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预防治疗 > 牛带绦虫病2例报告2014病例再
牛带绦虫病2例报告2014病例再
本文报告两例牛带绦虫感染病例,其中一例国内感染,另一例系非洲埃塞俄比亚输入性感染。2例患者均采用槟榔-南瓜子法进行驱虫治疗。病例1驱虫治疗后在粪便中检获部分孕节片,查找有完整头节。病例2治疗后排出一活的完整虫体,显微镜下可见头节近方形,无顶突和小钩。治疗后2~3个月电话随访,两例患者均痊愈。
肥胖带绦虫(Taeniasaginata),又称牛带绦虫,无钩绦虫。牛带绦虫病是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的牛带绦虫囊尾蚴牛肉而感染的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该病主要寄生人的小肠,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出现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头痛或失眠。本教研室先后发现2例人体感染牛带绦虫病病例,其中一例系湖南首例境外输入性牛带绦虫感染病例。现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病例1,男性,23岁,湖南省株洲人。年10月在湖南湘潭学习期间发现有白色带状虫体自肛门溢出,有虫爬感,粪便中也有类似节片,医院用肠虫清驱虫治疗,自诉打下很多面条样节片,情况有所好转。数日后又有节片排出,反复几次自购肠虫清驱虫治疗,未能治愈。年5月16日自带节片来本室就诊。患者消瘦,精神不振,否认生吃牛肉史,但有食用烧烤牛肉、羊肉串史。患者自带节片经墨汁注射染色鉴定为牛带绦虫孕节(图1)。
病例2,男性,34岁,湖南岳阳人。年4月去埃塞俄比亚从事援外工作,8月7号发现肛门爬一虫体,即到当地中国诊所看病,用肠虫清治疗,每天2片,服用3d。9月初又服肠虫清,每天2片连服7d。10月22号回国自带一白色节片来我室检查,经鉴定为牛带绦虫。询问病史,患者无生吃习惯,但于5月中旬吃过当地的一个特色菜(生牛肉,奶酪,芥末调制而成)。起初自感精神倦怠,乏力,以为不适应当地环境。随后出现体重减轻,多次服用肠虫清无效。再次去埃塞俄比亚前2d(10月28号)来本室驱虫治疗。
2治疗
2例患者均采用槟榔-南瓜子法进行驱虫治疗。空腹嚼碎新鲜去壳南瓜子g,口服槟榔g煎剂ml,0.5h后再口服甘露醇注射液ml导泻进行驱虫。
病例1驱虫治疗3h后在收集的所有粪便中检获部分孕节片,查找有完整头节。病例2治疗2h后排出一活的完整虫体,长4.14m(图2),显微镜下可见头节近方形,无顶突和小钩。2~3个月后电话随访两患者再无节片排出史,体重与精神恢复,痊愈。
3讨论
牛带绦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惯的地区或民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四川、广西、西藏、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其他地区多为散发。病例l为湖南本地在读大学生,从未去过外地,可能系吃烤牛肉引起。但牛肉来源需进一步调查。病例2系国外务工感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加,我国的寄生虫病流行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广州管圆线虫、旋毛虫感染等食源性寄生虫病呈上升趋势;境外输入型寄生虫病如疟疾、绦虫病等亦有增多,境外输入寄生虫感染时有报导,因此对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策略也应随之进行调整。肠虫清驱虫治疗牛带绦虫病,患者能排出体内大量的绦虫节片,使症状有所缓解,但易复发。
目前有效治疗牛带绦虫的方法为南瓜子和槟榔,再用甘露醇或硫酸镁导泻,该法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并能进行疗效考核,值得推广。本病的诊断并不难,通过询问病史,查找孕节和虫卵即可确诊。加强食品肉类检查,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是防止牛带绦虫感染的主要措施,同时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治疗病人,管理好粪便,也是有效阻止牛带绦虫病流行的有效手段。
(文章来源:.8.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彭先楚等参考文献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