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相关医院 > 民国长沙市指南中的阴历节日

民国长沙市指南中的阴历节日



民国《长沙市指南》中的阴历节日

本文摘自《长沙旧志选刊-民国长沙市指南》湖南人民出版社年出版,原版为年邹欠白编著

(一)元旦正月初一日黎明,少长整衣冠,以次持香出门,向吉方行礼谓之“出行天”。旋焚香拜祖暨家神毕,复向空拜之,为敬天地神明,即先内而后外祀之意。然后少长以次拜贺,谓之“拜年”。是日家具盘飨,聚饮相庆,堂壁间多用红笺书吉庆语,以为吉兆,亲友来贺者必随往答之。当出行时,占风起方向,北主丰,南主歉;观天色,明多畅,暗多雨。(二)元宵是日亦名“灯节”,家家多燃灯烛,谚云“三十晚上的火,元宵的灯”。放花鞭,儿童持灯彩相戏,谓之“闹元宵”。捣糯米和糖果为丸,谓之“元宵团”。煮熟分大小食之,以为压景。祖先坟墓近者,必送灯,农民于田园燃火,谓之“田禾亮”。豚栅鸡栖,皆置灯烛,城乡自六日至十五日,恒聚数十人,玩耍龙灯及种种戏剧,锣鼓跟随,接户送帖,谓之“贺上元”。至必鞭迎之,以助其兴,耍之工者,必备糖果银钱为赠(三)上巳三月三为上巳辰,红男绿女,游观野外,谓之“踏青”。家家用地菜子煮鸡蛋食之,俗语云:“三月三,地菜子做药丹”,不知始于何时,是何取义。(四)清明清明日多治酒肴祭奠祖墓,标红绿纸钱于墓上,并刈墓草而修之,谓之“扫墓”。(五)端阳五月五日曰“端阳节”,又称“蒲节”,家家门首,悬插蒲艾藤葛,并备雄黄和酒饮之,或涂“王”字于小儿额上,谓可避邪。亲友馈送角黍,必为盘飨款之。凡近河流之处,多造龙舟竞渡,盖吊屈原之意也。(六)天贶节六月六日,士人多曝书画,妇女则晒衣服,谓不生虫蚁,又多沐发,谓不垢不腻。(七)七巧节七月七日,古称“七巧节”,俗传牛郎织女渡河,妇女多陈瓜果于庭,对月光穿七孔针以乞巧。(八)中元七月初十至十五日,名曰“中元”,居民以初熟之瓜果,及新获之米饭,迎其先灵于庭,朝夕致祀,谓之“荐新”。又剪纸衣,凿楮钱焚之,名曰“荐包”。城市村落繁盛之区,多集资为坛,延僧道诵经,以施孤魂野鬼,谓之“盂兰会”。(九)中秋八月十五日,名“中秋节”,居民率以菱藕月饼以相馈送,入夜则设酒果月饼祀月,谓之“赏月”。礼毕,聚家人取饼藕分食之。(十)重阳九月九日,名“重阳节”,又称“重九”,是日居民不分男女大小,或登天心阁,或赴岳麓山望,或以茱萸泛酒,或以茱萸插头,效桓景避灾故事。(十一)十朝十月十日,俗称“十朝”,族姓之大者,多备酒肴于支祠,祀其支祖,谓之“朝祭”。亦有标红绿纸钱于先人墓上,如清明节之扫墓者。(十二)冬至是日,各族姓合祀始祖于宗祠,群昭群穆咸在,为礼极隆,谓之“冬至酒”。(十三)小年腊月二十四日,谓之“小年节”,是日家人休息小宴,谓之“过小年”,俗传此日灶神上天,呈奏善恶,故民设酒果以祀之。(十四)除夕是日家人团聚饮,请之吃“团年酒”。夜间焚香烛,鸣鞭爆,拜祖先及家神,谓之“辞年”。仍祀灶神,俗称此灶神由天下降,全家围炉团聚,坐以达日,谓之“守岁”。

推荐阅读

1、三湘惊雷震九州——长沙和平起义纪实

2、吉祥巷片区条条街巷有故事

3、他对清朝有再造之恩,官至极品!墓址选地却一波三折

4、临湘市聂市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著名茶乡

5、说不尽的北山之山

6、千年古镇福临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xgyy/14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