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相关医院 > 必做试题寄生虫检验lt一gt

必做试题寄生虫检验lt一gt



年终总结报告

01

人体寄生虫包括哪三大类

A.线虫、吸虫、绦虫

B.线虫、原虫、绦虫

C.原虫、蠕虫、节肢动物

D.原虫、线虫、节肢动物

E.蠕虫、吸虫、节肢动物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C

解析:人体寄生虫学的内容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三部分。医学蠕虫又分为线虫、吸虫和绦虫三部分。

02

机会致病寄生虫是

A.偶然感染的寄生虫

B.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

C.暂时寄生的寄生虫

D.免疫功能正常时致病的寄生虫

E.随机感染的寄生虫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此类寄生虫称机会性致病寄生虫。

03

寄生虫对宿主造成化学性损害的是

A.华支睾吸虫引起的阻塞性黄疽

B.胆道蛔虫症

C.脑囊虫病引起的癫痫

D.黑热病引起的脾肿大

E.疟原虫红内期成熟裂殖体对红细胞的破坏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A

解析:寄生虫的排泄、分泌物,虫体、虫卵死亡的崩解物等可能引起的组织损害属于化学性损害。如寄生于胆管系统的华支睾吸虫,其分泌物、代谢产物可引起胆管上皮增生,由于胆管壁增厚,管腔相对狭窄和虫体堵塞胆管,可出现胆管炎、胆囊炎或阻塞性黄疽。其余选项均属于机械性损害。

04

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为

A.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预防感染,保护易感人群

B.预防接种

C.抓住改善不良饮食习惯这一环节

D.宣传注意个人卫生就可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

E.所有寄生虫感染者的粪便均需无害化处理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A

解析:寄生虫病防治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05

可能导致严重贫血的寄生虫是

A.似蚓蛔线虫

B.蠕形住肠线虫

C.旋毛形线虫

D.丝虫

E.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E

解析:十二指肠钓虫以其钩齿及口囊咬附肠壁,摄取血液,其吸血特点是边吸血边排血且不断更换吸血部位,为防止血液凝固,其头腺不断分泌抗凝物质,导致新、旧伤口均不断渗血,从而使患者长期慢性失血,最终出现贫血症状。

06

对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进行粪检时,应做到

A.取任意部分检查

B.取豁液、脓血部分检查

C.取任意部分检查应及时送检并注意保温

D.取黏液、脓血部分检查应及时送检并注意保温

E.取黏液、脓血部分检查注意送、检均需保温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D

解析:一般在稀便或带有脓血的便中滋养体多见,滋养体在外界抵杭力很弱,离体后会迅速死亡,故检查时粪便应新鲜并快速检测,温度较低时要注意保温,收集粪便及抽取物的容器应清洁,无化学药品及尿液污染。

07

断黑热病最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是

A.骨髓穿刺

B.淋巴结穿刺

C.动物接种法

D.十二指肠引流

E.脾穿刺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A

解析:以骨髓穿刺涂片法最为常用,又以骼骨穿刺简便安全,检出率为80%~90%。淋巴结穿刺多选肿大的淋巴结,检出率约在46%~87%。脾脏穿刺检出率较高,达90.6%~99.3%,但不安全,一般少用或不用。

08

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简单,其感染阶段与致病阶段是

A.滋养体

B.包囊和滋养体

C.成熟包囊

D.前鞭毛体

E.无鞭毛体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A

解析: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仅有滋养体阶段而无包囊阶段,滋养体既是繁殖阶段,也是感染和致病阶段。

09

患者男性,15岁,河北省某县农民。年9月中旬自感头痛、发热、乏力,服用APC等药无效,已持续2周。体温39.20C,门诊以“发热待查”收人住院。体检:血压90/60mmHg,脉率次/分,贫血面容,牙龈少许出血,两肺有轻度锣音,心脏(一),肝肋下2cm,脾肋下8cm,质软,腋下及腹股沟处可触及蚕豆大小淋巴结,无压痛,化验:RBC2.2x/L,WBC2.0X/L,血小板5.0X/L,Hb40,A/G=0.58。病原学检查:检出杜氏利什曼原虫。诊断:内脏利什曼病。-该病的确诊依据是

A.骨髓穿刺涂片查到前鞭毛体

B.骨髓穿刺涂片查到无鞭毛体

C.脾脏穿刺涂片查到前鞭毛体

D.脾脏穿刺涂片查到前鞭毛体与无鞭毛体

E.穿刺物培养检出无鞭毛体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骨髓穿刺最为常用,因此骨髓穿刺涂片查到无鞭毛体即可确诊。

