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相关医院 > 读书分享父爱四重奏读傅雷家书有感

读书分享父爱四重奏读傅雷家书有感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父爱如山般高大厚重,母爱似水样深沉温柔。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下父母之爱无不在一针一线、一封家书、一件小事中显现。《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爱,既严厉又不失仁慈,既苦心孤诣又深挚绵长,在尽责中彰显拳拳父爱,在呕心沥血中寄寓殷切期待。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傅雷家书》在开篇就明确了家书的目的: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我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说要随时随地帮助你、保护你,又要不让你对这个影子觉得厌烦。可见,傅雷是想通过家信把自己的学识和思想潜移默化地延续到儿子身上,这个目的在后面一封封家书中贯穿始终。温情的家书不仅仅体现父子情深,更多的是他们的互相完善。有着天才“钢琴诗人”美誉的傅聪,他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父亲诗意般的灵魂交流。十二年间的一百多封家书,是父子共同奏响的一首首和谐悦耳的、温馨雅致的、激昂奋进的四重奏。

四重奏之一:我是你的对手

傅雷说:“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当然,在钢琴演奏方面,傅雷只能算是一个门外汉;但在艺术思想领域,他是学富五车的文化巨匠。他以广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为儿子开启了艺术修养的大门。面对把音乐艺术作为人生追求的儿子,傅雷更像是找到了探讨艺术的知音。

“你说到李、杜的分别,的确如此。写实正如其他的宗派一样,有长处也有短处。短处就是雕琢太甚,缺少天然和灵动的韵致。”这是傅雷给儿子的信中对李白、杜甫的评价。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才不至于受伤……”这是傅雷在儿子对艺术感到困惑时给出的教导。

傅雷在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方面都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有很高的素养。他深知文学、自然对艺术修养的提升,对心灵滋养的重要,所以,傅雷在给儿子的一封封家书中不断提醒儿子在练琴之余要多读中外文学、艺术类书籍,同时也要经常走出书斋,走进大自然。

四重奏之二:我是你的镜子

傅雷说:“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

“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是傅聪刚离开家奔赴波兰留学时傅雷给他家信中的话。我读到“虐待了你”,甚是迷糊,于是上网查到:

在傅雷4岁时,父亲被诬陷入狱继而丧命,其母亲为帮父亲申冤四处奔走,导致傅雷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疏于照料而相继早夭。要强的母亲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对年幼贪玩的傅雷严加教导几近无情,动辄打骂不休,气极时还将其关在门外受冻半宿,但她却不遗余力地请最好的先生教儿子读四书五经,请专人教儿子英文,后又把儿子送进新学堂。傅雷在这种极端环境中成长,学有精进并富有才华,性格却暴躁易怒。长大成婚后,他又将这种性格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之中,对夫人和儿子也动不动粗暴相向。傅雷曾在傅聪不好好练琴时,突然抓住傅聪的脑袋往墙上撞,也曾做出遗弃傅聪之举;而傅聪年少时也曾离家出走几个月以示对父亲的不满和抗议。

“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后来在傅聪母亲及亲朋好友的大力斡旋之下,差点恩断义绝的父子关系才慢慢得以修复。相比傅雷艺术大师的形象,我们仿佛真实地看到了一个性格乖张甚至有些极端的封建大家长,一个严格甚至有些暴虐到病态的“强权式”父亲。《傅雷家书》中开篇的这些言辞,傅雷不仅倾诉了对儿子无时无刻不在的思念,还对自己过往的行为不断进行反思,他不希望自己和儿子曾经承受的痛苦再继续下去转嫁给身边的亲人。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人到中年,傅雷终于醒悟到要努力做好一面“忠实的镜子”,时刻敲响警钟,用自己真诚坦荡的心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用循循善诱引导儿子成人、成才,来弥补早年对儿子不折不扣的棍棒式教育的伤害。

