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预防治疗 > 黄帝内衣中医的历史与真相1

黄帝内衣中医的历史与真相1



目录

引言5

中医的历史和现状8

.从历代名医和医著看中医历史9

..假托权威的《黄帝内经》9

..伪书《神农本草经》0

..3中医骗子的祖师爷——扁鹊

..4来自印度、赖佛成神——华佗3

..5辨证施治的“医圣”——张仲景3

..6糊涂而迷信的“药王”——孙思邈4

..7“伟大而神圣”的《本草纲目》5

..8医林改错、越改越错——王清任6

..9调和中医——恽铁樵7

.近代反对中医的名人8

..康熙:质疑中医的第一名人8

..梁启超:被割错肾仍然科学辩护8

..3余云岫(余岩):中国医学的播种者9

..4鲁迅:“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5孙中山:中医就像一只没有罗盘的船3

..6国学大师陈寅恪:中医有见效之药但无可通之理3

..7李敖:中国的医学史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巫医史4

..8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祚庥:中医的核心理论是地地道道的伪科学5

..9哲学教授张功耀:促使中医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5

..0美国医生王澄:中医学院的学生不要做中医的殉葬品6

..书生剑客方舟子:废医验药6

..其他名人7

.3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医的辛酸史7

.3.西医进入中国的开端7

.3.民国时期中医生死之争30

.4新中国成立后中医的发展35

.4.“奏折”迎来的春天35

.4.大跃进带来的“中西结合”36

.4.3农村“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36

.4.4毛泽东——提倡中医但不看中医、不吃中药37

.4.5四人帮时代——“得气”泛滥39

.4.6当代中医的丑陋形象44

.4.7“中医治疗非典”的真相5

.4.年的中医大讨论56

.5中医当前的困境——中医现状调查56

.5.中医治疗率逐年下降56

.5.“医院都是‘中西结合’医院”57

.5.3谁还在看中医?59

.5.4迷茫的中医药学生60

.5.5中医药大学生自己的感受63

.5.6中医“扬威海外”的真相64

.5.7中医药循证的困难70

3中医的基础理论7

3.“天人合一”的妄想7

3.五行理论7

3..五行类比思维73

3..五行的循环生克75

3.3五脏六腑学说77

3.3.实物的脏腑78

3.3.非血肉的五脏和藏象学说80

3.4气、血循环8

3.5神秘的经络8

3.5.最初的经络:大小血管8

3.5.中国经络研究:科研造假的典范8

3.5.3简单推理证明经络不存在86

3.5.4我们不能替古人讲他们不知道的东西87

3.6病因与病机87

3.6.病因举例一:疟疾88

3.6.病因举例二:脚气病88

4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89

4.中医辨证施治的思维方式89

4.脉诊90

4.3中药的疗效及副作用9

4.3.中药的联想与类比思维9

4.3.中药的副作用9

4.3.3人参的疗效95

4.4针灸95

4.4.针灸被西方接受的缘由95

4.4.美国临床医学界对针灸的科学评价97

4.4.3针灸麻醉完全是造假,丢尽了中国人的脸98

4.5拔火罐、刮痧0

4.6气功:始于0世纪50年代0

4.6.气功定义的重大历史失误0

4.6.气功的心理暗示作用05

4.7祝由:巫术治疗08

5古代的西医和现代医学、医药08

5.古代的西医08

5..希波克拉底和“四体液学说”09

5..盖仑的三精气学说0

5..3沉重的代价,

5..4奇怪、独特的疗法3

5.现代医学的发展历程5

5..科学手段、仪器的发展5

5..金鸡纳和洋地黄6

5..3磺胺和抗生素的发明7

5..4麻醉药0

5..5消毒术

5..6输血术4

5..7早期乳腺癌手术方法的百家争鸣6

5..8结语8

5..9主要参考文献9

5.3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30

5.4随机双盲实验3

6对中医和西医常见的误解3

6.常识性的误解3

6..中医的疗效我亲身感受,甚至治好了西医治不好的病3

6..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没有中医中华民族如何繁衍生息?33

6..3中药是几千年经验的积累,一直用人体做试验。34

6..4中医讲究调理,靠调理身体功能提高免疫力来抵抗疾病35

6..5西医、西药也有副作用问题,不要批评中医中药35

6..6方舟子、张功耀等废医者动机不端,他们的废除中医言论不足信36

6..7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不能因为中医的问题就否定传统文化36

