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走在江西之铜鼓西向晒红节
走在江西之铜鼓西向晒红节
生活在重山包围之中的铜鼓人,形成和保留了一些独特的民俗,其中,以农历六月六三都镇西向村的晒红节傩神祭祀活动最为有特色。年7月9日,正好是周六,诸多的巧合促成了我们的铜鼓西向晒红节一行。
在猴哥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一行4点半就走在通向西向村的山路上。一路之上,即可观日出,又能赏云海,晨雾中的铜鼓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
西向村,地处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中,被认为是铜鼓最美的村庄。今天西向上空的云雾很是任性,半个小时的等待,终于让我们失去了信心,在云开雾散之前,我们无奈地离开了。借猴哥的图片欣赏一下这个季节最美的西向风光吧!
西向村原为行政乡,近年来撤乡为村,是个人口超过的大村庄,今天披上了节日盛装的西向,空气中依然渗透着清新和宁静的气息。
农历六月六,一般是在7月上中旬,天气进入暑热,百虫滋生,加之稻谷未成熟,正是一个小农闲期,因此,在农耕社会,逐渐在这一时间形成了一些以洗晒为主题的农俗。古时,上至皇宫,要将銮驾陈列出来暴晒,宫内的档案等,也要摆在庭院中通风晾晒;在寺院,要在这一天举行“晾经会”,把所存的经书摆出来晾晒,以防经书潮湿、虫蛀鼠咬;百姓人家,把红红绿绿的衣物摆出来晒,那就叫晒红。
猴哥说,六月六晒红在铜鼓是有地方传统的。在他的老家,到了这天,除了将家中衣物翻出洗晒之外,全村人也是要聚在一起杀头猪,举行一个简单的祭祀仪式的,但却没有象西向村这样与傩神祭祀活动结合得那么紧密,传承得那么完整、有序。
西向村的开基祖先是周氏,宋朝由高安县地迁移而来,将傩神带到这里,并建起了傩神庙。后来西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杂姓村庄,于是傩神庙就成了村庙,由全村十姓村民共同掌管。
西向的晒红傩祭习俗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傩神庙有记载的首次重修是在南宋祥兴年间(年),后几经毁损,老庙终于于上世纪80年代倒塌了,这是年众人集资重建的。
晒红,又称晒红绿,最初是一种生活习俗,傩神也是一种农耕文明的原始信仰神,能逐鬼除疫,保国泰民安,在六月六这个恰当的季节,生活习俗与傩神祭祀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了西向村较完整的六月六以傩神祭祀活动为特点的晒红节习俗。
今天,村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到神的面前,点上一柱香,表达对神灵的敬意。作为游客的我,虽已人到中年,但却是第一次深入体验这种祭祀民俗,对一切都那么好奇。
傩庙的供案上最中间供奉的那个就是傩神,是清光绪二十二年(年)贴金的原物,两边守着的各路被封神的战将,有伍仔胥、赵子龙、灵官、判官等。
启请傩神:
画面中烧着土纸的人,是觋公,他按传统的方式问天、打卦,将祈求傩神前来坐台的愿望化作一丝青烟,带到傩神所在的天界,告知神灵今天有众姓前来祭祀、朝拜,恭请傩神和诸位神圣前来登位,为今天来的百姓和田中的五谷施法、护法。
现场,在嘈杂的人群中,很难理出头绪的,差一点,我就错过了这精彩的一刻!
