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相关医院 > 立春习俗及养生
立春习俗及养生
立春
今天
将迎来24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这是冬的结束,春的起始。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
大自然万物复苏。
春争日,一年大事不宜迟。
一年之计在于春!
你好,春天!
导读: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立春养生在一年当中非常重要。
盼望着,盼望着
立春到了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期间,气温开始上升,日照、降雨趋于增多。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
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
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
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习俗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
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游春
与礼法的祭祀相比,地方民间更多了热闹庆贺的气息。这一天的活动称为迎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报春送帖子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
一个人站在田间敲锣打鼓,唱着迎春的赞词,到每家去报春,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或迎春帖子。
在这红纸印的春牛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和人牵着牛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
迎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
鞭春牛
打牛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东郊,称为立牛,旁边放携带农具鞭牛的假人,为耕夫。
然后农民向其拜,击鼓打牛之后,人们把土牛的土块带回家牲圈,以促进牛的繁殖。
立春饮食
立春这天,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流行吃春卷。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
同时,立春也会吃萝卜,可以解春困。明《酌中志》:“立春之时,无贵贱嚼罗卜,曰‘咬春’。”
春盘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或拼成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
盘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饼、饵五种。
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立春养生
立春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冷暖不定,要当心“倒春寒”的侵扰,要想杀菌并防寒,在饮食上应多吃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冲”食物,预防伤寒感冒。
在作息时间上,人们也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早睡早起。
在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保持心境愉悦。
立春一过,
实际上城市里还没啥春天的迹象,
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
风好象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
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
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给感动了。
——李樯《立春》
立春养生注意护肝是首要
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因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和调节心情。
中医认为,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因此人们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良好的心态。
??
从节气上看,尽管立春是春天的开始,但还是非常寒冷。因此,应该结合地区和气候实际进行养生保健。
??
从往年的气候变化来看,立春后的一段时间里,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变化仍较大。此时人体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棉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谨慎,不可骤减。“春捂秋冻”是民间一条保健谚语,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损阳气,稍受风寒,易发宿疾。而这时候如果出汗,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
另外,立春养生还应当注意保健防病。由于立春后的气候特征是以风气为主令,而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在人体阳气初生时,温热毒邪也开始活跃,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如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另外,由于病变范围广,风邪善行数变,变化无定,上下窜扰,逆上可直达额顶,犯下可侵腰膝,加之“风胜则动”,凡见肢体运行异常,如抽搐、痉挛、颤抖、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往往责之于风邪致病。
??
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上,
首先要顺应气候的变化增减衣服;
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
三要注意休息和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此外,注意口鼻保健。在起居方面也要顺应自然,早睡早起,适当增加室外活动,使身体的冬藏状态开始适应春天的到来,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
立春养生原则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中国古代将立春到雨水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立春五日后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01早起早睡以养肝
??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02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
03不要过早减衣
??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
04每天梳头百下
??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
05少吃补品和盐
??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
06多吃韭菜香菜
??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因此立春应少吃酸性食物,宜多吃辛甘发散之品,如香菜、韭菜、洋葱、芥菜、萝卜、豆豉、筒篙、茵香、菠菜、黄花菜、威菜、大枣、百合、孽荞、桂圆、银耳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萝卜。《燕京岁时记》中云“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中医认为,萝卜生食辛甘而性凉,熟食味甘性平,有顺气、宽中、生津、解毒、消积滞、宽胸隔、化痰热、散癖血之功效。常食萝卜不但可解春困,而且可理气、祛痰、通气、止咳、解酒等。
07运动养生
立春时大气虽已转暖,但仍很寒冷。此时运动应选择踏青、散步、慢跑、打太极等强度不太大的方式,以微有汗出为度,避免运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否则易损耗阳气,对养生不利。踏青是立春时较为适宜的运动。因为此时多去户外游玩,能与大自然生发的春气相呼应,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放松了心情,有利于调养肝脏。
立春时还应经常按摩肝脏和脾胃,具体方法是:
①双手平举,单脚站立,轻轻踞起脚跟,保持3-5秒后放松脚跟,一只脚做5次,再换另一只脚,如此循环3-5min,感觉头脑清醒即可。
②双腿跨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向前方,维持身体的重心,让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掌心向内,举起右臂,尽量贴近耳后,指尖向上延伸。手臂带动身体向左侧卜压拉伸,细心感受右侧肋部的肌肉舒展。上下弹压15s后,换另一侧重复此动作。下压时不要勉强,有轻微紧绷感即可。
08情志养生
立春养生应以养肝为主,养肝切忌“怒”。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郁滞不畅而成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立春时应注意调养精神,保持乐观情绪,力戒暴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min,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以使肝气顺达,肝气正常生发
立春:春季对应肝,所以,这个时候要开始注意阴虚的人开始出现各种病症了,比如很多人口腔溃疡突然出现,这是阴虚虚火上炎,或者是虚阳浮越。这种阴虚的人,阴液不足,所以在春天会比较难过。叶天士所谓能冬不能夏是也,古代医生诊病很重视这个,他们会根据节气判断一个人的病情转归。此时肝气要生发,好比树木要生长,但是阴液不足,就是没有水了,那么树木就会出问题的。
尤其是老年人,需要事先预防,有此类征兆的,要服用些滋阴的方子
除了药物,介绍一个食疗的方子:生地九克、制何首乌九克、猪脊骨一节。这三种食料在一起熬汤,喝汤吃肉,尽量少放花椒等调料,只放一点盐即可,一周可以用两次。
适应的人群:阴虚者,一般以舌红、苔薄、脉细数为标准,这是阴虚的舌脉,如果同时总是口干、口渴、心烦、手脚心热(有的夏天热,冬天凉)更可以确定。
这个食疗汤大冷的天不要用,等天气温暖了,觉得自己的汗开始多了,就可以用了。
另外,不用长期吃,和做菜一样,想起来吃一两次就可以了。
这个生地主要滋养肾阴,制首乌滋养肝阴,两者肝肾同治,阴虚者,或者舌头变红或者担心药物会伤阴的,都可加入这两味药。
出自:罗大伦文章。
点击下面标题,查看详细内容!1、立春过后宜「发陈」,唤醒你的阳气
2、立春季宜疏肝理气,雨水养“脾土”,慎防湿气伤身!
