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临床体现 > 银杏,别忘了她还是定喘名药
银杏,别忘了她还是定喘名药
立冬已过,小雪未至,暮秋的江南,枫叶已红,银杏飘黄,时起寒风,略带一丝冬意。见满眼金黄的银杏叶,想起银杏叶大都在用来提取银杏叶内酯治疗心血管病,而白果的药用价值已渐被人忽视,故有了重谈白果之传统药用的念想。
白果味道甘美、营养丰富、食药同源,有温肺益气、清热抗菌、舒张血脉、敛肺定喘、涩精止带、解毒杀虫之功,可治高血压、咳嗽发热、呼吸不畅等疾。而银杏叶味甘苦涩、益心通气,兼有活血化癖、通脉舒络之效。
《本草纲目》:银杏,宋初始著名,而修本草者不收。近时方药亦时用之。其气薄味厚,性涩而收,色白属金,故能入肺经,益肺气,定喘嗽,缩小便。生捣能浣油腻,则其去痰浊之功,可类推矣。其花夜开,人不得见,盖阴毒之物,故又能杀虫消毒。然食多则收令太过,令人气壅胪胀昏顿。熟热者,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嚼浆,涂鼻面手足,去皶疱黑斑皲皱。及疥癣疳匿阴虱。
白果是一味喘家要药,最为有名就是出自《摄生众妙方》卷六记载的定喘汤为治疗痰热内蕴,又复外感风寒所致的哮喘的名方,在《寿世保元》卷三名为千金定喘汤、在《李氏医鉴》卷五名为白果定喘汤、在《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名为千金汤《扶寿精方》名为定喘汤。
因为中医学对哮喘上是有分型比较详细,呼吸气出急促者,谓之喘急.若更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吼.气粗胸满不能布息而喘者,实邪也,而更痰稠便鞭者,热邪也.气乏息微不能续息而喘,虚邪也,若更痰饮清冷,寒邪也.治哮与治喘上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治疗哮病,理气化痰宜用半夏、陈皮配伍茯苓,半夏配伍天南星,沉香、胆南星配伍蛤壳;宣肺平喘时宜用,苦杏仁、麻黄配伍甘草,麻黄、石膏配伍甘草;降气平喘时则用白果、干姜配伍地龙,白果、款冬花配伍桑白皮等。这些组合多数是历代名方或其中的主要药物,如二陈汤、三拗汤、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
千金定喘汤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辨证属于痰热蕴肺的多种疾病,有确切疗效。其组成为白果(去壳,砸碎,炒黄)9g(21个)、麻黄9g、苏子6g、甘草3g、款冬花9g、杏仁(去皮、尖)6g、桑皮(蜜炙)9g、黄芩(微炒)6g、制半夏(如无,甘草煎汤,泡七次)9g,具有宣降肺气,清热化痰之功效。
千金定喘汤源自《圣济总录》卷五十外寒伤肺喘急的华盖散,华盖散是主治风寒哮喘的要发,即麻黄,杏仁,苏子,甘草,橘红,赤茯苓,桑皮也.根据本方减橘红茯苓,加黄芩,款冬花,半夏,白果,名千金定喘汤,治哮吼表寒之喘.。
新感风寒,无汗而喘,内无痰热者,或哮喘日久,气虚脉弱者,均不宜用。白果有小毒,不宜过服和久服。方中麻黄宜肺平喘,白果敛肺定喘,一开一收为君;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为臣;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润肺为使。合而用之,共成宜肺平喘,化痰泄热之功。
千金定喘汤与苏子降气汤均为降气平喘之剂,本方是用宣降之麻黄、白果配伍清热化痰之黄芩、桑白皮,具有宣肺散寒、降气平喘、清热化痰之功,主治素有痰热,外感风寒,肺失宣降之哮喘。而苏子降气汤是以苏子降气平喘为主,配以下气祛痰、温肾纳气之品,具有降气平喘,兼温肾纳气之功,主治上实下虚而以上实为主之咳喘。
千金定喘汤与小青龙汤均有宣肺解表、祛痰平喘之功,皆可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浊之哮喘。但小青龙汤是用麻黄、桂枝配干姜、半夏、细辛,一是解表散寒;二是温化寒饮,适宜于内有寒饮,且表寒较重之喘咳;而本方是麻黄、白果与黄芩、桑白皮配伍,一以宣肺降逆兼解表,一以清泄肺热而平喘咳,用于治疗外感风寒,痰热内蕴之喘咳。
