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知识 > 聂隐娘唐代第一女刺客的前世今生
聂隐娘唐代第一女刺客的前世今生
编者按侯孝贤的新作《刺客聂隐娘》后天就要全国公映了,此片之前已经斩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诸多业内影评人纷纷发文给予好评。这使此前大众并不熟悉的唐传奇人物“聂隐娘”一时间成为焦点。她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一、小说出处与聂隐娘其人
聂隐娘的故事载于宋人编纂的《太平广记》第四册的卷,仅占不足两页的篇幅,却容纳了藩镇割据、神鬼怪谈、奇人异事,直入玄虚之境。
关于聂隐娘的出处,业内有三种说法,一说是裴铏所著的三卷本《传奇》,一说是袁郊的《干泽谣》,还有一种说法是段成式的《剑侠传》。然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剑侠传》乃明人伪作;至于另外两部,《传奇》原本已然失传,而《太平广记》所引的内容,与《干泽谣》中《聂隐娘》(有人认为是后人误收)一篇丝毫不差。
按原文时间考证,聂隐娘生于唐贞元年间,退隐于元和年间,她在十岁那年被一个不知名的尼姑掳走,带到一个大石洞中。尼姑给她一粒药、一把剑,让她和另外两个同龄的女孩一起生活,并被训练成顶尖杀手,飞檐走壁如履平地,能够后脑藏刀、白日刺人。
但聂隐娘心肠太软,她在刺杀一个逗弄小孩的官员时不忍下手,而被师父呵斥。聂隐娘十五岁返家,嫁给一个普通的磨镜少年。父亲聂锋去世后,聂隐娘成为魏博节度使门下的一名刺客,却在一次刺杀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之时投靠了后者。
为了保护刘昌裔,聂隐娘先后与江湖刺客精精儿和空空儿交手。后因不愿跟随刘昌裔入觐,转而游山玩水、遍访圣贤。刘昌裔死后,聂隐娘骑驴来到京师,痛哭而去,后遇刘昌裔之子,千叮万嘱令其辞官免灾,此后便下落不明。
舒淇在电影《刺客聂隐娘》中饰聂隐娘
二、藩镇割据:聂隐娘背后的大唐历史对于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大多数人都是仅知安史之乱而不知其他,所以藩镇割据的题材的确算是冷门。《聂隐娘》的故事便发生在安史之乱之后四十年,唐王朝维持着表面的统一,实际已经分崩离析。
当时,最有权力的人是各地的节度使,聂隐娘则是魏博节度使门下的刺客。《聂隐娘》的主线便是田季安派遣聂隐娘暗杀陈许军节度使刘昌裔,此人高风亮节、深明大义,因此聂隐娘临阵倒戈,“仆射左右无人,愿舍彼而就此,服公神明也。”聂隐娘夫妇知道田季安不如刘昌裔,便留在陈许,成了刘身边的护卫。
张震在《刺客聂隐娘》中饰田季安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藩镇割据的时代,各藩镇之间除了动用武力,也会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刺客。公元年宰相武元衡在上朝途中遇刺身亡可谓是历史上最值得回味的案例,当时的刺客藏在大树之上,而凶手的背景则来自藩镇。事件爆发之后,很多长安重臣都砍掉了庭院里的大树,甚至波及到皇宫。这也是唐朝之后宫廷大殿光秃秃的原因。
《传奇》中聂隐娘诛杀敌方刺客精精儿的一幕,写得惊心动魄,刘昌裔只看到两个旗子相互击打,不一会儿一个人分开的头和身子落了下来(两个人皆会隐身和幻术),按原文中的说法,精精儿是魏博的杀手,而另一位功力更高、一击不中便不再出手的空空儿,则像是独立的赏金杀手。藩镇的时代是政治家的时代,也是这些黑夜幽魂的时代,这是那个时代的面子和里子。
聂隐娘的武器:羊角匕首
三、《聂隐娘》:唐传奇中的异闻怪谈唐代传奇故事流行“幽古隐秘之风”,爱写那些凶灵异鬼、怪力乱神,它们篇幅短悍,读起来却惊心动魄。那么这篇不足两页纸的《聂隐娘》有哪些奇幻的异闻怪谈呢?