四重奏之三:我是你的影子

傅雷说:“我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随时随地帮助你、保护你,又要不让你对我这个影子觉得厌烦。”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傅雷在家信中表明,无论何时何地,父母都是孩子坚强的后盾,不论何种境况,父母都会毫无理由全身心爱护孩子。

“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劳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的,我们总尽量的给。希望你也能多告诉我们,你的忧,你的乐,就是我们的,让我们永远联结在一起。我们虽然年纪会老,可是不甘落后,永远也想追随在你们后面。”傅雷怕儿子走弯路,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对儿子絮絮叨叨,表明自己永远会追随在儿子左右。

贾平凹的《关于父子》中说“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傅聪只身一人在海外生活,内心一定是孤独无助的,虽沉浸于艺术中可以让自己内心平静,但一定也有迷茫的时刻,作为父亲的傅雷,总是如影随形般地在他迷茫无助时,给予及时且有效的帮助,在数以百计的家书中,对远方的儿子进行礼节、生活方式、爱情、理财等多方面的指导。

四重奏之四:我是你的朋友

傅雷说:“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你务必信任我,也不要怕我说话太严,我平时对老朋友讲话也无顾忌,那是你素知的。”此时的傅雷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更像一个老朋友,小到衣食住行都事无巨细地提醒着傅聪,跟孩子悉心交流。

“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你跟我两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吗?清清楚楚的,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此时的父子俩精神上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亦师亦友,无话不谈,这应该是父子相处之道中最为难得的信任,信任的背后是傅雷无微不至的关怀及设身处地的理解。

朱馥梅女士的信中也谈到:“我更回想到五六、五七两年你回家的时期,没有一天不谈到深更半夜,当时我就觉得你爸爸早已把你当做朋友看待了。”多年父子成朋友啊!

傅雷把儿子当成探讨艺术的知音,促进了儿子文学艺术修养的提升;

傅雷把儿子当成一面忠实的镜子,时时刻刻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傅雷把自己当成儿子的影子,如影随形地在儿子迷茫无助时给予指引;

傅雷把儿子当成老朋友,彼此真诚信任,无话不谈,赤裸裸表达对儿子深挚的爱。

“我愈来愈爱你了,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也把你当作一般的才华(离开骨肉关系),当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

谁说严父就不能对儿子有细腻真切的柔情呢?正是在十二年间一百多封深情的文字里,傅雷用自己的耐心和温情,消释开解着异国他乡孤独的渴望亲情的傅聪,从而消弥了父与子之间内心的隔阂。

读完《傅雷家书》,又令我想起正热映的影片《你好,李焕英》。这部穿越剧中,李焕英的母爱与傅雷的父爱,其本质一样,都是父母发自内心深处的柔情,都是触及灵魂的呕心沥血,只是外在表现爱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傅雷的父爱伟大而深远,李焕英的母爱质朴而简单,傅雷培养儿子的目标是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而李焕英对女儿的要求则是“我只要我的女儿健康快乐”。

写到此处,于寒假观影《你好,李焕英》后再一次想到了我宝,我泰宝。

我宝读小学一二三年级时,我跟得还是蛮紧的,可是——

当我教一个拼音字母无数遍后连隔壁他的同学小憬都听会了之后,我泰宝却还不会时;

当他放学后不回家钻到栀子花丛里,只露屁股在外面,趴在地上捉蚂蚁,我站在阳台上拖长声音喊,然后那些吃完晚饭已到操场乘凉的老师就学着我喊“加炭”时;

当我千呼万唤才看到裤袋里装满小纸片、小树枝、小石头,像个捡破烂的泰宝时;

当我教读“蚊子蚊子ununun”几十遍后,第二天我泰宝却指着图片读“朦虫朦虫mengmengmeng”时;

当我教泰宝掰着手指头、脚趾头算“2+7”“7+9”,他却一会儿指着地上说“嘿,一只蚂蚁”、一会儿指着门外说“嘿,一头小黄牛”时;

当我宝边看电视边洗脚,把一瓶开水浇到自己的脚上时;

