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预防治疗 > 枸杞丰产不是梦,一篇文章搞定所有病虫害

枸杞丰产不是梦,一篇文章搞定所有病虫害



各位,

关于枸杞,有这么一个传说。

盛唐时代,据说有一天,丝绸之路来了一帮西域商贾,傍晚在客栈住宿,见有一女子斥责一老者。商人上前责问:“你何故这般打骂老人?”那女子道:“我训自己的孙子,与你何干?”闻者皆大吃一惊。原来,此女子已多岁,老汉也已是九旬之人。他受责打是因为不肯遵守族规服用草药,弄得未老先衰、两眼昏花。商人惊诧之余忙向女寿星讨教高寿的秘诀?女寿星见使者一片真诚,便告诉他自己四季服用枸杞。后来枸杞传入中东和西方,被那里的人誉为东方神草。

下面就介绍一个枸杞的病虫害防治。

      

病害

    

1枸杞炭疽病

症状:枸杞炭疽病俗称黑果病。主要为害青果、嫩枝、叶、蕾、花等。青果染病初在果面上生小黑点或不规则褐斑,遇连阴雨病斑不断扩大,半果或整果变黑,干燥时果实缆缩;湿度大时,病果上长出很多桔红色胶状小点;嫩枝、叶尖、叶缘染病产生褐色半圆形病斑,扩大后变黑,湿度大呈湿腐状,病部表面出现粘滴状桔红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病因原理: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a.称胶胞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Spauld.etSchren称围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生在病果表皮下,菌丝体在皮下组织的细胞间隙中集结,形成黑褐色的分生孢子盘,圆盘状,中间凸起,大小l00-μm,刚毛少,后孢子盘顶开果皮及角质层。盘上生分生孢子梗棍棒状,大小12-2l×4-5(μm);分生孢子圆筒状,大小11-18×4-6(μm)。分生孢子萌发适宜相对湿度为l00%,湿度低于75%不萌发,在水中24小时后大量萌发。

发病条件: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枸杞树上和地面病残果上越冬。翌年春季主要靠雨水把粘结在一起的分生孢子溅击开后传播到幼果、花及蕾上,经伤口或直接侵入,潜育期4-6天。该病在多雨年份、多雨季节扩展快,呈大雨大高峰、小雨小高峰的态势。果面有水膜利于孢子萌发,无雨时孢子在夜间果面有水膜或露滴时萌发。干旱年份或干旱无雨季节发病轻、扩展慢。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至8月中旬暴发,为害严重时,病果率高达80%。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剪去病枝、病果,清除树上和地面上病残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到6月份第一次降雨前再次清除树体和地面上的病残果,减少初侵染源。

(2)6月份第一次降雨前先喷一次药,开在药液中加入适量尿素,杀灭越冬病菌,增强树体抗病性。

(3)发病后重点抓好降雨后的喷药,喷药时间应在雨后24小时内进行,以防传播后的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

(4)发病期禁止大水漫灌,雨后排除杞园积水,浇水应在上午进行,以控制田间湿度,减少夜间果面结露。

(5)发病期及时防蚜、螨,防止害虫携带孢子传病和造成伤口。

(6)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此外有报道在发病初期喷洒红麻炭疽菌或柑桔叶炭疽菌,防效与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倍液相近且无污染,属生物防治法。生产上可试用。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2枸杞白粉病

症状:又称枸杞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近圆形病斑,大小2-4mm,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叶背常生有黑灰色霉状物。果实染病也产生类似的症状。

病原:CercosporalyciiEll.etHalst.称枸杞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生在叶背面,子座小,褐色;分生孢子梗褐色,3—7根簇生,顶端较狭且色浅,不分枝,正直或具膝状节0-4个,顶端近截形,孢痕明显,多隔膜,大小48-×4-5.5(μ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鞭形,直或稍弯,基部近截形,顶端尖或较尖,隔膜多,不明显,大小66-×2-4(μm)。

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枸杞的枯枝残叶或随病果遗落在土中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扩大为害。高温多雨年份、土壤湿度大、空气潮湿、土壤缺肥、植株衰弱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枸杞良种。如宁杞1号。秋季落叶后及时清洁杞园,清除病叶和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

(3)进入6月开始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3枸杞灰斑病

症状:又称枸杞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近圆形病斑,大小2-4mm,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叶背常生有黑灰色霉状物。果实染病也产生类似的症状。

病原:CercosporalyciiEll.etHalst.称枸杞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生在叶背面,子座小,褐色;分生孢子梗褐色,3-7根簇生,顶端较狭且色浅,不分枝,正直或具膝状节0-4个,顶端近截形,孢痕明显,多隔膜,大小48-×4-5.5(μ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鞭形,直或稍弯,基部近截形,顶端尖或较尖,隔膜多,不明显,大小66-×2-4(μm)。

