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相关医院 > 玉米顶部叶片卷曲弯曲这是咋的了

玉米顶部叶片卷曲弯曲这是咋的了



6—7月份在玉米拔节至抽雄前,经常可以看到玉米上部叶片卷曲的现象,有的呈牛尾状、有的叶片呈葱心状或鞭状直立,一般发生株率在10—30%,严重的达到40—50%,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不同玉米卷叶地调查,总结出引起玉米卷叶常见的几种原因:

这一方面与除草剂使用较晚有关,另一方面主要与气候有关,如连阴雨天,温度下降或突然高温,都会改变一些敏感品种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心叶生长缓慢,而以生成的叶片正常生长,最终出现这种状况。

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办呢?一般来讲,一周到半个月会自然恢复生长,卷曲的叶片会自然展开。

展开后心叶发黄,2-3天后叶片恢复绿色,不影响开花授粉,不影响产量。但也有个别植株心叶纽死,不能自然展开,这时就要人工帮助其展开,一般也不影响开花授粉和最终产量。

叶片卷曲呈园筒状

主要是受气候因素影响,出苗后约5至6片叶时因昼夜温差较大,叶片分化过程受低温影响,片叶抽出后呈圆筒状。这种卷曲到后期可以自动展开,对后期生长、产量没有影响。

预防:随着夜间气温上升稳定,墒情不足的田块采取灌水,可逐步恢复正常生长。对于长势弱的田块也可喷施叶面肥以促进生长。

叶片直立如牛尾

主要原因是发生除草剂药害,喷药时药剂稀释不匀或喷雾不均匀,或重复喷雾,或走动快慢不匀或车载喷雾时地头调头处喷洒较多。如2,4-D药害症状为叶片卷曲呈葱状叶,茎脆易折,叶色浓绿,雄穗很难抽出,气生根畸形,严重时叶片枯黄,无雌穗;喷施乙草胺后,药害症状为玉米心叶变形扭曲成鞭状苗,茎节畸形、肿大。这种卷曲轻微时一般到后期也可自动展开,对产量不会造成多大影响,严重时会造成大的减产。现如今出现的卷叶现象大部分由除草剂过度使用或除草剂残留引发的。

预防:上部叶片呈直立鞭状的玉米植株,轻度的可逐步恢复生长。较重的要采取人工展开叶片,再喷施叶面肥。关键是在施用玉米除草剂时,要根据土质、品种、降水、温度、风速等具体情况,严格掌握施药时期、喷药时间和剂量,搅拌要均匀,若发生药害,应视具体情况,即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灌水、叶面喷水等。

心叶成捻状展不开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玉米蓟马危害后引起的症状,当用手展开叶片时会发现里面仍有玉米蓟马,该虫多在玉米心叶内或幼嫩部位活动为害,另外玉米蓟马以锉吸式口器穿刺、锉伤植物叶片,在叶片上呈现银灰色斑点,重者可造成玉米心叶成捻状展不开,或扭曲,使心叶难以长出,或生长点被破坏,分蘖丛生,形成多头玉米,甚至毁种重种。

预防:防蓟马 (1)用种包衣种子。锐胜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百瑞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也可用苯氧威+溴虫氰+唑虫酰胺,复配型产品,防治效果较好。(2)用10%吡虫啉可湿粉剂浸拌种,预防效果明显。

植株较矮叶片僵硬粗糙

这种情况是由于蚜虫等带毒昆虫咬食叶片后引起的病毒性病害,导致粗缩病。

预防:粗缩病的玉米植株如发生较早一般不能正常生长结实,最好提早拔除;如发生较晚虽然发育受阻但仍能结实,可以保留(一般减产30%~40%)。对于粗缩病主要是以防为主,要经常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对小麦和玉米要大力推广包衣种子,在小麦乳熟期即蚜虫迁移盛期,及时喷药防抬,将蚜虫消灭在迁飞之前,减少传毒媒介,并且在防治时要组织种植户集中连片进行消灭,否则效果不太明显。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田间表现症状较为复杂,玉米上部叶片卷曲只是众多症状的一个类型,一般在7月上中旬发生。有的表现为顶部叶片沿中脉一侧卷曲直立,雄穗畸形膨大扒开后可见白色薄膜内有黑粉,叶片出现黄白条纹。有的表现为卷曲较松散,雄穗可以抽出,但花器变形,叶片有黄色条纹,这种情况大部分没有产量。

预防:丝黑穗病 积极采取农事措施,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如适当增加密度,提高播种质量,及早拔除病苗,不用病株喂牛,以防粪肥带菌,收获后集中处理田间残枝败叶等。同时秋季进行深翻土地,冬季灌越冬水,减少病菌来源。加快抗病新品种的更换速度,实行大面积轮作倒茬制度。

来源:青年园艺、北方新农村整理发布

黑土地农资:--黑土地农资网上商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xgyy/14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