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临床体现 > 水产系列微讲堂第七期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水产系列微讲堂第七期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点击下方绿色“小喇叭”即可听课

发病原因:

主要由鱼害粘球菌、黄杆菌、产气杆菌等和寄生虫、真菌混合感染。

1、养殖密度大,水质恶化严重,忽视调水和预防消毒。

2、投料机太少或分布不合理,使鱼群集中在相对狭小的区域内活动,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

3、养殖模式不佳,猪粪、鸭粪、鸡粪、鸽粪等有机肥不经消毒发酵直接下塘或大量下塘,导致水质急剧恶化,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

4、投料太急或饲料霉变导致鱼群发生肝胆病变,造成鱼体质下降,细菌感染所致。

5、寄生虫大量繁殖。(如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三代虫、隐鞭虫等)。

6、真菌在鱼体鳃部繁殖,形成鳃霉。

7、增氧机离投料区太远,投料区域长期处于局部缺氧状态。

8、越冬鱼种开春以后没有及时进行保健复壮工作。

症状及流行时间:

该病一般流行语4-9月高温季节,常和肠炎、赤皮、出血等病并发;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烂鳃发病周期短,由起始的炎性水肿到鳃组织坏死导致死亡,它的病情发展迅速,日死亡量大;慢性烂鳃主要以鳃组织增生为主,死亡量比急性烂鳃要小,但持续时间长,很多时候用药效果不明显,复发周期短,为5-6月份草鱼鱼种养殖最大杀手。

症状:

1、初发时呈现零星死亡,病鱼头部发黑,离群缓慢独游,慢慢全身变黑,直至死亡;中后期可导致大量死亡。

2、体表检查:

病鱼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发黑,体表粘液减少,有粗糙感,部分鱼鳞易脱落,肛门红肿,部分尾鳍或背鳍末端变色发白。

3、鳃部检查:

病鱼鳃盖闭合,用剪刀剪去鳃盖,见鳃部大量淤血,粘液增多,鳃丝严重充血,呈现黑红色,末端有淤泥附着,严重时可见鳃盖被腐蚀透明,呈现开天窗。镜检可见车轮虫等寄生虫寄生,部分病鱼看不到虫,但可以看到鳃丝有点状出血,有树枝状菌丝寄生。

剖检:

肝胆肿大变色,肠道充血,无食,部分有腹水。

防治方法:

此病经常和出血、赤皮、肠炎等病并发,极易误诊,如发现鱼塘死鱼主要以草鱼鱼种为主,有此病症状时应优先考虑治疗此病,有针对性的用药,可有效控制复发。

1、先停料3-4天,水质不好的塘口先使用“底得乐”+“底居乐”进行改底,部分水质理化指标严重超标的要考虑使用“水精灵”解毒。

2、改底后使用“络合铜”+“阿氟曼”、“伊克““克暴宁”任意一种,有大头、白鲢死亡时优先选“克暴宁”杀虫。

3、杀虫48小时后使用“复合碘”:或“安比杀”或“急症一泼停”全池消毒。真菌引起的优先使用“施其乐”+“急症一泼停”消毒。

4、消毒后第二天可以恢复喂料,饲料内添加“三黄散”g+“恩沙宁”g+“大蒜素”g+食盐g拌80-斤饲料(或0斤鱼体重)连续3-5天,一天两次;严重的可采取料台周边同时外泼“三黄散”g/亩+“恩沙宁”g/亩,连续3次。

5、一般喂药饵3天后病情都会得到有效控制,后续接着治疗的方案参考肝胆综合症内服方案。

6、后续水质使用“水动力”+“益利佳”或“EM菌粉”、“乳酸特优”进行定期调水。

用药后1-3天死亡量有增加为正常现象,不必恐慌。

点击以下链接可以收听更多微讲堂内容:

水产系列微讲堂第六期:养殖水体要不要消毒??

水产系列微讲堂第五期:早春青苔处理三部曲

水产系列微讲堂第四期:四大家鱼早春两虫一菌处理方案

水产系列微讲堂第三期:早春改底对鳃霉防控的重要性

水产系列微讲堂第二期:早春水肥不起来有哪些原因?如何处理?

水产系列微讲堂第一期:如何有效预防及治疗水霉病?

赞赏

长按







































皮肤病治疗医院哪家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lctx/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