1不吃东西的女孩尼先已有二女,亦各十岁。皆聪明婉丽,不食,能于峭上飞走,若捷猱登木,无有蹶失。
聂隐娘在石洞里碰到两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子,聪明漂亮却不用吃东西,仿佛幽灵。文章后来提及,尼姑给隐娘一粒药丸,她便跟随两个女孩学攀援,渐渐身轻如风,可见那粒药丸并非人间之物。
2出神入化的剑术一年后,刺猿猱百无一失。后刺虎豹,皆决其首而归。三年后,能使刺鹰隼,无不中。剑之刃渐减五寸,飞禽遇之,不知其来也。
训练一年后,刺猿猴刺虎豹便百发百中;三年后可以飞着刺老鹰,剑刃渐渐磨减到只剩五寸长,飞禽遇到,有来无回。这样的剑术可谓出神入化,训练方式更是骇人听闻。
聂隐娘跟随道姑修炼剑术
3隐身术化尸粉穿墙功后脑藏刀白日刺其人于都市,人莫能见。
以首入囊,返主人舍,以药化之为水。
度其门隙无有障碍。
吾为汝开脑后,藏匕首而无所伤。用即抽之。
聂隐娘能白日隐身,杀人于都市而不被发现。将割下的头颅放入袋中,返回主人住处,用化尸粉化之为水。化尸粉几乎是武侠小说中行走江湖的必备良药。
聂隐娘从门缝中进去,一点障碍没有。她的后脑可以打开,里面藏着她的匕首,随用随取,不会伤到自己。
4折纸成驴变形忽不见二卫所之。刘使人寻之,不知所向。后潜于布囊中见二纸卫,一黑一白。
隐娘当化为蠛蠓,潜入仆射肠中听伺,其余无逃避处。
一天忽然不见了聂隐娘夫妇骑来的两匹驴,刘昌裔派人寻找,不知去向。后来在一个布袋中,看见了两个纸驴,一黑一白。聂隐娘的坐骑是一头白驴,却是纸折的,这犹似撒豆成兵,是绝对意义上的奇术。
在对付空空儿的过程中,聂隐娘自知不敌,就化作蚊虫藏在了刘昌裔的肠子中。最终空空儿一击不中,便远走高飞。《西游记》里孙悟空变成小飞虫潜入铁扇公主腹中大闹的桥段,想必脱胎于此。
四、留名青史的唐代“女侠”们唐朝的女性面临前所未有的解放。在《太平广记·豪侠》的4卷25篇中,被定义为女侠的就有7篇之多,分别是《车中女子》《崔慎思》《聂隐娘》《红线》《潘将军》《贾人妻》和《荆三十娘》;而其它作品中亦有《蜀妇人传》《虬髯客》《谢小娥传》。自唐朝之后,女侠形象更不尽可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光彩照人的女侠群体,由这些女性搭建起一个传奇的王国。
舒淇也曾饰演红拂女
王小波写过两本关于唐朝的小说,《寻找无双》(鱼玄机的故事)与《红拂夜奔》,红拂是隋末权臣杨素的家妓,后来见过李靖心生爱慕,便有了“红拂夜奔”。《虬髯客》是写虬髯客逐鹿中原的故事,但真正的关键人物却是红拂,她远见卓识,助夫君成就功业,夫妇二人更与虬髯客并称“风尘三侠”。
侯孝贤镜头下的大唐桃花源:工笔画一般悠远淡然
侯孝贤版的《刺客聂隐娘》,在故事上做了很大改变,聂隐娘失踪了13年,而不是5年。魏博节度使也被明确为田季安,他与聂隐娘从毫无干系,变成了青梅竹马的表兄妹。
来历不明的乞食尼,在剧本里成为一个道姑,也是大唐的嘉信公主,按编剧钟阿城的盘算,他或许在为这个群雄割据的背景下一盘大棋。或许公主作为道姑,是这个国家杀手组织的首脑,她训练顶级杀手,以另一种方式对抗藩镇。
按编剧之一谢海盟的说法,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了。而原著中的那些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在侯孝贤的取景框里究竟是如何被重新塑造的,大概只有走进电影院才能知道了。
