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临床体现 > 慢性疲劳的传统食疗方案

慢性疲劳的传统食疗方案



编者按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使人们很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而另一方面,温饱后盼健康、盼长寿,“民生所求,唯有健康”,因此了解中医营养学并用于调养身体具有简便、安全、有效的效果。

今天就跟随何裕民教授追溯中医营养学的渊源,并学几个对付亚健康的食疗方~~

中医营养学的渊源

饥则求食、饱即弃余是动物的本能,人们利用饮食不仅仅是为了充饥裹腹,更重要的是用来保健身体。

在人类饮食的历史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寻求饮食的合理性,总在探索如何利用饮食有效地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防病治病,保持健康。从这个意义上看,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饮食保健活动。

◎源自生存需求的饮食保健

人类饮食保健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初只是依经验探索实践,尚没有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指导。“神农尝百草”客观反映了中国古代人类早期的饮食保健探索过程。

《史记·补三皇本记》云:“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这说明药物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尝”(即饮食活动)的过程中发现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古人在医药发明之前就知道利用饮食的宜忌来避免疾病,保持健康,所谓“知所避就”。

人类早期的医药活动也包括饮食保健活动。人类结束茹毛饮血、生吞活嚼的原始饮食生活,从生食过渡到熟食是饮食保健的一大飞跃。谯周《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

近水则食鱼鳖螺脯,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胃肠。于是圣人造作钻燧出火,教民熟食,民人大悦,号曰燧人”。就揭示了这一史实。至于之所以“民人大悦”,是因为熟食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的营养与健康。

◎食为药之源,饮食催生医药保健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食物资源的丰富,饮食保健的作用逐渐被发现,乃至把某些养生治病和毒副作用比较强的食物从人类食物群中分列出来,成为专门防治疾病用的药物,这既是饮食保健的萌芽,也是药物的起源过程。故素有“药食同源“之说。

《吕氏春秋·本味》中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之记载。姜桂既是烹调中的调味品,又是发汗解表的常用药物。更早期的《山海经》中,即记载了桂、杞(枸杞)、辛(细辛)、椒、芍药、门冬、术、薯芋(山药)等药食两用之品或厨房调味之剂。而这些,也正是今天临床常用的中药之剂。

不少史书中都记载了中商之时精于烹饪的大臣伊尹,“以亚圣之才,以为汤液”,开创了亦食亦药的先河。而这一传统,至今仍在岭南等地的“煲汤”中很好地保存着。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治疗经验的积累与饮食烹饪的经验密切相关。饮食营养,也催生了医疗保健。

慢性疲劳的饮食调养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指一组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持续时间至少半年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

慢性疲劳是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常可伴有低热、头痛等多种神经精神症状、各种流感样症状,好发于20~50岁年龄组,绝大多数为30~40岁的中青年人。一般认为,它主要是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脑力、体力极度透支,且身体得不到及时调整所致。

慢性疲劳的发生与工作或学习的速度、强度及持续时间、心理因素、工作能力、劳动技巧、学习方法、营养饮食情况、体质、健康状况及年龄等综合因素有关系。

◎饮食康复要点

1、常吃弱碱性食品,保持机体活力

一般来说,富含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糖、酒、米、面、肉、蛋、鱼等食物,由于在体内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者结合就会形成酸性的代谢产物,所以,这类食物属酸性。

而水果、蔬菜以及豆制品、乳制品、菌类和海藻类等食物,含有较多的金属元素,代谢后会产生碱性氧化物,因此,这些食物属于碱性。研究提示,每天摄入食物的酸碱比例应该为2:8为宜。

2、增加维生素,疲劳易解除

维生素是作为一些辅助成分参与人体代谢,但这些成分都是代谢必不可少的,它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3、少食多餐,能量补充不断

许多营养专家建议:将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五餐或三餐加上零食补充能量,每餐只能七分饱,这样既有利于能量不断输入脑细胞和肌细胞,又不致使大脑缺血,可保持头脑清醒,提高思维力和记忆力,还可以控制体重,预防肥胖症。