6..8西医是西方人发明的,我们永远搞不过人家,只有中医才有希望36

6..9中医的中医基础这么深厚,怎么能够取消中医36

6.中医理论的神话37

6..神话一:中医的整体观与系统论37

6..神话二:中医治疗疾病是标本兼治,西医是治标不治本,易复发。38

6..3神话三: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辩证法总没错吧?38

6..4神话四:中药是天然药,没有毒副作用39

6..5中医在治疗疑难杂症上有优势39

6..6神话五:西医发展已经到头了,以后要向中医学习。39

7关于中医未来思考40

8参考文献40

引言

《皇帝的新衣》在那个小孩道出真相之后并没有结束。很快人群里开始叫嚷,“那只是个无知的小孩,又不是服装专家”。于是,国人宁肯继续受骗、相信皇帝新衣的美丽与华贵。

皇帝的新衣被奉为“国粹”,皇帝也穿着“国粹”接待外国的使节。外国使节在皇帝面前同样赞美皇帝新衣的“博大精深”;但是回国之后便开始传言:这个自称“礼仪之邦”的民族,却崇尚原始人的赤身露体!

……

中医在当今的中国,就像《皇帝的新衣》这则童话的延续。“中医”为什么必然地成了我们的“国粹”,成了一个不容置疑的公理。任何怀疑中医的人都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无知”,甚至“数典忘祖”。《黄帝内经》这部假托黄帝之名的伪书,历经千年,却仍像当年“皇帝的新衣”一样,依然“美丽而华贵”;神秘的“气”和“经络”,仍然是“愚蠢”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奥秘”。

是的,在我们数千年历史、“博大精深”的“国粹”面前,只有几百年历史的现代科技只能是个“无知”的小毛孩子!可是就是童言无忌的小孩才道出了真相,皇帝的新衣,其实——子虚乌有!

本文的标题“黄帝内衣”是把《黄帝内经》和《皇帝的新衣》合在一起的名字。让我们伟大的祖先黄帝穿着内衣示人,是否有辱先人?非也。数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很有可能穿着粗陋,在我们今天看来必然是“衣衫不整”。如果那些演惯了秦皇汉武的明星大腕们某一天以黄帝的身份示人,非要“龙袍加身”,那么他们才是对“历史的无知”,或者在为某“宫廷秘方”做虚假广告。

同样,神化祖先和祖先医术的人往往也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我们可怜的先人,其实早就应该入土为安了,可是现代中医仍然挑着他老人家的尸骨四处招摇撞骗。远古时期衣衫褴褛是出于无奈,不算丢人;可如今在文明社会还要赤身裸体来示众,不被冻死也会被羞死的!

中医从诞生之始就编造皇帝和歧伯的对话来骗人,两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各种神医美丽传说大多数都是谎言。然而这种古老的骗术,却是在国家最高法律——宪法的保护之下,冠冕堂皇的进行着,这种怪事只能发生在中国。

究竟是谁假托先人、让祖宗蒙羞?究竟是谁在数典忘祖?

幸运的是,“童言无忌”的“无知小童”们逐渐多了起来,从新文化运动至今,一批又一批饱学之士说出了中医骗人的真相。年再次把这件黄帝的“圣衣(医)”晒在阳光下、晾在众人面前,对那些打着祖先旗号、用原始的医术为现代人治病的现代“岐黄家”又一次无情的嘲讽。

本文中收集整理了许多反思中医的精辟论述,很多内容出自于专业的中医或西医从业者、或医学史研究者之笔,既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医生,也有在西方行医华人医生。相对于卫生部那些要让“主人”们闭嘴的“公仆”们,我相信他们是“有知”的,而且是“有良知”的,他们的文章有凭有据、以理服人。

本文整理的资料希望告诉你关于中医的一些真相,让你知道中医从诞生到现在,始终在故弄玄虚的,其实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只是一个流传了上千年的骗局:

l扁鹊是个地地道道的骗子、华佗的故事来自于印度佛经、“药王”孙思邈认为疟疾是不同的“鬼”引起的,这些你相信吗?

l《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这些中医奉为圭臬的经典,其实是假托黄帝和神农氏所写的,中医为什么要这么做?

l我们知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所谓的“经验”,其实只能证明某种草能不能吃,根本谈不上治病?

l也许你跟我最初一样,认为《本草纲目》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药典,但是你了解其中内容吗?古人究竟是怎么开发出中药的?

l中医所谓“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究竟是于丹所说的大自然,还是“老天爷”?按照中医所谓“辨证施治”的思维,辨的是“证”而不是“病”,能判断出真正的病因吗?你相信中医所谓“挑西瓜而不打开西瓜”的整理论吗?

l中医是如何认识五脏六腑的?你认为“心主神明”、胆囊是“胆量”的来源吗?你相信肾是生殖器官吗?肾虚用现代医学应该如何解释?

