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临床体现 > 锦鲤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锦鲤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锦鲤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诊断鱼病是防治鱼病的首要步骤。只要确定鱼是患的哪种病,再进行治疗,方可对症下药。因此,能否正确诊断鱼病,是治疗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诊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鱼体检查
1、目检
对鱼体要进行检查的部位包括体表、鳃、内脏等三部分。
(1)体表:按顺序从头部、嘴、眼睛、鳃盖、鳞片、鳍条等仔细观察。有些病原体是肉眼看不出来的,可根据表现的症状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分析。一般病毒性鱼病是鳃盖、眼眶以及肌肉和肠道充血;细菌性鱼病常表现出病状为局部充血、发炎、肿胀、腐烂、竖鳞等症状;而寄生虫性鱼病常常表现出病状部位粘液过多、出血、有点状或块状的胞囊、溃烂等症状。在体表上的一些大型病原体(水霉、线虫、锚头鳋、鲺、钩介幼虫等)是很容易看到的。
(2)鳃:腮部的检查,重点是鳃丝。首先注意鳃盖是否胀开,鳃盖表皮有没有腐烂或透明现象,观察鳃片的颜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较多、鳃丝末端是否肿大和腐烂现象。如果是细菌性的烂鳃病,则鳃丝末端腐烂并带有污泥;如果是鳃霉病则鳃丝贫血,呈苍白色,略带血红色小点;如果是口丝虫、隐鞭虫、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和三代虫等寄生虫性疾病,则鳃片上有较多粘液;如果是中华鳋、狭腹鳋、以及粘孢子虫包囊等寄生虫,则常表现鳃丝肿大、鳃盖胀开等病状。
(3)内脏:以检查肠道为主,剪掉一侧的腹壁,观察有无腹水和肉眼可见的寄生虫,其次观察内脏外观是否正常,最后用剪刀从靠咽喉部位的前肠和靠肛门部位的后肠剪断,取出内脏,把肝、胆、鰾等器官逐个分开,把肠道分成前、中、后三段,去掉肠内食物和粪便,用剪刀剖开观察,在肠道中比较大的寄生虫如吸虫、绦虫、线虫等容易看到;细菌性肠炎,会表现出肠壁充血、发炎,球虫病和粘孢子虫病则肠壁上一般有成片或稀散的小白点。
2、镜检
镜检一般是根据目检时所确定下来的病变部位进行,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做全面检查。检查部位和顺序与目检相同。具体操作:从病灶部位取少量的组织或粘液置于载玻片上,若是体表组织、鳃组织或是体表粘液,用滴管加一滴清水,若是内脏组织,则滴加0.7%的生理盐水,稍用力压平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对每个病灶部位,至少取三个不同点观察。
二、现场调查
1、了解养殖环境
水体养殖史,新开池塘通常很少患细菌性、病毒性及寄生虫的鱼病,但容易发生弯体病,二养殖多年的则容易患细菌性、病毒性及寄生虫性疾病,了解鱼池往年的发病史,同时应了解水体周边是否有制麻、造纸、染料、农药等工厂的污染源等;
2、了解水质的变化
池塘中水质也是造成与发病的原因之一。因此,要调查池塘水质的变化,最好的发病鱼池的水进行水质化验(包括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余氯等)
3、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鱼发病,常与饲养管理不善有关,在调查了解时,应对清塘方法、喂食量、放养密度、规格品种、拉网和各种操作以及历年发病的情况等,做详细了解。
4、全面了解鱼池中病鱼的各种现象
鱼病的发生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鱼病,病鱼在外表与正常鱼区别不大,但是一经出现死亡,死亡率就会急剧上升,常在短期内出现死亡高峰。慢性型病鱼,病鱼体变黑,游动缓慢,死亡率缓慢上升。还有一种情况,病鱼外表变化不大,但鱼在水中躁动不安,上串下跳,有时急剧狂游,出现此情况一是因寄生虫侵害,一是水中含有毒物质。若是前者,鱼慢慢死亡,损失不大;若是后者,则往往突然大批死亡。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