当我宝放学不回家也不在栀子花丛里,让我找遍校园的每个角落,寻到精疲力竭回来,却发现他趴在隔壁邻居家门缝里看电视时;

当我宝每次做作业都要我举个篾鞭在边上,否则他写的那就不是字而是桃符时;

……

小时的点点滴滴如电影片段般在我脑海里闪现,恍如昨天。

四、五、六年级时对他有放松,因那几年我正好常驻初三,毕业班抓得紧,我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工作上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但儿子的学习却一落千丈,当我知道他的成绩已滑到班上中下等,数学甚至还不及格时,已经是六年级下学期的事了。所以他一进初中我就申请从初一开始带班,于是对他,我就像抓贼一样不放。

泰宝的英语在初一时还可以,基本上都在分以上,可到了初二时,英语直线下降,一次英语测验竟然刚刚及格,当时我就直冲教室,正好是下课,我抓住他的头发,就是一耳光,然后还在他的屁股上踢了一脚。只见同学们神情愕然,泰宝眼里噙着眼泪默不作声,而我的怒火让我无视这一切,现在想起来当初我是如何的残忍与自私。

这是不是有点像傅雷的“变态式”教子?现在人到中年,却来为自己年轻时的严苛教子而愧疚?但我始终认为,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应该先严后松,就像班主任管理班级一样,要先严格立好规矩,强势入轨让学生迅速走上正规,然后才可以松一点,这时候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会让学生倍加珍惜,并且对班主任产生敬畏。

那时对我宝狠心,对我自己也是狠心的。记得初中三年他所有做过的数学题目,我都做过一遍,初一时,语数英三科我都可以辅导,到初二时英语我就不行了,理化是我读书时的弱科,我更是不敢辅导,但数学题目我一直陪他做到初三毕业,他每张试卷、每本资料上的错题,我都一一与他一起演算,一起订正,如遇我也不会的,我们娘俩就拿着题目满校园找数学老师问,我和他一起听数学老师讲解,解决完一道难题,我的傲娇是双倍的。

除了陪他做题,初三那年我还每天天没亮带领全班学生跑步。想起跑步,我又是气不打一处来,因为跑步一段时间后,其他学生无论是速度还是姿势,都有进步,唯独他速度没提上来不打紧,那个跑步的姿势要多丑就有多丑,明明脚上穿的是运动鞋,却好像穿的拖鞋一样,一双脚轮换着在地上拖得“哼哧哼哧”响,一双手不是放在腰间优美地摆动,而是有气无力地在腰间半垂着不动,整个就是拖拖拉拉、邋里邋遢、毫无朝气、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在运动锻炼方面,我不得不承认,对他的教育我是失败的,我和他爸都是这么爱运动的人,怎么就熏陶培养不出一个运动健儿呢?

初中三年,说严厉到苛刻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这三年一直是我带他班主任。从初一到初三,几乎每节课都被我掌控,是我的课不用说,其他老师的课我也经常从窗外、从门缝盯,碰到他在咬手指头,如果老师没讲课,我就从后门进去在他头上敲一毛栗,如果老师正好讲课,我只有心急如焚地在外面走廊踱步,直到他看到我如利剑一般的眼神狠狠地射向他,然后他迅速把手指头从嘴上移开握起笔为止。

不知对泰宝的这些狠心,他是否还记得,亦或是刻骨铭心?但我从没有祈求过他能原谅我,因为当他为人父的那一天,也许就会懂的吧。

年,我宝十八岁,正是他高考应届毕业。十八岁以前,我操的心太多,付出得太多,所以他十八岁后,我就决定不再操心了,他长大了,不再是小孩了,他是一个国家的正式公民了。所以说,十八岁这个分水岭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我从没有刻意去规划过,我做事的风格都是遵从内心,我觉得对他的教育,我竭尽了全力,虽然我的方式可能不对,但原谅我是第一次做妈妈。