附:《聂隐娘》原文及译文
聂隐娘者,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也。年方十岁。有尼乞食于锋舍,见隐娘,悦之,云:“问押衙乞取此女教。”锋大怒,叱尼。尼曰:“任押衙铁柜中盛,亦须偷去矣。”及夜,果失隐娘所向。
锋大惊骇,令人搜寻,曾无影响。父母每思之,相对涕泣而已。后五年,尼送隐娘归,告锋曰:“教已成矣,子却领取。”尼歘亦不见。一家悲喜,问其所学。曰:“初但读经念咒,馀无他也。”锋不信,恳诘。
聂隐娘,贞元年间魏博大将聂锋之女。她十岁时,有尼姑乞食于聂家,见而悦之,说道:“求将军赐此女为徒。”聂锋怒其无理,大声喝叱,令人逐出。尼姑面不改色,说:“哪怕把她藏到天涯海角,也终被我偷去矣。”到得晚间,隐娘果然不知去向。聂锋又惊又骇,令人四处搜寻,终于不得。每思骨肉之情,唯与妻子相顾垂泪而已。
五年后,尼姑送隐娘回,说道:“术已练成,原样奉还。”言罢人已不见。一家人团聚即悲且喜,问隐娘所学。隐娘答道:“一开始只教我读经念咒,其他一概不学。”聂锋不信,刨根问底。隐娘道:“我真说出来,只怕你们又不信。”聂锋道:“但说无妨。”
隐娘曰:“真说又恐不信,如何?”锋曰:“但真说之。”曰:“隐娘初被尼挈,不知行几里。及明,至大石穴之嵌空,数十步寂无居人。猿狖极多,松萝益邃。已有二女,亦各十岁。皆聪明婉丽,不食,能于峭壁上飞走,若捷猱登木,无有蹶失。尼与我药一粒,兼令长执宝剑一口,长二尺许,锋利吹毛,令逐二女攀缘,渐觉身轻如风。一年后,刺猿狖百无一失。后刺虎豹,皆决其首而归。三年后能飞,使刺鹰隼,无不中。剑之刃渐减五寸,飞禽遇之,不知其来也。至四年,留二女守穴。挈我于都市,不知何处也。指其人者,一一数其过,曰:‘为我刺其首来,无使知觉。定其胆,若飞鸟之容易也。’受以羊角匕首,刀广三寸,遂白日刺其人于都市,人莫能见,以首入囊,返主人舍,以药化之为水。五年,又曰:‘某大僚有罪,无故害人若干,夜可入其室,决其首来。’又携匕首入室,度其门隙无有障碍,伏之梁上。至瞑,持得其首而归。尼大怒曰:‘何太晚如是?’某云:‘见前人戏弄一儿,可爱,未忍便下手。’尼叱曰:‘已后遇此辈,先断其所爱,然后决之。’某拜谢。尼曰:‘吾为汝开脑后,藏匕首而无所伤。用即抽之。’曰:“汝术已成,可归家。‘遂送还,云:‘后二十年,方可一见。’”
于是隐娘徐徐说来:“那日我被她掳走,也不知行了多少路程。只知道天亮到一大石窟中。石窟悬空数十步,四处寂无人烟,只有猿猴极多。此尼先已有两女徒,都差不多十岁的样子。皆聪明婉丽,不食烟火,能在悬崖峭壁上随意奔走,如灵猴登树,绝无失手。尼姑给药一粒,命我服下。又赐宝剑一口,长二尺许,吹毛可断。又命二女教我攀缘之术,渐觉身轻如风。如此一年后,能刺猿猴百无一失。再刺虎豹,都能断其首而归。三年后,已能刺鹰隼,无一不中。然后又缩减剑身五寸,击刺飞禽,皆使之有来无回也。到了第四年,尼师令二女留守,携我往都市——人地两疏,不知何处也。尼师指示一人,历数其罪,又说:‘为我取其首级来,莫惊动他人。不要慌张,就像刺飞鸟一样容易。’给我一把羊角匕首,刀长三寸。我依命而行,光天化日刺其人于街市,旁人无一发觉。我将首级藏于囊中,回旅舍复命,尼姑取药化之为水。