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临床体现 > 河北人社
河北人社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今天23点34分,将迎来“立春”节气。
立春,是冬的结束,也是春的起始。“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万物复苏。春争日,一年大事不宜迟。新的一年,你会有怎样的计划,怎样的心愿?
还是先问候一声吧:春天,你好!
立春三候,东风解冻
东风解冻: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由此才“冻痕销水中”,“波起轻摇绿”。
蛰虫始振:立春日后五日“蛰虫始振”,“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动而未出。
鱼陟负冰:再五日“鱼陟负冰”,陟(zhì)是升,鱼因水底暖,感知阳气而上升,冰尚未消融而负冰。“立雪鹤深睡,负冰鱼聚沉”,春气还弱。
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立春说“春”,岁之始也
“春”字古作“萅”,象征草木之初生。《公羊传》中写道“春者何,岁之始也”,《尔雅》也有记载“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古人将春天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即“三春”。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在古代,每逢“立春”,皇帝和地方官员都要通过一系列“迎春”礼仪向老百姓“劝耕”,平民百姓也通过“迎春”礼仪祈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顺遂。立春,意味着每年农事的开始。
春天是生长的季节。《释名·释天》中记载:“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因此与“春”相关的词语也常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和现象,如“春风得意”“春意盎然”“阳春白雪”“枯树逢春”等。
春天是恋爱的季节。经过一冬的蛰伏,春天万物生长、生命勃发,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愉悦、快乐。《周礼》中就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上巳节”和西方的情人节“圣瓦伦汀节”都是在春季来到。
关于今年立春的时间,社会上流传着三个版本,有的说是2月3日立春,有的说是2月4日立春,还有的说是2月5日立春。
不过,天文专家表示,按照紫金山天文台权威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年立春的准确时间为2月3日23时34分。
更为奇特的是,历史上,2月3日立春非常罕见,上一次发生在年,距今年,而再下一次则发生在年。
立春的日子很不一般呢,
而这仅仅是神奇鸡年的开始……
首先,
这个鸡年是闰年,长达天,
下一次过春节,要等到年2月16日。
不光超长,
这个鸡年还是个“双春年”,
年初的正月初七立春,
年末的腊月十九又立春。
虽然天文专家表示,
“一年两头春”是正常历法现象,
凡是闰年必定会出现这种现象,
公众不必大惊小怪。
但是,
公众普遍认为“双春年”寓意美满,
“双”是大数,“逢双见喜”
而“春”是万物复苏、繁衍生息的季节。
因此,
“双春年”成了喜上加喜、娶妻生子的大好年份
哈哈,目测一大波红色喜帖已在路上~
除此之外,
今年还有两个农历六月
第一个农历六月是6月24日—7月22日
▼
第二个农历六月是7月23日—8月21日
▼
农历6月出生的宝宝们,
可以收两份生日礼物,
吃两次生日蛋糕,
开两次生日趴体,
还有一年大了两岁,开心吧?
然鹅,最恐怖的还在后面,
年的情人节、除夕、春节,
三大烧钱日,
竟然是连着的!
看来这个鸡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呢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又叫"打春",
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
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
立春后天气开始回暖,
人们会明显感觉到
白天变长了,太阳暖和多了,
所以民间有这样的说法: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立春三候
立春是春季的开始,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一候东风解冻
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立春虫始振
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
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养生
立春之后要吃这些——
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韭菜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但提醒胃不好的人应少吃。
红枣
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可以适当吃甜食。
春芽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
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除了吃,还要注意这些生活细节
1、早起早睡以养肝
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立春民谚,诸事宜早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立春诗句,杨花似雪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
近水游鱼迸冰出。
《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苏轼
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
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
卷起杨花似雪花。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
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
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
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
应见五神来。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怀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立春习俗,颇为讲究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来。
祭祀祖先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用葱、蒜、椒、姜、芥五种辛辣食物调和而成)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鞭春牛
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了。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一年之计在于春。
你,准备好了吗?
祝您丁酉鸡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