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临床体现 > 海正动保冲出虫围干货笔记3

海正动保冲出虫围干货笔记3



海正动保致力于为动物提供保健方案,为畜牧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助力农场发展。基于寄生虫病防治与母猪围产期健康管理两大议题,海正动保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将在全国范围开展“冲出虫围”大型活动,助力农场解决种猪健康管理难题!

海正动保“冲出虫围”已在福建、浙江展开,邀请到南京农业大学周斌教授、上海奉贤动物疫控中心卫秀余研究员、浙江大学施明华副教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张健騑研究员等多位行业专家,与当地猪业养殖从业者共同探讨猪场围产期健康管理与合理使用抗生素、如何做好寄生虫病防控与治疗等帮助猪场提高效益话题。

更多地区将陆续开展“冲出虫围”,等待您的参与,请与当地海正动保销售代表联系。

《猪场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施明华浙江大学副教授

用药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坚持对症下药的原则

坚持适度剂量的原则

坚持合理疗程的原则

坚持正确给药的原则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失误的原因:

不明病因用药

不明药物适应症用药

药物使用的剂量不准确

给药途径不当

药物使用的疗程不恰当

药物配伍不当

药物耐药

抗菌药与疫苗不恰当的混用

过份依赖抗菌素,忽视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联合用药的目的:

提高药物疗效

减少药物的某些副作用

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种类数量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常用药物配伍结果简表:

《猪场寄生虫的流行与现状及如何选择药物》卫秀余上海奉贤动物疫控中心研究员

寄生虫目前仍未受到很多猪场的重视,不少猪场的效益被寄生虫吃掉、受寄生虫病影响较大。目前猪场常见寄生虫有:

原虫类:猪等孢球虫、弓形虫;

体内寄生虫类:蛔虫(小肠)、食道口线虫与鞭虫(大肠);

体表寄生虫:疥蟎

猪等孢球虫

生活史:3个阶段

孢子生殖阶段:在粪便中从非感染性卵囊发育成感染性卵囊的过程。1-2天

脱囊阶段:感染性卵囊被吞入后卵囊壁破裂子孢子开始内生性发育的过程。

内生性发育阶段:子孢子在小肠肠细胞内进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最后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的过程。4-5天

主要症状:7-11日龄仔猪发生腹泻,粪便呈浆糊状、有腥臭味。

流行特点:

康复猪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但是母猪初乳中的猪等孢球虫抗体不能有效保护仔猪。

研究表明,母猪不是仔猪等孢球虫的主要来源。

诊断:根据临床特点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检查粪便中的虫卵。

治疗和控制

由于母猪不是主要传染源,对母猪用药的意义不大。

环境消毒在防控仔猪感染等孢球虫上具有重要作用。

▲感染猪等孢球虫的仔猪腹泻呈浆糊状

弓形虫

临床症状:发热、腹泻、咳嗽,母猪流产等

病理变化:淋巴结炎,回盲瓣扁平溃疡,肠系膜淋巴结极度肿胀、切面有坏死灶

防治:

驱除野猫,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磺胺类药物的科学使用,怀孕母猪必须慎用磺胺类药物

绦虫

生活史:

虫卵经粪便排出,经过约4周发育成感染性幼虫。

感染性幼虫被吞入后再小肠内孵化,然后经过肝门系统入肝脏、再循环到肺部。

在肺部进行蜕变,经咳嗽到达咽部、被吞咽再次进入小肠,并发育成熟、43天后开始产卵。

虫卵能耐极端温度,在牧场生存10多年仍具有感染力。

临床特点:

咳嗽

慢性消瘦

解剖可见小肠内的虫体、肝上有白斑。

诊断:肝脏存在白斑表明曾经发生过蛔虫感染。

防控措施:

环境卫生

定期使用广谱驱虫药物

食道口线虫(结节蠕虫)

生活史:

虫卵经粪便排出,经过7天左右发育为感染性幼虫。

感染性幼虫有鞘保护、在外界可以存活1年。

感染性幼虫被吞入后到达盲肠和结肠黏膜的固有层、脱皮,然后进入肠腔发育为成虫。

感染3-6周后开始产卵。

主要症状:仔猪顽固性腹泻。

病理变化:在盲肠和结肠黏膜固有层白色小结节。

诊断:根据特征性病理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在粪便中找到虫卵。

防控措施:

环境卫生。

定期使用广谱驱虫药物。

鞭虫

生活史:

虫卵经粪便排出体外,在环境中经3-4周发育为感染性幼虫。

虫卵在外界可以生存数年。

感染性幼虫被吞入,到达盲肠和结肠后经过4次蜕变发育为成虫。

感染后6-7周开始产卵,成虫寿命4-5个月。

临床症状:

顽固性腹泻。

慢性消瘦。

诊断:在盲肠和结肠内找到虫体,粪便中检查虫卵、容易出现假阴性。

防控措施:

环境卫生。

定期使用广谱驱虫药物。

疥螨

生活史:

疥蟎终生寄生,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均在表皮发育。

雌虫寿命30天左右,产卵40-50枚。

从虫卵发育到孕卵雌虫的周期为10-15天。

流行特点:

母猪是疥蟎在猪群中的主要宿主,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传播。

疥蟎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温度较敏感。

实验结果证实,疥蟎使猪的生长速率降低4.5-12%。哺乳母猪在清除疥蟎后,饲料量减少了5%。

主要危害

影响仔猪生长发育。

传播附红小体等疫病。

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

常用防治方法

体表浇泼驱虫药物:操作方便、但可能吸收不完全。

口服驱虫药物:操作方便,但剂量较难保证、需2次用药。

注射驱虫药物:长效针剂注射1次即可,但公猪较难操作到位。

最简便有效的驱虫方法

母猪一年2次集中注射长效驱虫药:避免了跟胎注射造成的不同母猪间的交叉感染。

公猪选用浇泼剂或口服用药。

仔猪断奶转圈时注射长效驱虫药:切断母仔间的传播;解决了保定的困难;药费成本最低。

▲耳廓内是疥蟎重要的寄生部位,药物很难到达。

▲猪群普遍存在疥蟎感染

更多“冲出虫围”技术干货笔记陆续更新,敬请期待……

点击查看往期“冲出虫围”知识干货1

点击查看往期“冲出虫围”知识干货2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控制
白癜风能够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lctx/1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