l经络对针灸用的“小小银针”都那么敏感,为什么外科医生开刀时会小心避开血管和神经,但是唯独不担心割断经络?

l你是否相信“人参”、“何首乌”等中药材只是长得像人形、其实没有什么疗效?虎骨、牛鞭等入药都是基于类比和联想思维“吃啥补啥”?

l你是否知道,“气功”其实是二十世纪50年代编造出来的,中医也不认为气功可以治病?

l你是否了解现代医学和古代的西医?是否知道现代的药物是怎样开发出来的?

l你是否知道民国时期中医已经气数已尽,是共产党政府又让中医死灰复燃、苟延残喘至今?你是否知道文革期间中医“研制”出多少“鱼腥草注射液”这类杀人的中药吗?

l你是否知道,毛泽东这位推崇中医、提倡中西结合的领导人,为什么自己却既不看中医、也不吃中药?

本文的内容不仅涉及中医的发展史、中医的核心内容(包括理论基础、诊断和治疗方法等),也简单介绍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并列出了人们对中医中药常见的误解。本文的内容大部分出自中医、现代医学或者医学史研究者之手,对于认识中医本来的面目收集了比较全面的材料,并用作者自己的思路把这些资料贯穿为一个整体。

你也许要问我是谁、为什么整理这些资料?别问我是谁,我是雷锋。

与大多数中医反对者一样,我与周围的亲友、同事讨论中医时招致多数人的反对。不少人仍然痴迷地相信中医,他们大部分都有高学历。很多人相信中医是因为中医治好过自己或亲友的病,有些纯粹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朴素的感情,但是他们也承认,自己对中医并不了解,甚至远不如我这个中医的反对者。

另一方面,那些中医的既得利益者和当权者,也许是对中医巫术历史、现实社会中药毒副作用的“无知”,也许是缺少社会的“良知”。他们以“国粹”的旗号有意无意的欺骗者对中医和现代医学缺乏正确认识的老百姓,轻者骗取钱财,重者贻误病情,甚至致残、致死。

由此我觉得很有必要让更多人认识中医、中药,很希望让我周围的亲友和同事也能看到我所了解的真相,认清中医。新语丝网站让我受益匪浅,很多文章的作者有中医或现代医学的专业背景。他们从多个角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真知灼见,并且推荐了不少权威的参考资料。然而,由于每个人独立发表个人的见解,难免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年的寒假,我想利用休息的时间,把这段时间所了解到的信息和一些看法整理一下,以便让人可以更系统化的了解中医,更加正确的认识中医和中药。

讨论中医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一百年了,民主的思想与科学的精神并没有在中国生根发芽。我们接受了来自西方的现代科学知识,却没有接受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至于大部分的中国人仍然迷信古人、崇拜经典,甚至否认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也许反思中医能够引发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至少在我身上已经发生了。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在科学领域中的创新,不能没有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一个一味崇拜古人、迷信权威和经典、没有怀疑精神的民族,永远不会有创新、只能一代不如一代,再次走向衰落。

中医的历史

历史上很多民族都曾经有过自己独特的医疗方法,不只有中国。直到今天,除了中国人,印度、阿拉伯以及南美一些国家的人也使用草药治病。中国的各个民族很多也有自己独特的医药体系,比如藏医、瑶医、蒙医等。所有古代医学都有十分相似的起源,最古老的医学都是草本医学。在化学药物兴起之前,全世界所有古文明发源地的人民都是用草医、草药治病的。

从科学史的角度看,古中国大概还是兴起草医草药较晚的文明地区之一。据考证,在甲骨文流行的商代,中国还没有医学,最早的医书存续年代在公元前93年左右。而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发现的《尼尼微医书》,其明确可追溯年代达到了公元前00年,中国最早的医书早要早年。而古希腊的医学则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

  直到公元前6世纪,中国可能还没有“医”,只有“巫”。众所周知,中国的“巫”是纯粹的“医骗子”。后来才逐步从“巫”当中分离出了“医”。由于中国古代的“医”起源于“巫”,使得中国的“医”一开始就与“巫”搅在了一起。事实上,我国今天流行的“中医”(尤其是民间中医)依然保留着“巫”的痕迹。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术,以中国汉族的医疗理论、医疗方法为主体,日本称汉方医学,朝鲜半岛称和越南称东医学。中医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探求病因、分析病机进,归纳出证型,然后使用中药、针灸等多种治疗手段,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实现治病和保健的目标(维基百科)。

以下从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和医著、百年来中医废存之争、以及中医所面临的困境等方面介绍一下中医的历史和现状,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认清中医的来龙去脉。

