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临床体现 > 天下畜牧寄生虫的危害与防治

天下畜牧寄生虫的危害与防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根据国家生猪产业体系调查数据:寄生虫可使生猪生长速度下降8%,饲料利用率降低13%,一个万头猪场年隐性损失可达几十万元甚至达百万元。

猪场主要寄生虫及危害

1、猪蛔虫病。猪蛔虫是寄生于猪小肠中最大的一种线虫。感染后病猪一般生长缓慢、消瘦、黄疸、咳嗽、粪便带血;大量感染时,肝脏内有大量幼虫,造成肝脏坏死变性,并形成蛔虫性肺炎,使猪剧烈喘咳,呼吸困难,严重时大量成虫虫体阻塞肠管,引起死亡。

2、猪鞭虫病。猪鞭虫呈乳白色,外观似马鞭,轻度感染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损伤肠黏膜,引起黏膜脱落,粪便带血,出现顽固性下痢。

3、猪弓形体病。患猪类似猪瘟症状,往往突然废食,体温升高达41℃以上,呈稽留热,呼吸困难,便秘,眼结膜出现脓性分泌物;严重时耳廓、鼻端、下肢、股内侧出现紫红色斑,有的耳廓上形成痂皮或干性坏死。

4、仔猪球虫病。集约化猪场饲养密度大,圈舍温暖潮湿,极易诱发球虫病流行。一般仔猪多发,发病仔猪主要症状表现为严重腹泻。

5、猪疥螨病。疥螨病通常先侵害耳部、头部,产生大量皮屑,局部脱毛,出现过敏性皮肤丘疹,严重时有液汁渗出,形成痂皮;病猪以剧烈骚痒为特征,躁动不安,生长缓慢,胴体等级下降;规模化养殖,由于猪群密度大,疥螨传播很快。

6、猪旋毛虫、囊尾蚴、细颈囊尾蚴人兽共患,影响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结节虫、小袋虫严重影响消化代谢,甚至造成猪死亡。

驱虫模式

1、“4+2”驱虫模式:种公猪、母猪一年驱虫4次(3、6、9、12月),即每季度用药一次;商品猪驱虫2次,即仔猪断奶后15天驱虫1次,间隔60天约50公斤左右再驱虫1次。

2、“三维一体”驱虫模式:体外、体内、血液原虫同时清除,驱虫更彻底!

药物选择

1、体内线虫、吸虫、绦虫及其幼虫、若虫、成虫,伊美芬g/t。

2、血液原虫及“五体病”,附弓通灭g+普益美g/t。

3、体外疥螨及环境虫卵,体虫清1:倍喷淋猪体及环境。

使用方法

1、kg饲料添加:伊美芬g+附弓通灭g+普益美g+肾舒g+葡萄糖10kg,混饲7天;

2、混饲中、后期,体虫清1:倍稀释喷淋猪体及环境两次。

用药期间,猪场粪便应堆积发酵,通过生物热进一步杀灭寄生虫卵囊。

“三维一体”驱虫优点

1、驱虫彻底。体内、体外同时用药,即驱虫又灭卵,阻断传播链,全面净化了由寄生虫造成的猪体感染和猪场污染。

2、驱虫时间集中,生产上可操作性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彻底净化母猪,减少了母子间的传播。

4、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好。

经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对河北、福建、海南、山东、河南等地多个猪场实施“三维一体”驱虫产生的效益统计分析,结果如下:仔猪初生重提高0.12kg;仔猪断奶重提高0.65kg;保育结束重提高1.82kg;全程猪料比下降0.21。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治疗皮肤病的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lctx/1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