如果说我宝十八岁以前,我只看到他的缺点,我老是觉得他不如谁谁谁家的孩子,老是对他失望,那么十八岁后,我管他很少了,除了问他需不需要钱、衣物等,其它基本上都遵从他的想法,反而让我看到了我宝的诸多优点。

年泰宝应届高考只考了个第三批,虽然很遗憾,但他毅然复读,这一点就令我非常感动,他要是不愿意复读,我也准备好了多花点钱选个好的三本大学。复读这一年,我宝受了多大的压力,白了多少根头发,内心有过多少纠结,我不能感同身受,我也没有用更多的言语来安慰和鼓励,我只能用我正好带毕业班的起早摸黑、兢兢业业工作的身影来陪伴他,我只能用我两次进手术室的坚强意志来同他站在一起,让他感觉不是他一个人在奋斗,我们都在与他并肩作战。无形地站在一起,只需要陪伴,就是无声地告诉他:无奋斗,不青春!

年6月,我宝终于如愿以偿一本。在他大二的时候,我终于找了个机会去他大学欢呼雀跃了一番,读大学是我一生的梦想,那天,我似乎圆梦了一般,走遍了他们学校的每个角落,我央求泰宝带我和他爸去他们的食堂就餐,去他们的运动场跑步,去图书馆看书,去寝室打扫卫生,去上课的教室坐坐,甚至去校内的湖边看夕阳,每到一个地方,我都把自己当成是这里的大学生般去体验,第二天在泰宝的催促下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虽然有很多亲朋好友的孩子读的是名牌大学,但我很满足,就像李焕英一样知足,我为我宝能读大学而骄傲!

年,我宝大学毕业后,在老师编制与公务员考试中,均一举夺魁,他权衡再三,选择了公务员,我尊重他的选择。虽然这时许多亲朋好友的孩子毕业后在大城市找到了高薪工作,但我很满足,我为我宝感到自豪!

我宝现在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三年,他默默无闻地、兢兢业业地工作着,虽然不动声色,但我看得出来他很努力,从打字到制表,从突击巡查到考察学习,从扶贫到抗疫……一项项工作从生疏到得心应手,从最初的厌烦到现在的加班加点,我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不想念叨,就像不想插手他找女朋友一般,只想当个旁观者,只愿意在他身后站着,做他坚强的后盾,因为他是我宝,我相信他找女朋友的眼光和工作的能力。

当我听到他们同学聚会,郭同学喝醉了酒,从车上下来没站稳一下栽倒地上后脑勺磕出了血,我宝自责(“我离他最近,我怎么就没扶住他呢”)了很久很久时,我就知道我宝有多善良;

当我听到我宝的同事说他下乡,无论面对怎样无理或无知的村人都能笑容亲和、循循善诱地劝慰时,我就知道我宝有多稳重;

当我听到他身边的很多长辈一生气开口就骂,看到他身边很多中老年人一言不合就伸手动武,而我宝却没受浸染时,我就知道我宝有多理性、有多知性;

……

虽然我宝读书时不是那种天赋很高接受能力很强的孩子,虽然他现在还有不少的缺点,但孔子都说了,“人无完人”,何况我觉得他不正在慢慢地改变自己吗?

十八岁前,如果我对他的要求太高,对他的管束太严,那么十八岁后,我只要他健康快乐,这是我最真实的想法,也是普天之下所有母亲最朴实的念头。

母爱是柔和的背心,时时紧贴着你的身体,父爱是宽大的外衣,及时给予你关爱和温暖。父母爱的双重衣是你行走世间的铠甲,无论你远隔千山万水,还是身处天涯海角,都会时刻护你周全,慰藉你的心灵。《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铠甲,是留给天下父母的精神食粮,是遗留世间的宝贵财富。

读《傅雷家书》,重温经典,对望文字,贯穿全部家书的,是傅雷的拳拳爱子之心。此经典正如一曲纯真的、挚朴的、和谐的四重奏,奏出了珍贵的父子深情。

——教育植根于爱——

编辑:续波审核:洪光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xgyy/1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