.从历代名医和医著看中医一部“巫医史”

李敖先生早在96年就指出,中医史是一笔道道地地的“巫医”史。的确,中医从诞生之始就开始披上了骗人的、华美的外衣,很多神医、经典、传说经不起仔细推敲,最后证明多半只是美丽的谎言。

中医历来崇拜古人和古代的经典,我们也从中医的经典和神医说一说中医的来龙去脉。认清古代中医经典的本来面目,把“神医”、“医圣”、“药王”请下神坛,也许能够减少一点儿惯于崇古的国人对中医的迷信。

..假托权威的《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医最古老、最权威的医学经典,其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传说中黄帝时期的名医,黄帝拜他为师)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用即以“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的代称,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等。

《黄帝内经》决非黄帝或岐伯所著。黄帝所生活的时代还没有文字,这是包括中医界、史学界所公认的事实。经后世考证,此书可能成书于战国到秦汉年间。古代的中医就利用了国人迷信权威的弱点,狐假虎威的本质可见一斑。

《内经》由《灵枢》、《素问》各8卷组成(8这个数字也反映出中国古人对数字“九”、“五”等数字的崇拜)。《素问》是中医五行与脏腑学说的源头,《灵枢》论述了经络与腧穴的概念,以及多种杂病的针灸方法。

《灵枢》具有强烈的哲学思辨色彩,体现了古人所谓的“天人合一”神秘感应思想,其特点思以“天道”作为思想依据,范围包括道德伦理、天象、历算、星占等,以阴阳、四时、五行作为天地人的共同法则。

《内经》中关于人体脏腑应该是现代医学中的实体解剖器官,但是对这些器官的功能的理解和阐述却与现代医学的描述相距很远,比如“心主神明”(心是思考的器官)、“胆主决断”(胆囊大大小决定人胆量的大小),脾和胃共主消化等等。但是,对于数千年前的古人,认识到这种程度不是耻辱。

《内经》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基础理论,它为后世提供了理论框架,被推崇为中医领域中至高无上的经典,后世的医家即使再大的贡献,也不能是“经”,只能是“论”,比如后世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或者只能为古代的经典写“注”。

尽管后世有的医药来源于实践验方,而没有依附阴阳五行的思辨哲学,甚至有人指出《内经》中的错误(比如葛洪和王清任),但是他们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往往被贬低,他们的名字甚至不被列入一些正统的医学史著作。

下面这段话摘自《生命终极之门——黄帝内经谜局大揭底》的序言,可以看到当代中医是如何看待这部经典的:“我们是这样认为的:在中国遥远的古代(时间不能确定),突然有一天,中国祖先们的智慧像火山一样喷发了,它远远超越了我们今天的智慧水平,达到了一个我们至今无法企及的高度。茅塞顿开的祖先们,不知道用了一种什么方法,彻底看清了人类生命的真相,顿悟了生命的终极意义,通晓了天人合一的法门,知道了铲除疾病的根本方法;最后,他们留下了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这段话让我觉得好像是另一个星球的智能生物忽然来到地球,难怪《内经》里将的五脏六腑功能错乱、至今也看不见经络的影子,原来是给外星人看病用的。

..伪书《神农本草经》

关于神农尝百草的记载,较早的文献见于《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但仔细想,神农氏的经验只能证明哪些草可以食用,无法证明这些草是否可以治病、治疗什么病。试想,神农氏一生能患上多少种病?一天之内中毒七十次能说明什么?)

神农时期当然也没有文字,神农尝百草也只能是口头代代相传的传说。《神农本草经》始出于东汉,同样是伪托神农之名造成的伪书。这个问题在宋朝就可以下结论了,只不过当时的文人没有这样的勇气。

虽然中国古代的文人早就知道《神农本草经》是一部伪书,却没有人脱离这个伪书规范来编修“药书”。故作文雅的风气依然流行。比如,“鼯鼠屎”不说“鼯鼠屎”,而说“五灵脂”;“蝙蝠屎”也不说“蝙蝠屎”,而说“夜明砂”。一些民间朴实粗陋的命名,都被赋予了一个“文雅”的命名。整个中国古代的药物学著作一直渗透了这样一种文气冲天、故作儒雅的恶习。

这两本假托黄帝、和神农氏的伪书,被推崇为中医领域中至高无上的经典。所以中医从诞生以后至今,他的发展是极为有限的。很多人甚至包括中医也认为,今天的中医不如古代的中医、中医一代不如一代。我们的确没有理由去苛求古人,现代人食古不化才是最可悲的!

