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临床体现 > 学术寄生虫居然可以治病
学术寄生虫居然可以治病
不请自来的寄生虫盘踞在人类肠道和大脑,掠夺营养物质,引发血吸虫病、象皮病等严重疾病,是人类深恶痛绝的宿敌。然而10年来,一些医生在临床试验中尝试用寄生虫治疗患者痼疾。原来,近20年,流行病专家发现了一种奇怪现象:人体内没有寄生虫,未必是好事。没有寄生虫,会造成人体免疫系统失调,致使百病丛生。哮喘、花粉过敏、儿童1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克罗恩病……20世纪下半叶,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中上升。而它们的病因都一样:免疫系统过度活跃。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不仅抵抗微生物、毒性分子等病原体侵犯,还开始攻击非毒性外来物质,引起过敏和炎症性疾病,甚至攻击自身细胞,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年代,对于人体免疫系统过度活跃的原因,出现了几种说法,包括饮食改变、体力活动减少、环境污染加重等。有一种说法尤为引人,即人体接触到的细菌或微生物比以往大大减少。年代末,科学家发表的几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兄弟姐妹多或者卫生条件差而较多接触细菌和微生物的儿童,后期较少罹患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环境过于干净致病的说法在此后得到验证。比如,病毒似乎没有抗炎作用,而试验证明某些细菌能够抗肠道炎症性疾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为此,许多人开始服用被冠以“益生菌”之名的细菌制剂。而最新的趋势似乎显示,未来登上药店货架的,或许还有更恶心的寄生虫!寄生虫非常小,为了生存和繁殖,它们依附于动物体内,往往无法用肉眼看到。在贫穷国家,它们每年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在发达国家,人体内寄生虫虽已基本消灭,后果却非全然积极。人虫长期共存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免疫学家塞佛里娜?纳瓦罗(SéverineNavarro)指出:“为了不被宿主发现,寄生虫会产生调控人体免疫系统活力的化合物。”更确切地说,寄生虫能刺激产生限制炎症的调节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降低攻击性并最终接受它们的存在。即使摆脱了寄生虫,这种抗炎作用也能长期持续,尤其当寄生虫感染发生于童年,这是因为“当时发育中的免疫系统正根据暴露对象来设定”,美国塔夫茨大学科研医生乔尔?温斯托克(JoelWeinstock)解释道。
年代,人们通过研究,证实了这种因果关系。一项以加蓬儿童为对象的研究显示,体内有埃及血吸虫(可导致埃及血吸虫病)的儿童,螨虫过敏发病率是其他儿童的三分之一。阿根廷一项研究表明,曾经感染寄生虫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寄生虫甚至可以预防慢性炎症促成的多种疾病,并且影响各种生理功能。年,一项有关名玻利维亚妇女生殖力的研究证明,体内有蛔虫的女性生育力更强;中国和印度的两项研究表明,感染班氏吴策线虫或血吸虫的人,很少会在成年后患上2型糖尿病。
一些小鼠实验很快证实寄生虫具有治疗潜力。体内有弓形虫的小鼠,较少对桦树花粉过敏;感染血吸虫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下降一半;体内有巴西日圆线虫的小鼠,拥有更好的葡萄糖耐受性,所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低。于是,为了治疗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某些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些医生开始有意让患者感染寄生虫。他们选择的寄生虫,不会在试验条件下引发疾病,也不存在感染身边人的危险,而且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死亡,还可以通过药物消灭,因此风险低。何况“有些绝望的患者已经上网自行购买寄生虫,并且服下”,塞佛里娜?纳瓦罗透露。结果令人鼓舞虽然寄生虫抗花粉过敏和食物过敏等试验未获成功,但是另外几项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其中包括抗溃疡性结肠炎试验。年,尚在艾奥瓦大学工作的乔尔?温斯托克的团队公布了一项试验结果。参与试验的54名患者,在3个月内每两周一次,分别吞服安慰剂和个猪鞭虫卵(只会在猪体内致病)。结果,感染寄生虫的患者有将近半数症状减轻;而服用安慰剂的患者中仅六分之一症状减轻。两年后,该小组在另外一项类似试验中观察到,29名克罗恩病患者中三分之二的病情得到缓解;但未与安慰剂组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年,塞佛里娜?纳瓦罗参与的面筋耐受性试验也获得了积极结果。研究人员分别给8位患者经皮注入20条美洲钩虫幼虫(量多可引发钩虫病)。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患者每周一次摄入面筋,逐渐加大剂量,直至达到通常导致痛苦反应的暴露水平。结果,三分之二的患者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为此,塞佛里娜?纳瓦罗计划“开展更大规模试验,并且设立安慰剂对照组”。
目前,有十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目的是评估猪鞭虫对于多发性硬化症、肠道炎症性疾病、花粉过敏、孤独症、食物过敏以及银屑病的治疗作用。不过,无论这些试验获得何种结果,专科医生不会考虑将活生生的寄生虫作为药物提供给患者。因为寄生虫会带来麻烦,可能产生腹痛等副作用。而且如塞佛里娜·纳瓦罗所述,“寄生虫无法培养,每次只能从感染者粪便中提取”。寄生虫无法通过流水线方式生产,可能使患者意外感染其他病原体。塞佛里娜·纳瓦罗指出:“寄生虫产生成百上千种分子,其中一些可能会给某些患者带来负面作用。”出于这些原因,同时为了提起制药企业的兴趣——它们无法为生物体申请专利,研究人员打算将寄生虫产生的抗炎分子分离出来,以便制成药物。年的几项小鼠实验证明,这些抗炎分子对于螨虫和桦树花粉过敏症以及哮喘具有治疗潜力。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里能治白癜风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