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相关医院 > 驱虫药的简单归纳

驱虫药的简单归纳



使君子《开宝本草》

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气微香,味微甜。以个大、仁饱满、色黄白者为佳。

去壳,取种仁生用或炒用。

甘,温。归脾、胃经。

杀虫消积。

1.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味甘气香而不苦,性温又入脾胃经,有良好的杀虫作用,为驱蛔要药,《本草正》称“专杀蛔虫”,尤宜于小儿蛔虫病。轻证单用本品炒香嚼服; 

2.小儿疳积:既能驱虫,又能健脾消疳。李时珍称“此物味甘气温,既能杀虫,又益脾胃,所以能敛虚热而止泻痢,为小儿诸病要药。”

使君子9~12g,捣碎入煎剂;使君子仁6~9g,多入丸散或单用,作1~2次分服。小儿每岁1~1.5粒,炒香嚼服,1日总量不超过20粒。

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若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忌饮浓茶。

苦楝皮《名医别录》

楝科植物川楝或楝的干燥树皮和根皮。

气微,味苦。以皮厚、无粗皮者为佳。

生用。

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

杀虫,疗癣。

1.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苦寒有毒,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可治多种肠道寄生虫病,为广谱驱虫中药。治蛔虫病,可单用水煎、煎膏或制成片剂、糖浆服用; 

2.疥癣瘙痒:《日华子本草》谓其“治游风热毒,风疹恶疮疥癞”。单用本品研末,用醋或猪脂调涂患处,可治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瘙痒。

煎服,3~6g。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患处。

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久服;孕妇慎用;肝肾功能不正常者禁用。

槟榔《名医别录》

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气微,味涩、微苦。以切面大理石花纹明显、无虫蛀者为佳。

切薄片,生用、炒黄或炒焦用。

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1.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对绦虫、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驱杀作用,并以泻下作用驱除虫体为其优点。用治绦虫证疗效最佳,可单用

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泻痢后重: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

3.水肿,脚气肿痛

4.疟疾

煎服,3~10g;驱绦虫、姜片虫30~60g。生用力佳,炒用力缓;焦槟榔功能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

脾虚便溏、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

南瓜子《现代实用中药学》

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种子。

气微香,味微甘。以饱满、色黄白者为佳。

研粉生用,以新鲜者良。

甘,平。归胃、大肠经。

杀虫。

1.绦虫病:甘平,杀虫而不伤正气,用治绦虫病,可单用新鲜南瓜子30~60g,研烂,加水、冰糖或蜂蜜调匀,空腹顿服;亦可与槟榔同用,则疗效更佳,先用本品研粉,冷开水调服60~g,两小时后服槟榔60~g的水煎剂,再过半小时,服玄明粉15g,促使泻下,以利虫体排出。

2.亦可用治血吸虫病,但须较大剂量(~g),长期服用。

研粉,60~g。冷开水调服。 

鹤草芽《中华医学杂志》

蔷薇科植物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干燥冬芽。

气微,味微苦。以芽完整者为佳。研粉用。

苦、涩,凉。归肝、小肠、大肠经。

杀虫。

1.绦虫病 善驱绦虫,对多种绦虫都有驱杀作用,兼能泻下通便,有利于虫体排出,为治绦虫病之专药。单用本品研粉,晨起空腹顿服即效,一般在服药后5~6小时可排出虫体。

2.制成栓剂,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有一定疗效。

研粉吞服,每次30~45g,小儿0.7~0.8g/kg。每日1次,早起空腹服。

不宜入煎剂,因有效成分(鹤草酚)几乎不溶于水。

雷丸《神农本草经》

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

气微,味微苦,嚼之有颗粒感,微带黏性,久嚼无渣。以个大、质坚、断面色白者为佳。

生用。

微苦,寒。归胃、大肠经。

杀虫消积。

1.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虫积腹痛:驱虫面广,对多种肠道寄生虫均有驱杀作用,尤以驱杀绦虫为佳。治疗绦虫病,可单用研末吞服,每次20g,日服3次

2.小儿疳积:具杀虫消积之功,主入阳明胃经以开滞消疳

15~21g,不宜入煎剂,一般研粉服,1次5~7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1日3次,连服3天。

因本品主要成分为一种蛋白水解酶(雷丸素),加热60℃左右即易于破坏而失效,故不宜入煎剂,宜入丸散服。

鹤虱《新修本草》

菊科植物天名精或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主产于河南、山西、陕西、甘

肃、贵州,称北鹤虱,为本草书籍所记载的正品;后者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称南鹤虱。

北鹤虱气特异,味微苦;南鹤虱搓碎时有特异香气,味微辛、苦。均以粒均匀、饱满者为佳。

生用或炒用。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

杀虫消积。

1.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 

2.小儿疳积:驱虫面广,并能消疳

煎服,3~9g。

孕妇慎用。

榧子《名医别录》

红豆杉科植物榧的干燥成熟种子。

气微,味微甜而涩。以完整、饱满、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生用。

甘,平。归肺、胃、大肠经。

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

1.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杀虫消积,润肠通便,且甘平而不伤胃,对蛔虫、钩虫、绦虫、姜片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引起的虫积腹痛均可使用。

2.小儿疳积:既能驱虫,又能消疳积

3.肺燥咳嗽:力弱,以轻症为宜

4.肠燥便秘:《本草衍义》单用炒熟嚼服,治痔疮便秘

煎服,9~15g。

大便溏薄者不宜用。

芜荑《神农本草经》

榆科植物大果榆果实的加工品。

气特臭,味微酸涩。以块完整、具特异臭气者为佳。

辛、苦,温。归脾、胃经。

杀虫消积。

1.虫积腹痛

2.小儿疳积

3.研末,用醋或蜜调涂患处,用治疥癣瘙痒、皮肤恶疮。

煎服,3~10g;入丸散,每次2~3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脾胃虚弱者慎用。

木丹园

感谢您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xgyy/1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