3、,立春保健养生要注意些什么?
立春牢记四个“三”,阳气十足少生病!衣
“春捂”捂好这三处
常言道“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尤其是对老人,“春捂”很重要。春天阳气初升,乍暖还寒,穿衣要适当“捂”,避免感受风寒。
捂腿脚
防春寒
“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而双脚又距离心脏最远,护好脚很重要。
捂肚子
护肠胃
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腹部受凉,很容易出现腹痛、腹泻。
捂后背
护阳气
背为阳,背部适度温暖有利于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和患肺炎的机会。
注:春捂切不可过度,捂到“内有暖意”即可,穿太多稍稍一动“大汗淋漓”反倒伤身。
食
开春“尝鲜”三件套
吃春菜推荐三种“苗”
春季饮食上要注重养肝,食物中最具有升发之性的要属“苗”了!
豆芽:芽尖是营养最丰富的地方,特别是绿豆芽,它可是中医眼中的一味良药。像是春天里上火生了口腔溃疡,或是小便发黄、耳后有水流出、早起眼睛发蒙有眼屎,就要多吃绿豆芽解毒。当然,黄豆芽也是不错的选择!
荠菜:上海人很喜欢吃荠菜,荠菜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这一点是大多数蔬菜不具备的优点。另外,荠菜还可以清热解毒、降压明目,春天多吃点,能有效预防上火。
韭菜:初春食韭菜,能温中开胃,提高免疫力,另外,韭菜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肠道蠕动、防便秘。春天的韭菜最好吃,颜色翠绿,清香细嫩。
大厨教你做好吃的春饼注:配菜可以按自己喜好随意搭配,也可以试试加入上面说的三种“春芽”哦!
喝花茶辨体质配三味料
春天百花即将绽放,人体阳气的生发需要依赖肝气的疏泄作用,玫瑰养颜美容效果好,月季活血化瘀效果佳,且两者都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搭配着一起喝,面色就会好,香气也比较柔和。
玫瑰+月季+茶叶
而根据不同体质,配不同功效的茶叶:
?体质虚寒的人,不妨加点红茶:
?口干舌燥、内火大的人,可以试试加绿茶:
具体方法取玫瑰花1克,月季1克,红茶/绿茶3克。上述用料一同放入茶碗,加入沸水,加盖3~5分钟即成。
住
在家常练三个小动作
动作一伸懒腰
立春应适量多做舒展运动,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冬天气血循环缓慢,经常伸伸懒腰,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推陈纳新。
伸展时,全身肌肉用力收缩,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下来,尽量呼气。
专家教你做一招“灵龟缩颈”这招“灵龟缩颈”是伸懒腰的升级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跟着专家一起练~
动作二揉肺经
翘起你的大拇指,左右任意一条手皆可。从指尖到肩膀的这条就叫做手太阴肺经,它是连接我们肺脉的。
具体方法?竖起大拇指,手臂自然伸直,可微微弯曲;
?另一只手慢慢将肩窝捂热,再慢慢往下揉搓;
?至手掌大鱼际时,双手合十相互揉搓;
?搓热大鱼际之后,再向大拇指方向推顺畅;
?接着沿“大拇指、大鱼际、小臂、上臂、肩膀”方向往回走。
注:上述为一遍,反复揉搓3遍,能很好地提高我们呼吸系统的功能。
动作三敲肝胆经
到了春天,随着肝阳生发,肝气开始推动气血运行而滋养全身,但如果此时因肝阳生发太过,或肝气郁结而生成肝火,则容易损伤肝脏。经常敲击肝经、胆经可以助肝疏泄、清肝泻火。
动作要领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注:力度适中,可以两侧一起敲,两侧各敲50次左右即可。行
日常出门防三病
1防躁动初春气压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加上天气多变,也常常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快,所以立春时节,应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以到户外散步、放松身心。
2防哮喘立春时节,是哮喘病的高发时期。除了气候变化大,易诱发哮喘外,主要与花粉、尘螨等过敏源有关。因此个人,尤其是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此时应有意识地远离这些过敏源,谨防哮喘发作。
3防眩晕春天,有肝阳亢奋的人就容易出现头昏,甚至是眩晕。立春时节,如果出现头晕脑胀、天旋地转的情况,要注意反复测量自己的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降压。平时饮食要注意尽量清淡,而且不要抽烟喝酒。
提醒:疫情期间减少外出,出门做好防护工作。
了解更多医学、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