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知识 > 导致烂鳃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烂鳃的原因有哪些
水产养殖动物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烂鳃,对于养殖动物的危害很大。我们知道,鳃对于水生动物来讲,是吸收生存必需物质—氧气的组织器官,同时也是鱼虾排泄体内代谢废物—氨的重要器官。一旦鳃受损,对于养殖动物的健康影响,完全可想而知。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会导致烂鳃呢?
1、寄生虫。导致烂鳃的原因中常见的就是寄生虫了。有很多种类都会对鱼虾鳃造成危害,比如: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隐鞭虫、中华蚤、纤毛虫等等。寄生虫对于鳃的破坏算是机械损伤,寄生虫直接破坏了鳃的组织结构,不仅仅是寄生虫直接对鳃的破坏作用,更严重的是随着寄生虫对鳃破坏而来的细菌继发感染。因此,对于鱼虾寄生虫:一方面,发现虫多了要及时用相应杀虫药处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平时,多用底改精华片改底,同时,定期使用生命e号+浓缩益生菌发酵液分解池塘有机质,截断寄生虫的繁殖链条,减少寄生虫数量。
2、细菌感染。池塘养殖环境,天然存在着大量的细菌,有对养殖动物和水环境有利的有益菌,也有对养殖动物不利的有害菌,更有大量存在着的条件致病菌(平时无害,但当某些条件(缺氧、氧化还原电位低)满足时,对养殖动物有害)。当致病菌对鱼鳃的致病力(侵袭力)超过鱼虾自身的免疫抵抗力和防护屏障时,就会导致烂鳃。因此,平时要保持池塘水体的溶氧水平,同时,定期使用底改精华片改底和菌种发酵液(通过有益菌抑制有害菌)。
3、水质恶化。池塘水体的氨氮、亚盐、pH等指标超标。鳃是养殖动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内废物排泄器官。当水体这些指标长期超标(或急性升高很多)时,先是引起养殖动物代谢障碍,体内组织理化状态异常,超过养殖动物自身调节能力时,引起鱼虾鳃组织器官生理受损,进而发展成器质性受损。因此,保持养殖水体良好的水质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4、气泡病。气泡病发生在鳃部,会阻碍鳃部正常的血液流动和营养物质输送,进而引起器质性损伤和继发细菌感染。因此,保持水体合理溶氧,同时定期改底(使池塘底部“不”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
5、其他特殊情况:比如病毒感染、药物刺激等
从上面5点,希望大家对烂鳃这个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不得不提到的一点时,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烂鳃,只要养殖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和体质强壮,对于这些问题的抵抗力,以及受损后的自身修复能力也可以大大加强,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为以上原因导致烂鳃,造成更多损失。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