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临床体现 > 猫的寄生虫
猫的寄生虫
猫咪体内外寄生虫有多种,较普遍的有1.蛔虫(猫的蛔虫专名叫Toxocara犬蛔虫),2.绦虫,3.钩虫,4.弓形体原虫,5.虱子,6.跳蚤,7.蜱虫,8.疥螨,9.耳螨。猫咪的驱虫的重要性(口服驱虫药或体内外同时的滴注驱虫药)幼猫最好一个月一次驱虫,成年后最好两到三个月一次驱虫
1.蛔虫。猫咪患上,毛色变差,体重减轻,肚涨大,严重的会呕吐出成虫。传染途径是猫从地上或皮毛舐了虫卵,(幼猫可从母乳吃到),在胃内孵化成幼虫,幼虫穿过胃壁到肝,经血液到了肺,再爬上气管咽喉,猫再吞回肠内。在肠内幼虫长成10公分长成虫,大量产旦,卵经粪便排出,可停留地上多个月,再由猫舐回。验猫粪便就能知道有无蛔虫。2.绦虫。传染途径是猫吃了带条虫幼虫的老鼠,成虫在猫肠内吸血,长可达1m,分多节,短节常随粪便排出,形如棕色米粒。验猫粪便就能知道有无条虫卵。3.钩虫。传染途径是幼虫在泥土中孵化,经猫皮肤进入体内,常引致皮炎。虫在肠内吸血。患病徵状是毛色变差,体重减轻,拉稀。6.跳蚤。被叮咬后的皮肤发红发肿,引起过敏性皮炎,严重时会出现贫血,脱毛,皮肤化脓等症状。
7.蜱虫。通过吸食血液生存,吸食血液的过程将自身的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给动物。
8.疥螨、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的皮肤表皮角质层,感染后会看见红斑结节,还可见到水疱或脓包。
9.耳螨。常见的外耳道寄生虫,少数情况也会出现在头部,颈部和尾部,感染耳螨的皮肤会有瘙痒和局部过敏反应,耳道内会有黑色分泌物,严重会出现血肿,中耳炎,内耳炎或听力下降
在幼猫成长时预防性驱虫是必要的,找兽医给药或自找成药驱虫都可以,最要小心按份量不能多给,以免毒死猫咪。还有较少见寄生虫如心丝虫,鞭虫,线虫。猫咪若患上寄生虫,身体状态必然不同,平常都能观察到,应及早找医生。猫的寄生虫理论上都能传染人类,但若避免接触粪便和接触粪便后洗手,人染上机会很少。若猫从小就社虫,不吃生肉,不往外走动,染到寄生虫机会也极少。
白癜风如何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