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临床体现 > 仔猪腹泻全剖析苦命的猪

仔猪腹泻全剖析苦命的猪



猪一生下来就是命苦的,谁说不是呢……

      

没有一个好妈妈

品种          

没有一个好家庭

环境          

没有过上好日子

营养    

命运对它很不公平!!!

引起初生仔猪腹泻的原因有几下12种

仔猪低血糖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痢轮状病毒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流行性腹泻球虫病类圆线虫魏氏梭菌副伤寒仔猪折痢伪狂犬

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有以下11种

大肠杆菌病盛增生性肠病传染性胃肠炎环状病毒感染流行性腹泻弓形体轮状病毒肠道寄生虫副伤寒

猪瘟

血痢

引起育肥猪腹泻的原因有以下10种

副伤寒猪瘟增生性肠病

结肠螺旋体

血痢弓形体传染性胃肠炎肠道寄生虫流行性腹泻霉菌性腹泻

但还有一群养猪人始终关心着它,始终在问猪为什么会下痢?

寒冷

高浓度的细菌侵袭

从母乳获得的营养和免疫力越来越少

消化道发育不完善,小肠绒毛长度不够

消化酶分泌与断奶日龄有矛盾

胃酸分泌不足,胃内环境偏中性

所供应的补充饲料消化率低

……

生理原因导致的腹泻

乳仔猪消化腺分泌的胰蛋白酶,乳糖酶,麦芽糖酶和淀粉酶分泌不足或活性低,引起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而导致腹泻;

出生仔猪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而引发腹泻;

出生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如果温度偏低,湿度偏高会造成生长不良,诱发腹泻;

仔猪胃肠道发育不完善,胃酸分泌不足,胃内容物PH较高,胃蛋白酶对植物性饲料不能进行很好的消化而导致腹泻。消化不良,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到达大肠,被微生物作用产生甲烷、硫化氢、尸胺、腐胺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刺激肠蠕动加快,引起肠道渗透压升高,最后导致腹泻。

断奶前后小肠绒毛的变化

小肠绒毛一旦受损将终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导致后期的饲料利用率都会降低

饲料原因导致的腹泻

饲料霉变或被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污染,被仔猪采食后易引发腹泻;

过分强调猪的粪便发黑而添加较高剂量的铜(大于g/T)也会引起腹泻;

饲料加工粉碎粒度过粗易导致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

霉菌原因导致的腹泻

病因:

玉米、花生饼、豆饼、料槽边角等发生霉变

中毒症状:

黄曲霉毒素:抑郁、厌食、后躯衰弱,黏膜苍白、粪便干燥或拉稀,有时带血、有时有神经症状。慢性中毒表现为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粗乱,离群独立,拱背缩腹,体温不高,体重减轻,黏膜常见黄疸。

T2毒素:呕吐、腹泻,慢性中毒表现为消化不良,生长停滞。

玉米赤霉烯酮:有雌激素作用,表现为母猪和去势猪初似发情症状,阴户发红,严重者阴道和子宫外翻,甚至直肠和阴道脱垂,乳腺增大,怀孕母猪流产。小公猪,乳腺增大,包皮水肿。

呕吐毒素:采食量减少,严重的完全拒食,生长缓慢。

防治:

停喂霉变玉米;

饲料中加入“复方阿米卡星”预防感染;

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或VC+口服补液盐”;

饲料中添加优立克1—2千克/吨。

应激原因导致的腹泻

仔猪应激性腹泻诱因:

外界气温的剧变;

工人粗暴动作,仔猪受到剧烈哄赶、圈舍的调换;

断奶受到的应激,补饲过早或过晚;

混栏的社会性压力;

饲料转换过快的应激;饲料喂量过多,过频或突然性的增加喂料量易引起腹泻;

断奶阶段的多重应激;

–阉割

–打猪瘟口蹄疫疫苗

高床设计不合理;

为什么这么大的猪还扎堆?我们都好冷!