10

寄生虫感染宿主后,刺激宿主所产生的带虫免疫

A.不能清除寄生虫,对再感染也无免疫力

B.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除,但对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C.能将寄生虫完全清除,但对再感染无免疫力3.89%

D.能将寄生虫完全清除,对再感染亦有完全的免疫力

E.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除,但对再感染有完全的免疫力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寄生虫感染宿主后,刺激宿主能产生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两种非消除免疫类型。带虫免疫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除,但对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带虫免疫是疟原虫感染宿主后,常见的一种免疫类型。

11

旋毛虫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

A.粪便自然沉淀法

B.饱和盐水浮聚法

C.免疫学诊断

D.血液检查找幼虫

E.肌肉组织活检找幼虫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E

解析:旋毛虫寄生于宿主肌肉组织内,因此病原诊断是通过活检找到幼虫作为确认依据。

12

某人接触疫水两周后,在临床上被疑为血吸虫感染,可用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

A.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

B.粪便沉淀法查虫卵

C.毛蚴孵化法

D.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

E.先用免疫学诊断方法进行筛选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E

解析:因为在血吸虫感染的早期,虫体没有发育成熟,粪便中是检查不到虫卵,因此只能先用免疫学诊断方法进行筛选。

13

在患者痰液中常可查到的寄生虫虫卵是

A.卡氏肺孢子虫

B.卫氏并殖吸虫

C.斯氏狸殖吸虫

D.血吸虫

E.蛔虫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出现于患者肺泡灌洗液和支气管活检物中;血吸虫卵和蛔虫卵出现于患者粪便中;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出现于患者皮下或内脏组织中

14

寄生虫的成虫期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

A.保虫宿主

B.中间宿主

C.终宿主

D.转续宿主

E.传播媒介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C

解析:寄生虫的成虫期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终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中间宿主。

15

需在夜间取材进行病原学检查的寄生虫是

A.蛲虫

B.肝吸虫

C.鞭虫

D.丝虫

E.杜氏利什曼原虫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D

解析:因为丝虫微丝蚴在人体外周血中具有夜现周期性的特点,白天出现于肺毛细血管,晚上出现于外周血毛细血管中。

16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主要防治原则是

A.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

B.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

C.不生食和半生食蛇、蛙肉

D.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蜊蛄

E.不生食或半生食水生植物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D

解析: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可预防感染旋毛虫病;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可预防感染肝吸虫病;不生食和半生食蛇、蛙肉可预防感染曼氏迭宫缘虫病;不生食或半生食水生植物可预防感染姜片虫病

17

既可以作为终宿主,又可作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是

A.曼氏迭宫绦虫

B.牛带绦虫

C.肝片形吸虫

D.卫氏并殖吸虫

E.肝吸虫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A

解析:曼氏谜宫绦虫裂头蚴感染人体后,既可以感染裂头蚴病,亦可以感染受氏迭宫绦虫病。

18

人体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患者

B.病畜

C.隐性感染者

D.急性弓形虫病患者

E.艾滋病患者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受染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以猫和猫科动物更为重要。人类只有通过垂直传播即通过胎盘才具有意义。

19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

A.蚊

B.蝇

C.蚤

D.螨

E.白蛉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D

解析: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为汉坦病毒,传染源为鼠类,由革螨在鼠与人之间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休克和肾脏受损等。本病毒亦可经卵传递给下一代。

20

鼠疫的传播媒介是

A.蚊

B.蝇

C.蚤

D.螨

E.白蛉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C

解析:鼠疫是由鼠疫杆菌(Yersiniapestis)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流行于啮齿动物。在我国其自然宿主是早獭和黄鼠,亦可传染人。当蚤吸入病鼠血后,鼠疫杄菌则因蚤前胃的特殊构造而滞留于前胃棘内,并迅速增殖形成菌栓使消化道阻塞。当再次刺吸新宿主时,血液不能通过胃而携带杆菌回流到新宿主体内,使其感染。受染蚤因饥饿而频繁吸血,使更多宿主感染,而造成鼠疫流行。

21

疟疾的传播媒介是

A.蚊

B.蝇

C.蚤

D.螨

E.白蛉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A

解析:中华按蚊分布广泛,为全国常见蚊种,是疟疾和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22

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A.蚊

B.蝇

C.蚤

D.螨

E.白蛉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E

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中华白是我国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新疆以中华白长管亚种为主要传播媒介;硕大白蚣吴氏亚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可传播黑热病。

|临床医学检验资料与您共享

|专注临床医学检验职称考试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xgyy/1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