..3中医骗子的祖师爷——扁鹊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他的很多传说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中医概论》中称他擅长妇科、内科、儿科、五官科等,常用针灸、按摩、汤液、熨贴等方法治疗疾病,我们以前中学历史课本中也特别提到扁鹊开创的“望问问切”诊断方法。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史记》关于扁鹊的故事是这样的:

扁鹊是勃海郡的郑人,姓秦,名越人。年轻的时候做过店主。当时有个长桑君的客人,扁鹊认为他是个奇人,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的人。长桑君在店里出入十多年,一天把扁鹊叫出来,私下里说:“我有一个秘方,现在我年老了,想传给你,但是你不要泄露给别人。”扁鹊答应了,长桑君于是从怀中掏出一种药给扁鹊,说:“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然后把他的秘方给了扁鹊,然后忽然不见了。“殆非人也”,显然司马迁也认为长桑君是个神仙。扁鹊按照长桑君的话服药三十日后,隔着一堵墙,竟然看见了远处人的五脏六腑。

由此可见,扁鹊的医术来自于一个神仙传授给他的特异功能,他的眼光比X光机还要厉害,所谓的“望闻问切”只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

《史记》中记载的扁鹊的两则医案不仅说明扁鹊根本不用“望闻问切”看病,而且很有可能是个骗子:

医案一:扁鹊见齐桓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这是人所共知的,因为这段文字被选入了我们中学的语文课本。我们首先看到,扁鹊根本不用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就能断定齐桓公的病在十五天之内,从腠理发展到骨髓,“病入膏肓”,而齐桓公竟然毫不觉察。其次,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什么病?扁鹊有什么凭据?为什么没有拿出任何证据让齐桓公相信?如果这一史实属实,扁鹊是不是串谋给齐桓公下毒了?

医案二:扁鹊为晋国赵简子治病。《史记》的原文如下: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于是出。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闲,闲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看见了吧!扁鹊这是在治病么?简子居然在梦中得到预测未来的启示。而扁鹊居然看出来了。以我们现在的医学知识,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分明是扁鹊和赵简子做好了套子蒙骗诸大夫,利用迷信和医疗的假象制造了这样一个骗局。制造这个骗局的目的如何?或是为赵简子篡党夺权制造铺垫,或是另有目的,我们今天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我们知道的是:这根本不是一个医案,这分明是扁鹊介入了奴隶主之间的政治斗争的铁证。而扁鹊在这场斗争中,所获不菲,得田四万亩。参与政治斗争并靠制造谎言得利的人,能算是一个好医生么?

可怜的太史公看不出来,信以为真,记录下来;可是我们后人,还能相信这个神医吗?

新雨丝上有人说扁鹊和胡万林起码在以下几个方面非常相似:   

.得道于“仙人”;

.靠“特异功能”诊病治病(能隔墙见人,把脉只是做做样子);

3.靠神奇的“预言”赚大钱(获赠地4万亩);

4.没有看到病人就能使其“起死回生”;

5.包医百病,妇科、儿科、老年科门门精通(就看你需要什么)。

所以,用“骗子”描述扁鹊的身份比“神医”贴切多了。

..4来自印度、赖佛成神——华佗

华佗是典型的神医,他的故事快炙人口,家喻户晓,几乎成了中国医学人物的最杰出代表。华佗许多故事,首先出现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医概论认为:“他创造性地使用沸散进行全身麻醉,施行剖腹、整骨手术;还创造了一套体操—五禽戏”。

然而华佗的许多故事被认为只不过是些神话,连古代的中医也怀疑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国学大师陈寅恪在在清华大学教书时,就曾撰文指出了这些神话故事的来龙去脉。首先“华佗”是梵语中的“药王神”,华佗的故事也出源于印度的神话。华佗的剖腹手术也似乎和中医对人体生理认识相悖:剖腹则元气不存,人也就绝没有生存的可能。

柯云路在他的《发现黄帝内经》将胡万林比作“华佗”,名之曰“当代华佗”。 把华佗吹成神,胡万林自然也就成了神,于是柯云路又是这个“当代华佗”的“发现”者,柯云路自然也就跟着沾光。

历史和现实再次告诉我们,吹捧古人、神化古人的,一般总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5辨证施治的“医圣”——张仲景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被尊为医圣,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临床的贡献甚至超过了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临床思维注重实践,不随意思辨发挥,区分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而且严谨地诊察病症的表象,相应调整诸方。这种思维方式确立了自汉代一下年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即“辨证施治”或“八纲辨证”。

且看当代著名中医刘力红对《伤寒杂病论》的崇拜[







































治疗白癜风要多久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大概多少钱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yfzl/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