在后世应用白果有更大的扩展,讲究白果配伍而治疗各种喘症的。白果药性涩而收,能敛肺定喘,兼化痰之功。白果与五味子,二药均能敛肺以治咳喘,固下而涩精但白果既可敛肺定喘,对肺热痰多之喘嗽用之效好,又能收敛止带,对湿盛之带下白浊效佳,而五味子性味偏温,上可敛肺止咳,下能固涩而滋肾水,对治肺虚久咳、肺寒痰多之咳喘用之效好,对疗肾虚之遗精、尿频及五更泄泻用之效佳。故为治喘咳所常用配五味子、胡桃肉,以补肾纳气、敛肺平喘。
治疗肺肾两虚之虚喘,白果配麻黄,白果气薄味厚,性涩而收,能敛肺定喘,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具有宣肺平喘之功,二者一宣一敛,二药同用,相辅相成,一宣一敛,使肺气宣肃有节,相互制约,使宣而无耗散肺气之弊,敛而不致有肺气奎塞之虞,有较强的平喘作用。
治阴虚火旺、夜间咳嗽或肺虚久咳、动则气促、肺气不敛者白果配诃子,诃子收敛肺气,若泄降火;白果敛肺止咳而定痰喘两药配伍,敛肺下气力强。
治咳嗽失声∶白果仁四两,白茯苓、桑白皮二两,乌豆半升(炒),蜜半斤。煮熟晒干为末,以乳汁半碗拌湿,九蒸九晒,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神效。(余居士方)
治哮喘痰嗽,配麻黄、黄芩,效好。治外感风寒而内有蕴热而喘,配天门冬、麦门冬、款冬花以润肺止咳,治肺热燥咳,喘咳无痰者,配地龙、黄芩,治慢性气管炎冒肺热型者。治停饮不得卧之喘时,则用葶苈大枣汤,。
白果,不仅仅是润肺定喘,在临床实践中,白果是治疗肺结核的理想药物。用白果仁12g、白毛夏枯草30g,二药共煎汤服用、能起到温肺益气的作用,治疗肺结核,若将完整之白果在生菜油中浸约百天以上,即为油浸白果,每次服一枚,每日三次,治疗肺结核有较好的疗效。
另还有涩精缩小便止带浊作用,治疗尿频、遗精、白带等病症,白果收涩而固下焦,配胡椒、山药、莲子、乌骨鸡,对脾肾亏虚带下清稀者尤为适宜配黄柏、芡实、车前子,以清湿浊止带,治属湿热带下、色黄腥臭效好配熟地黄、山茱英、覆盆子以补肾固涩,治小便频数、遗尿效佳。
历代医籍记载:
小便频数∶白果十四枚,七生七煨,食之,取效,止。
小便白浊∶生白果仁十枚,擂水饮,日一服,取效,止。
赤白带下,下元虚惫∶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胡椒一钱,为末。乌骨鸡一只,如常治净,装末入腹煮熟,空心食之。遗精白浊下元虚惫者∶用前方食之良
肠风下血∶银杏煨熟,出火气,食之,米饮下。
肠风脏毒∶银杏四十九枚,去壳生研,入百药煎末和丸弹子大。每服二、三丸,空心细嚼,米饮送下。(戴原礼《证治要诀》)
因白果有小毒,外敷可杀虫疗疥疮等。将白果去壳取仁、捣烂成糊,每晚睡前糊肛门上,连用一周,可治蛲虫病,且无副作用。
历代医籍记载:
牙齿虫∶生银杏,每食后嚼一、二个,良。(《永类钤方》)
手足皴裂∶生白果嚼烂,夜夜涂之。
鼻面酒∶银杏、酒浮糟,同嚼烂,夜涂旦洗。(《医林集要》)
头面癣疮∶生白果仁切断,频擦取效。(邵氏《经验方》)
下部疳疮,生白果杵,涂之。(赵原阳)
阴虱作痒∶阴毛际肉中生虫如虱,或红或白,痒不可忍者。白果仁,嚼细频擦之,取效,止。
狗咬成疮∶白果仁,嚼细涂之。
乳痈溃烂∶银杏半斤,以四两研酒服之,以四两研敷之。(《救急易方》)
水疔暗疔∶水疔色黄,麻木不痛;暗疔疮凸色红,使人昏狂。并先刺四畔,后用银杏去壳,年久者捣罨之。
白果是老年人的健康良友,取白果二枚,去壳捣烂、用滚开水冲,空腹服,用治头眩、目晕,对老年患者疗效最佳。据《良朋汇集》记载,头眩晕倒的重症患者五付即安.
古代对白果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有人认为其药理作用与其所含“白果素”、“组氨酸”与“类麻黄素”有关。体外试验还证明有抗菌特别是有抑制结核杆菌及皮肤真菌的作用。
白果之中毒量一般由20~枚,亦有少至7枚致死者。中毒反应出现在食后1-16小时。中毒轻重与年龄(年龄小者中毒重)、食量及体质强弱有关。中毒症状比较突出的是高热、头晕、呕吐、腹泻、抽临、昏迷。其次为腹痛、腹胀、呼吸困难、发绀、瞳孔缩小、白细胞增多、划足底征(巴彬斯基征)阳性等。其他个别报告幻听,肺水肿,末梢神经功能障碍,如触痛觉消失,两下肢轻瘫或完全性弛缓性瘫痪,膝腱反射也减弱,以及黑艨状态、球后视神经炎、中毒性弱视等。
白果中有何毒性物质仍不清楚:有人分离出一种白果中性素”结晶,可使小白鼠产生中毒症状,但不能重复。也有人用白果灰使动物产生中毒现象,并认为与电解质平衡紊乱有关。白果中无特殊解毒剂,可采用对症及支持疗法,对于有末梢神经功能障碍的病例,可试用维生素B1"维生素12。
冬季已将来临,哮喘患者,别忘了银杏还是定喘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