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枸杞的枯枝残叶或随病果遗落在土中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扩大为害。高温多雨年份、土壤湿度大、空气潮湿、土壤缺肥、植株衰弱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枸杞良种。如宁杞1号。秋季落叶后及时清洁杞园,清除病叶和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

(3)进入6月开始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虫害

    

1枸杞蛀果蛾

主要危害:枸杞蛀果蛾(Phthorimaeasp.)以幼虫主要为害枸杞幼蕾、花及果实,也取食嫩叶、嫩梢,造成花、蕾脱落,嫩叶、嫩梢生长畸形或枯萎。果实受害时,被害果表面正常,但内部被蛀成虫道,易脱落,晒后变成黑色霉果,品质下降。大发生时枸杞果实被害率可达30%。

形态:成虫体长约5毫米,体淡红褐色。下唇须长,向上变曲,超过头须,第二节粗壮,第三节尖细。复眼绿褐色。触角丝状。前翅狭长,褐色,翅面有8个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纹;后翅灰色,具密而长的黄白色缘毛。幼虫体长约7毫米,圆筒形,粉红色,头及胸足黑褐色。前胸盾板黑褐色,成2个近三角形斑。腹部背中线、亚背线及气门线清楚,均为红色,臀板三角形。蛹体长约5毫米,红褐色。触角及翅芽达腹部第六节后缘。腹末背部有1个黑色小突起,具臀刺多根。

发生规律:在宁夏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皮缝处结茧越冬。次年4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4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蛀食枝梢或缀粘顶梢嫩叶取食。幼虫老熟后,在被害果蒂部或幼茎上咬一小孔脱出结茧化蛹。5月中下旬为第一代成虫盛发期;第二代幼虫6月发生,以蛀食果实为主,7月上中旬出现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为第三代幼虫为害期,是全年为害最重时期,8月下旬以后成虫羽化;第四代幼虫主要为害秋果和后期花蕾,10月中、下旬老熟并陆续越冬。

防治方法:

(1)冬季刮除树干皮缝中的越冬幼虫;春季剪除第一代幼虫为害的枝梢,消灭其中幼虫,以降低虫源量。

(2)4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用90%敌百虫晶体~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0倍液等喷雾,杀死枝梢部幼虫,控制第一代为害,减少2~3代发生量。

2枸杞瘿螨病

危害症状:叶片最明显,被害部位密生黄绿色近圆形隆起小点,叶片扭曲,类似病毒病,植株生长严重受阻,叶片和嫩茎不能食用,果实畸形,产量和品质降低。用刀片把叶片上的小凸起划开,从里面取出成螨,在显微镜下观看,成螨长圆锥形,橙黄色。通过查阅资料,该螨主要在枸杞种植地附近的其它植物树隙腋芽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当枸杞冬芽刚开始露绿时,越冬螨开始出蜇活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枸杞展叶时,出蜇成螨大量转移到枸杞新叶上产卵,孵出的幼螨钻入叶组织形成虫瘿,8月中旬到9月中下旬为害达到高峰。11月中旬气温下降成螨转入越冬。此外,还发现蚜虫与木虱腹部和足的跗节上附有数量不等的成螨。

防治方法:成螨越冬前期及越冬后是防治关键期。成螨大量出现时,及时喷药毒杀,以降低害螨密度,可喷洒50%杀螨丹胶悬剂倍或百螨快杀倍液、或1.8%爱比菌素0-0倍。另据当地老农经验:掌握当地出瘿成螨外露期或出蜇成螨活动期,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喷施50%敌丙油雾剂与柴油1:1混合,亩用克药液效果较好。

3枸杞蚜虫

主要危害:以卵在枝条腋芽及糙皮处越冬,危害嫩枝、嫩叶和幼果,吸取汁液,使树势减弱,果实瘦小,可使新芽萎缩,不能开花结果。

防治方法:

(1)40%氧化乐果与80%敌敌畏同体积混合液,加水稀释至倍,大树每亩喷药液-公斤,小树75-公斤。

(2)2.5%溴氢菊酯(敌杀死)-倍液喷雾。(3)20%杀灭菊脂(速灭杀丁)-倍液喷雾。

4枸杞木虱

主要危害: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枸杞萌芽时用80%敌敌畏倍液,喷撒树冠和周围环境以防治成虫,每亩75-公斤;枸杞展叶后每亩用25%喹硫磷-倍液喷雾以防治若虫;冬季清园。

5枸杞负泥虫

主要危害:成虫、若虫均危害叶片,啃食叶肉,严重时枝条嫩叶全部吃光,呈火烧状。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或春初结合浅耕,翻耕树下土壤以灭越冬成虫;枸杞萌芽时,成虫危害严重,可用2.5%敌杀死-倍液喷雾,每亩用量75-公斤;枸杞果期危害时,用20%速灭杀丁倍液喷雾,每亩用量约公斤。

《农资天下》转载文章旨在传播有益信息,如果本文及其素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和/或其它相关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白癜风传染人吗
北京中科医院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yfzl/6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