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预防治疗 > 技术分享疯狂的虫子

技术分享疯狂的虫子



从年开始,河北黄骅地区三疣梭子蟹养殖成功率越来越低,偷死严重,平均产量从年的斤/亩锐减至年的50斤/亩,出塘蟹质量差,经利洋药店及利洋公司相关技术部门研究检测,其始作俑者原来是“虫子”。一、患病梭子蟹主要症状1、塑料蟹,又叫空壳蟹,体质瘦弱,肌肉组织萎缩,可检测出大量的血卵涡鞭虫或拟阿脑虫,肝脏组织萎缩也很严重,在强光下呈半透明状。(见图一、图二、图三)2、牙膏蟹,也称牛奶蟹,体质肥,多处肌肉组织呈乳白色,且蟹体中有大量积液,部分能检测出血卵涡鞭虫和其它待鉴定的寄生虫,具体原因尚在调查中。(见图四)3、黄鳃、黑鳃,90%的池塘可见此症状的病蟹,体表、鳃部寄生大量纤毛虫,导致梭子蟹摄食差,呼吸困难,在底层偷死。(见图五、图六)(图一)组织液中的血卵涡鞭虫(图二)肌肉组织中的拟阿脑虫(图三)空壳蟹(图四)牙膏蟹(图五)黑鳃(图六)鳃丝上的纤毛虫二、引起梭子蟹寄生虫病的环境因素该养殖模式导致水质、底质环境老化是梭子蟹发生严重寄生虫病的主要原因。1、清理池塘不彻底,底泥中残存大量虫体或休眠卵,只要环境适宜就开始迅速繁殖。2、大量投喂鲜活饵料和冰鲜鱼,残饵沉底,腐败发臭严重,改底力度不够。3、池塘无充氧设备,水质老化加快,水浓、水绿,水中溶氧低,中后期外海水被污染,换水存在困难。(见图七、图八)4、活菌制剂使用不当,中后期有些寄生虫是以菌为食,不正确使用活菌制剂反而会增加寄生虫的数量,起反作用。(图七)水浓、水绿

(图八)溶氧低

三、梭子蟹寄生虫病的防治建议1、采用翻耕模式清塘,抽干水后全池泼洒生石灰水,进水后再用5g/m3水体的“三氯异氰脲酸粉”,有效消灭底泥中的虫体和休眠卵。2、可适量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取代部分冰鲜料的使用,降低池塘污染的同时,改善水质、底质环境。3、池塘加装增氧机,以达到增氧增产的目的。4、黄鳃、黑鳃,使用“氧速保”6亩/瓶,全池泼洒,增氧洗鳃,效果非常明显;平时加大改底力度(“福地安Ⅱ”6亩/瓶),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遵从技术人员的指导,正确使用活菌制剂。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yfzl/5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