4、健康生活从早餐开始

营养学家认为,科学的早餐原则应是低脂低糖为主,选择猪瘦肉、禽肉、蔬菜、水果或果汁,低脂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再补以谷物、面食为好。

5、常吃药膳,提神解乏,疲惫不见

药膳既有营养价值,又能防治疾病、强身健体,还有益智健脑,提神解乏的功效。

◎传统食疗方案

1、砂锅人参鸡

嫩母鸡一只(约重克)、人参3克、奶汤克、猪油75克、精盐、料酒、味精各适量,葱段20克、姜块10克。

将人参用清水洗净,切成精致薄片。将母鸡去净内脏,剁去鸡爪,放入开水锅中汆透,捞出,控去水分。锅中放入猪油烧热,投入葱姜(拍松)煸出香味,烹入料酒,加入奶汤、精盐、味精。汤开翻几次,捡出葱姜,倒入砂锅内。再把母鸡及人参放入锅内,用小火炖至肉烂,撇去浮油。食鸡肉,喝汤。

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血生津;适合体力性疲劳和亚健康的慢性疲劳。

2、参杞烧肚片

党参、枸杞子各10克,熟猪肚克,鸡蛋1只,豆油,姜丝,葱末,料酒,淀粉,精盐,香油各适量。

将党参煎取浓汁;猪肚切片,放入锅内,打入鸡蛋,加淀粉、料酒、精盐拌匀上浆,备用。炒锅上火,加油烧热,下肚片炸黄后取出,备用。另取一锅置于火上,加清汤适量,煮沸后下肚片、枸杞子、党参汁,翻炒均匀后撒入姜丝、葱末,加入精盐、味精、香油即可。可佐餐食用。

补中益气,滋阴养血健脾胃,消食积。适合于体力性疲劳和亚健康的脑力疲劳。

3、清蒸虫草鸽

鸽子两只(约重克),冬虫夏草3克,水发香菇15克,笋片15克,火腿片10克,味精,精盐各适量,料酒50克,清汤克。

冬虫夏草用清水洗净备用,鸽子剖腹,取出内脏,洗净,下开水锅汆一汆后取出,洗净,将汆过的鸽腹向上,放入汤碗内,加入料酒,味精、精盐、清汤、虫草、香菇、笋片、火腿片铺在鸽面上,随时上屉蒸二小时左右,待鸽酥烂后取出即成。可分两日服食。

补肝肾,益精血,滋肺阴;适用于体力性疲劳和亚健康的疲劳。

4、五味子蒸鸽蛋

五味子、龙眼肉、枸杞子各15克,鸽蛋2只,白糖适量。

先将鸽蛋煮熟去壳,与五味子、龙眼肉、枸杞子共置碗内,上笼蒸15-20分钟,加糖调食。每日1剂。

补心肾、益气血、解疲乏;适合脑力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

5、柏子仁枣仁桂圆粥

柏子仁15克,酸枣仁15克,桂圆肉15克,粳米克。

将柏子仁、酸枣仁、桂圆肉用清水浸洗,粳米浸洗;将水烧热,放入粳米及其他配料,煮成稀粥。可随量服食。

益智宁神,养心气,润肾燥;适用脑力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

6、大蒜肉桂炒鸡肝

肉桂3克,大蒜克,鸡肝80克,黑木耳30克,料酒、精盐、味精、湿淀粉、姜末各适量。

肉桂烘干研粉,大蒜、鸡肝洗净切片,黑木耳浸泡洗净,起油锅,放入鸡肝、料酒、精盐、姜末等翻炒至将熟盛起;起油锅,放入大蒜、肉桂、黑木耳,加精盐,翻炒至将熟,到入鸡肝继续翻炒至熟,加味精、湿淀粉勾芡即成。佐餐食用,量随意。

补益肝肾,温经通络;有助于改善疲劳状态。

来源:何裕民的博客

欢迎







































郑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哪家白癜风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lctx/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