第五年,此尼又对我说:‘某大僚有罪,无故害人家灭门。你可夜入其室,取其首来。’于是又携匕首入室,视其门墙若无物,伏身梁上。到了深夜,才取其首而回。尼姑大怒,问何故行事迟慢。我甚感委屈,辩说:‘见他戏弄小儿,情状可爱,不忍立刻下手。’尼姑骂道:‘以后再遇到这种人,必先杀其所爱之人,然后再断其首。’我只得拜谢。尼姑道:‘吾为汝开脑,后藏匕首,可毫发无伤。用即抽之。’又说:‘汝术已成,可归家。’于是送我回来,临别时言道:‘再过二十年,方可一见。’”
锋闻语甚惧。后遇夜即失踪,及明而返。锋已不敢诘之,因兹亦不甚怜爱。忽值磨镜少年及门,女曰:“此人可与我为夫。”白父,父不敢不从,遂嫁之。其夫但能淬镜,馀无他能。父乃给衣食甚丰,外室而居。
聂锋听后,即惊且异。此后,隐娘常常入夜即不见踪影,至天明而返。聂锋虽然惧怕,亦不敢过问,但由是父女之情淡薄,也不为之谋婚娶事。忽一日,府上有磨镜少年来,隐娘指少年道:“此人正是夫婿。”聂锋不敢不从,于是办了婚事。其夫除了会磨镜,其他一概不会。聂锋任由他们搬去外室而居,奉之丰衣足食而已。
数年后,父卒。魏帅稍知其异,遂以金帛署为左右吏。如此又数年。至元和间,魏帅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不协,使隐娘贼其首。隐娘辞帅之许。刘能神算,已知其来。召衙将,令来日早至城北候一丈夫、一女子各跨白黑卫至门,遇有鹊前噪,丈夫以弓弹之不中。
妻夺夫弹,一丸而毙鹊者,揖之云:“吾欲相见,故远相祗迎也。”衙将受约束。遇之,隐娘夫妻曰:“刘仆射果神人。不然者,何以洞吾也。愿见刘公。”刘劳之。隐娘夫妻拜曰:“合负仆射万死。”刘曰:“不然,各亲其主,人之常事。魏今与许何异。愿请留此,勿相疑也。”隐娘谢曰:“仆射左右无人,愿舍彼而就此,服公神明也。”知魏帅之不及刘。刘问其所须。曰:“每日只要钱二百文足矣。”乃依所请。忽不见二卫所之。刘使人寻之,不知所向。后潜收布囊中,见二纸卫,一黑一白。
忽忽数年,聂锋过世。魏博节度使早知隐娘异于常人,厚赐金帛请为客吏。又过数年,到了元和年间,魏帅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不和,令隐娘取其首级。隐娘却之不恭,授命奔赴陈许。那刘昌裔素善神算,已知刺客来意,召来侍从吩咐:“明日一早到城北,当遇一对夫妇一跨黑驴一跨白驴,行至北门,有鸟雀聒噪,丈夫取弹弓射之,不中。
妻子抢过弹弓,一击毙命。汝可上前拜见,说我欲见之,故请人远迎。”侍从领命而去,果然尽如其言,于是说请。隐娘叹道:“刘仆射果然是神人,否则怎会尽如所料?愿见刘公。”刘昌裔以好言相慰,隐娘夫妻二人一起拜谢,说:“差点得罪仆射,合该万死。”刘说:“非也。各为其主,人之常情。魏博与陈许又有什么不同?请留在此地,无须多虑。”隐娘拜谢:“仆射左右无人,我愿舍彼就此,只因佩服明公。”刘又问所需,答说:“每日要钱二百文就够了。”于是尽如所请。那黑白二驴转眼不见,刘公啧啧称奇,数寻而不得。后才于布囊中窥见两纸驴,一黑一白……
后月馀,白刘曰:“彼未知往,必使人继至。今宵请剪发,系之以红绡,送于魏帅枕前,以表不回。”刘听之。至四更,却返曰:“送其信了。后夜必使精精儿来杀某及贼仆射之首。此时亦万计杀之。乞不忧耳。”刘豁达大度,亦无畏色。是夜明烛,半宵之后,果有二幡子,一红一白,飘飘然如相击于床四隅。良久,见一人望空而踣,身首异处。