季节应激因素(潜在):

春天:气温上升细菌繁殖快;

夏天:高温高湿热应激;

秋天:昼夜温差大引起腹泻;

冬天:外界温度低保温不好或贼风。

保育猪:寒冷-腹泻-衰竭育成猪:环境条件差、混群、拥挤

很多疾病来自携带病原的同窝,往往会传遍同一圈或舍

将新鲜饲料覆盖未吃完饲料的不良习惯--导致卫生很差

由不洁饮水引起的断奶仔猪严重腹泻

饲喂有污染的米糠的粪便特征

爆发病毒感染+霉菌毒素的最后阶段

低血糖导致的腹泻

低血糖型腹泻:

母猪乳房炎;

母猪疾病原因无乳或不足;

母猪饲养水平过低导至的少乳;

仔猪初生重过低、气温过低导至吃奶过少;

多见10日龄或20日龄后的仔猪,一般表现为整窝渐进性消瘦皮肤苍白,粪便黄色水样或黄色粘性稀粪,体温正常或过低;葡萄糖注射有很好的反应。

由于低血糖处于昏迷状态的初生仔猪,口吐白沫;常见于未获得初乳导致体温严重下降(低温)的初生仔猪

泌乳障碍:产后产乳少

胸部卧床、疼痛、乳房炎,不让仔猪吃奶

病原微生物导致的腹泻

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腹泻,主要包括肠毒原性大肠杆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沙门氏菌、球虫、梭菌、鞭虫等;出生仔猪肠道内的微生物种群没有固定,有害微生物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易发生腹泻。

细菌性与病毒性腹泻区别:

细菌性腹泻发病、传播速度相对较慢;

细菌性腹泻受环境、温度影响大;

细菌性腹泻流行连绵不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细菌性腹泻,粪便呈碱性、很少呕吐;

病毒性腹泻多在每年11月~次年2月发生;

病毒性腹泻,粪便酸性、呕吐严重。

仔猪红痢(1~7日龄)

轮状病毒病

弓形虫病

球虫病(6~15日龄)

类圆线虫病(4~10日龄)

仔猪低血糖症(多由于无乳引起)

猪传染性胃肠炎

埃希氏大肠杆菌

猪流行性腹泻

仔猪副伤寒

猪瘟

……

(没有谁可以承诺能够解决所有的下痢问题)

常见的猪下痢:

出生后第1周黄痢;

出生后第2~3周白痢;

断奶后2~3天断奶应激营养性下痢。

——大肠杆菌是内因,其他都是外因!

98%由大肠杆菌引起,40%与轮状病毒混合感染,0.3%与球虫病混合发生;有些小型猪场可由线虫引起,有些国家1-3%的病例是由梭菌引起的

主要致病因子:

致病性大肠杆菌、猪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球虫等。

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通风、卫生状况等。      

猪大肠杆病

按发病日龄分三种:

生后1-7日龄------仔猪黄痢(黄色糊状粪便,消瘦,脱水);

10-30日龄------仔猪白痢(白或灰白色,腥臭的糊状便);

断奶前后------猪水肿病。

仔猪黄痢流行特点:

1周以内,以1~3日龄最为多见,主要由带菌母猪传染,发病率90%以上,死亡率很高,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仔猪黄痢临床症状:

1-3天内猪相继腹泻,粪便多呈黄色水样,内含凝乳小片,顺肛门流下,捕捉挣扎或鸣叫时稀便由肛门自发冒出。精神沉郁,不吃奶,一窝内有1头或2头表现全身消瘦衰弱脱水,昏迷而死亡。

粪便水样黄色、腥臭

仔猪黄痢预防方法:

注意“母子同治”,做好母猪产后消炎;

做好保温工作,产房湿度不要过大;

及时吃初乳。

仔猪黄痢治疗方法:

仔猪、母猪(庆大霉素或痢菌净+阿莫西林);

任选一种注射,全窝肌肉注射,连用3天;

严重下痢脱水时,灌服生理盐水30-50毫升,每日4-5次,连用3天。

仔猪白痢流行特点:

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严冬、早春较多;仔猪在10-30日龄内发病,以2-3周龄发病多见,发病率50%左右,病死率低;不良刺激,饲养管理差,保温不良易诱发本病。

仔猪白痢临床症状:

粪便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膏状或粥样下痢,气味腥臭,有时便中带有气泡,拱背,皮毛粗糙不洁,病程一般3~7天,绝大部分猪可康复;无呕吐,体温不高,如不及时治疗,腹泻加剧,食欲废绝,走路不稳,寒颤弓背,最后脱水死亡。耐过仔猪生长发育停滞。

仔猪白痢诊断:

根据粪便颜色和日龄可判断,PH试纸检测呈碱性。

排乳白色糊状粪便

乳白色、灰白色,腥臭稀粪

仔猪白痢防治方法:

