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相关医院 > 飲食男女nbsp如味而已
飲食男女nbsp如味而已
小時候什麼都吃不上,結實的像鐵蛋蛋。現如今什麼都能吃上,卻薄弱的像一張紙。
小時候但凡沒吃過的什麼都想吃,長大了離家了吃了很多沒吃過的,卻只想著媽媽做的飯。媽媽的飯各不同,但家的味道都一樣。
我們每天都在為吃糾結,從前糾結是沒有什麼可吃,是無可選擇的惶恐式糾結,現在糾結的是吃什麼,吃多少,何時吃,是不知如何選擇的糾結。事實是,老農民大蔥大蒜饅頭米飯生活了幾千年,西域野菜黃油生血牛肉依然健康。無知的矯情和無端的講究讓人莫衷一是。其實適合就好,適可就好,適度就好。
古言民以食為天,天是什麼?其實就是肚子。以前叫填飽肚子,現在叫養生。
肚子是什麼?世界上最發雜、最和諧的物理和化學反應的綜合生命補養工廠以及由此帶給神經的某類記憶和快感。但凡從嘴裡進去的一切東西,肚子都得接納和消解。像大海,什麼都能接受;像宇宙,無垠之廣,無盡之星,依然星漢燦爛。能不能說像宰相的肚子?一條船而已。
一個人一生到底能吃多少食物?唯恐這只能是一個概算概念,據說一個人一生至少可以吃掉4頭牛,15頭豬,21只羊,只雞,只雞蛋;多只蘋果。還有人統計,說大約在50噸到70噸左右。都只是個參考,只是形象化的比方。
這讓我想起了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一個失去味蕾的特級廚師父親每天用心給孩子們呈上滿桌子令人艷羨的美食,最終每一個人所考慮和宣佈的都是自己的終身大事,而一個個離開飯桌,離開那個家。家不僅僅是飲食中的美食,而所謂的飲食男女不僅僅只是飲食範疇內的男女。但隱匿著自己的情感,顧忌著兒女的感受,保全著一個家的概念,讓特級廚師本人也最終坦言自己的內心世界。生活的風波加上時間的淘洗,當最終重新回到那個曾經的家,飲食男女又只是飲食男女,只是對於餐桌上的美食的理解、對家的理解、對父親的理解、對人間世的理解發生了變化。正如男主角所言:“其實一家人,住在一個屋檐下,照樣可以各過各的日子,可是從心裏產生的那種顧忌,才是一個家之所以為家的意義。我這一輩子怎麽做,也不能像做菜一樣,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來才下鍋,當然,吃到嘴裏是酸甜苦辣,各嘗各的味。”
有時候,飲食是飲食,男女是男女;有時候,就是一回事。《禮記·禮運》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有時候,從原慾出發,飲食之事不僅僅是飲食,男女之事也不僅僅是男女。有時候,一句話,一個眼神,一顰一簇,一個身段,一本書,一首詩,一杯茶,一段歷史,等等,都是一種味道。而這樣的味道又衍生著眾生源源不斷的悲喜、風月、生命、誠偽、典故和異樣人生。
很多味道,只能用時間去體味,才深得其味。而諸多事物,只要加上時間這味料劑,都會讓你在無比豐富中痛著笑著,漸次悟解而深深惜惋。
但某些味道,某些人,終其一生亦難得其味。
有些味道,需要我們放棄,有些味道,需要我們畢生追尋。
有些味道,因其純而可真;有些味道,因其復合、層次豐富而可貴;有些味道,寡淡而無味,五味雜陳而不知其味。
思想的味道是什麼?靈魂的味道是什麼?人格的味道是什麼?人生的味道又是什麼?或許此時,無味就成了最美的味道,而味道就成了況味,正如曹雪芹所言:誰解其中味?
但願味可如詩沉醉,但願況味可以曠達。
飲食男女,如此而已,如味而已。
赞赏
人赞赏
沈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