又过了月余,隐娘对刘公道:“魏博那边不见我复命,必会再派人来。不如我断发一截,以红纱系之,送于魏帅枕边,以示不返之意。”刘公许之。天未大亮,隐娘即返回,说道:“信物已送达。今夜必派精精儿来杀我,并取仆射性命。我必千方百计与之周旋,请仆射勿忧。”刘昌裔磊落豁达,面无惧色。当夜房中烛火不熄,到了半夜,果见有一红一白两幡子,飘飘然悬于空中,互相击打,沿床四处周旋。良久,见一人凭空坠落,已经身首异处。
隐娘亦出曰:“精精儿已毙。”拽出于堂之下,以药化为水,毛发不存矣。隐娘曰:“后当当使妙手空空儿继至。空空儿之神术,人莫能窥其用,鬼莫得蹑其踪。能从空虚而入冥,善无形而灭影。隐娘之艺,故不能造其境。此即系仆射之福耳。但以于阗玉周其颈,拥以衾,隐娘当化为蠛蠓,潜入仆射肠中听伺,其馀无逃避处。”刘如言。至三更,瞑目未熟。果闻项上铿然,声甚厉。隐娘自刘口中跃出,贺曰:“仆射无患矣。此人如俊鹘,一搏不中,即翩然远逝,耻其不中,才未逾一更,已千里矣。”后视其玉,果有匕首划处,痕逾数分。自此刘转厚礼之。
隐娘现身,道:“精精儿已经死了。”将尸首拖至堂下,洒上药末化为脓水,毛发不存矣。隐娘道:“后半夜必有妙手空空儿再来。空空儿之术,神乎其神,人鬼莫测。能由空虚入冥漠,无形而灭影。以隐娘之技,尚不能造其境界。一切只能有赖于仆射的福气了。请取于阗玉护围脖颈,拥被而眠。隐娘会化为虫蠓,潜入仆射肚中伺机而动,其他已无能为力了。”刘公尽依其计。到了三更,刘始终半睡半醒,不得入眠。忽听项间铿然作响,声音尖厉。隐娘亦从口中跃出,喜道:“安然无恙了。那人如俊鹘,一击不中,即翩然远逝,耻其不中耳。虽相隔不过一更,算来人已在千里之外了。”取玉石细察,果有匕首划痕,深逾数分。从此,刘更以厚礼待之。
自元和八年,刘自许入觐,隐娘不愿从焉。云:自此寻山水,访至人,但乞一虚给与其夫。刘如约,后渐不知所之。及刘薨于统军,隐娘亦鞭驴而一至京师柩前,恸哭而去。
开成年,昌裔子纵除陵州刺史,至蜀栈道,遇隐娘,貌若当时。甚喜相见,依前跨白卫如故。语纵曰:“郎君大灾,不合适此。”出药一粒,令纵吞之。云:“来年火急抛官归洛,方脱此祸。吾药力只保一年患耳。”纵亦不甚信。遗其缯彩,隐娘一无所受,但沉醉而去。
后一年,纵不休官,果卒于陵州。自此无复有人见隐娘矣。
元和八年,刘昌裔入朝为京官,隐娘不愿相随,说道:“此后当邀游山水,寻访隐士真人去也。”并替丈夫谋一差使而已,刘尽如其愿。以后渐不复闻消息。后刘公死时,隐娘还骑了小驴来京师,扶柩恸哭一番而去。
到了开成年间,刘昌裔的儿子刘纵上任陵州刺史,入蜀时在栈道上偶遇隐娘。她容貌如故,依然跨着那头白驴。隐娘很是欢喜,又说:“郎君到这种地方来,会有大灾。”又取出一粒药丸给刘纵,说:“来年火速弃官回洛阳,可脱此祸。我这粒小药丸只可保你一年平安。”刘纵并不相信,只命人赠以绫罗绸缎。隐娘一概不收,闷声不响地去了。
过了一年,刘纵不肯辞官,果然猝死于陵州。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隐娘了。
本文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馆儿君喜欢就白癜风治疗的方法海口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