5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