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知识 > 冬季常发病的防治一
冬季常发病的防治一
呼吸道综合征
入秋以后,气温下降,降水量减少造成空气湿度逐渐降低、空气干燥;加之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增多,空气中弥散着大量粉尘、尘埃等,直接损害动物的眼结膜和呼吸道上皮细胞,机体抵抗力下降,粘膜受损,机能发生一系列的紊乱,促使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呼吸道综合征的危害
调查发现,主场呼吸道发病率可达40%--80%,直接死亡率在20%--90%,因增重下降或生长停滞而淘汰的可达70%,因此猪呼吸道疾病给我国各地养猪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呼吸道疾病的病因
1.病毒性病原主要有:蓝耳、伪狂犬、流感、圆环病毒、呼吸道冠状病毒等
2.细菌性病原主要有:猪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支气管波氏杆菌(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等
3.寄生虫病原主要有:蛔幼虫、猪后圆线虫(肺丝虫)、弓形虫等
4.环境及管理因素
(1)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可造成呼吸道纤毛的严重损害和血液中有害成分的增加,肺充血、淤血、炎症等
(2)粉尘:包括空气中灰尘及飞扬的饲料粉尘等,携带有多种病原体及物理性刺激。
(3)温度、温差、湿度:温度是养猪成败的第一大因素,气温的剧烈变化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与剖检症状
该病多发生于13~20周龄的生长育肥,5~12周龄的保育也可发生,日龄越小的病死率越高。病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病例体温升高,可发生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和亚急性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呼吸困难,多呈腹式呼吸,气喘急促,咳嗽,流鼻涕,眼分泌物增多,有结膜炎症状。转为慢性病例后,病咳嗽喘气,消瘦,生长缓慢,有的病皮肤发白,有的病腹泻,死亡率不高,但哺乳仔多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较高。有的怀孕母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返情率增高。
有害气体造成结膜炎
急性死亡,口鼻内有泡沫流出
流白色、粘液性鼻涕
肺与胸腔黏连
肺水肿、间质增宽
防治措施
一、消毒:建立和完善以消毒卫生工作为核心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加强对猪舍内外的清扫、消毒工作,消毒药可用克敌特1:-倍稀释带猪消毒,3天进行一次消毒,以避免病菌的滋生。通过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病原体的传入和猪场内病原体的传播,减少猪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机率。
二、饲养管理: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猪混养在一起,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作好产房和保育舍的保温,良好的通风,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
三、免疫:做好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猪肺疫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四、药物预防: 呼吸道病易防难治,所以应注重平时适当投药预防
1、母猪每个月使用替蓝呼肽(克/吨)+恩威(克/吨)+甘草呼威(克/吨)或普瑞新(克/吨)+易林(克/吨)+赛伟林(克/吨);连用5-7天,可有效预防母猪病毒性疾病,解除免疫抑,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猪气喘病、猪肺疫、胸膜性肺炎、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等,提高种猪健康水平和生产繁殖性能,净化产前母猪病原体并防止母猪疾病传给哺乳仔猪。
2、仔猪在断奶后用替蓝呼肽(克/吨)+恩威(克/吨)+甘草呼威(克/吨)或普瑞新(克/吨)+氟多邦(克/吨)+赛伟林(克/吨);连用5-7天,可有效预防在断奶后各种应激(如母仔分离、营养变化、气候与环境变化、转栏、运输、免疫或发病打针等应激)和母源抗体逐步降低的情况下,全面预防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如猪气喘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萎缩性鼻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流感等。
3、生长育肥猪用普瑞新(克/吨)+恩威(克/吨)+甘草呼威(克/吨);全面预防呼吸道疾病综合症,包括气喘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猪肺疫、萎缩性鼻炎;有效控制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流感等病毒性疾病;该方案同时具有优越的保健促生长作用。
五、驱虫
蛔虫和鞭虫等寄生虫可损害猪体免疫系统,使其抵抗力下降,蛔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征。因此,在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1周后,笨笨驱(克/吨)拌料连喂1周。
引发白癜风原因有哪些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