精养母猪,避免母猪乳汁过稀、不足或过浓;

仔猪提早开食,诱食时要少添多次;

给母猪和仔猪补充电解多维及仔猪补铁;治疗方法同仔猪黄痢。      

猪传染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特点:

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潜伏期12-48小时,多数病程为2-4天;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新生仔猪最严重,病死率高,10日龄以内猪死亡率可达%,大猪很少死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深秋、冬季和早春(11月至次年3月),较寒冷季节,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

猪传染性胃肠炎症状:

严重呕吐后出现喷射状水样腹泻,初期灰白色,后呈黄绿色,末期粘稠;病猪迅速消瘦、脱水,幼龄猪发生死亡,大猪多数可在短期内(7天左右)康复。有的仔猪多成“僵猪”;出现以上症状,用PH试纸检测新鲜腹泻物;若呈酸性,可诊断为本病。

病猪显现水样下痢

病仔猪迅速脱水、消瘦、极度口渴,被毛粗乱无光,后躯被粪便污染

发病仔猪吃奶后突然呕吐,呕吐物中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接着发生剧烈的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淡银色或灰白色,恶臭

保育病猪明显消瘦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

由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不同年龄猪都能感染发病,多发生于冬季,特别是12月和1月份发生最多;传播速度快,但病死率较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流行过程延续4~5周可自然平息。

猪流行性腹泻症状:

个别猪表现呕吐外,大部份不现严重腹泻,尤其幼猪(10-20日龄),粪便是绿色灰绿色水样下痢,并混有气泡;厌食,口渴,体重明显下降。

生长猪拉的灰、青、绿色粪便

生长猪拉的黄色粪便

刚断奶后出现大量的受感染猪与溶血性大肠杆菌相似/有些仔猪表现为四肢不协调、神经症状和侧卧,随后发生痉挛

预防:

易发季节免疫接种。

治疗:

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或粘杆菌素预混剂。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临床症状:

引起8-14日龄(有的20日龄左右)的仔猪发生呕吐、腹泻,排出柠檬黄或乳白色、灰黑色、绿色水样稀粪的粪便;发病率%,死亡率低。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些仔猪吃奶后发生呕吐,随即发生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色泽暗黑或黄白色,一般持续2-4天,病猪消瘦,脱水,体重可减轻30%。一般情况下病死率较低

病变主要在消化道,胃内充满凝乳块和乳汁,大小肠粘膜呈现条状或弥温性出血,肠管变薄,肠内容物为液状,呈灰黄色或灰黑色,小肠绒毛缩短,肠粘膜易脱落

      仔猪腹泻用药时应注意

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感染引发的腹泻,对病毒性腹泻无效;治疗过程中,一般不需禁食,吃奶仔猪腹泻时仍需供奶,因为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及抗体易于吸收,可以有效地防止并发症;腹泻伴有呕吐时应考虑禁食。

      从病原体、季节、流行情况区别猪消化道病病名病原体季节性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胃肠炎病毒冬季短,猛烈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冬春长,猛烈白痢大肠杆菌冬春长,散发黄痢溶血性大肠杆菌夏长,散发红痢C型魏氏梭菌不明显长,成窝黑(血)痢痢疾密螺旋体不明显慢,长,成窝      请根据发病时间死亡情况区别猪消化道病病名发病期发病率致死率传染性胃肠炎10日内多发仔猪高较高冠状病毒8周内多发仔猪高较低白痢一月龄左右一般较低黄痢7日龄左右较高较高红痢3日龄内不一定很高黑(血)痢7-12周多一般仔猪高      请从症状区别猪消化道病病名症状传染性胃肠炎吐水样、脱水冠状病毒吐水样、糊状(黄灰黑)白痢白粪黄痢黄粪、个别吐红痢红粪。个别吐黑(血)痢早期血痢,中期粘液性下痢      从病理变化区别猪消化道病病名病理变化治疗方法传染性胃肠炎胃肠炎结肠充气无冠状病毒炎症,结肠充气无白痢炎症,结肠充气味可治疗黄痢小肠炎症可治疗红痢小肠坏死有气泡来不及治疗黑(血)痢炎症早期可治疗          

非价值不分享,更多干货请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说明书患者要多了解
白癜风的危害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lctx/11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