觋,是一种最古老的职业,产生于远古时期。觋公,在当地百姓的眼中,他们是巫师(女性称巫,男性称觋),在祭祀和启坛作法时,他们扮演着与神灵沟通的角色。觋公口念的都是代代相传下来的科仪程式,手中打的卦相复杂又神秘,来源于易经,生涩而难懂。
这个头戴红丝帽、身穿蓝衣、腰系丝带、手持令牌的人,被当地人称为觋(习音),是主持祭祀活动的“司神”。这是净明第二十五代传人,老觋公彭贤忠。
觋公现在进行“鸣锣开角接聖”的仪式,要将天神和各路神仙请到傩神庙中来。
第一次与民间的神职人员这么近,与脱了神袍的觋公亲密接触,大大地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这是觋公王宗仁,他是西向村本地人,据他介绍,觋公在百姓眼中是巫师,但严格来说应该属于道教王母教中对道士的特有称呼。他们修行的是道教净明宗(由南昌西山许真君创立)的分支三奶派,他们的身份是道士。因此,在这种场合,他更愿意我叫他王道士或法师,由于以红头巾为特点,因此也可以称他为红头法师。
在百姓的眼中,觋公能通灵,会打卦,能给人看病,能除灾驱魔,似乎有法力,也很神秘。但是王道士却说,这一职业很特殊,这种与神灵沟通的能力,除了天赋外,更多的是来自传承和不间断的学习。
王道士今年36岁,是一位80后,平时,他是铝合金装饰店的小老板,育有一儿一女,在当地生活也算是富裕。原本是一介平民,并无任何宗教信仰。十三年前,他的儿子才1岁时,受惊吓高烧不退,在家人的建议下,找到了做觋公的舅舅,舅舅为儿子画了一个符,后来,儿子的病就不治而痊了。这事对王宗仁触动很大,从此后,走上了修行和追寻之路。
王道士坦言,他所遵从的三奶教,平日在俗家修行,生活与常人无二,养家糊口,养育儿女,七情六欲,俗世的事儿一样都不少,修行似乎是生活以外的事情。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入道以来,除了必要的应酬外,每天都在坚持学习,没有一天是在晚上11点以前休息的,修行的过程确实考验着人的意志力。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以及不断地拜师求学后,王道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从业能力,已被确认为西向村净明第二十六代传人。
从表象来看,觋公们主要是为人们治病,根据病人的生辰八字等,推断病因,将推断结果,以画符的形式展示出来。经历了磨砺和成长以后,王道士越来越坚信,他所学习和修行的,绝不是迷信,而是一种融合了玄学、易经、医学等综合科学的人文知识体系,是千百年来经过无数人实践过的真理。
觋公跳觋
“文书奏到东方青帝青骑官,骑青马来坐青鞍,迎青伞穿青衣,青罗凉伞转团团,快打马来急催鞭,扬鞭打马到衙前,上请凑表白鸽子,下请凑表梁舍人,白鸽含表云中现,弟郎凑表见玉皇”。觋公向东西南北中五方的神灵发出邀请通告,请求他们降临来到西向的傩庙祭坛,驱邪逐疫,祈福禳灾。
觋公按最原始的仪式在与神灵沟通,从法器到着装、一招一式,一步一态,似唱非唱,似念非念,无不透露着传统的魅力。
请神上台
恭请诸神登坐三宝法坛,广施法力。
道士做朝接聖
朝是指上朝、朝拜,这是灵宝法事的一种启请傩神的科仪。参加法事的是道教正一派道士,都是来自本村俗家修行的村民。
我真的很奇怪,在这样一个偏僻的村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道士呢?
猪花血纸礼神
杀猪祭祀傩神,这是媚神的最好礼仪。杀猪,原本是农耕生活中最隆重的事,用以祭祀傩神,表达百姓的真诚之意。
道士们将诸神依次排好座位,接受猪血的祭礼,请诸神在洒了猪血的纸上施以法力。
旅行中巧遇晒红节活动的组织者之一的周衍金先生,从他那得知,西向村有着浓厚宗教氛围,除了傩神庙外,还有观音庙和道观,各种宗教在这里和谐共生共存。在那年,各种神仙塑像被集中烧毁,据说当时堆起来似小山高,大火烧了整整一天。由于傩神像被当时的贫农协会负责人周庆慰从缴存的仓库中偷出,藏匿于百姓家中,才唯独得以保存下来。
为了六月六祭傩神活动,村民们自发形成了社团,提前几个月进行筹划,募集经费,每年六、七万元的花费,主要都来自村民们的自觉捐赠。西向村民虽然平时都各自在外发展,但发达的网络通信将村民们联系得更紧密了,直接在北京白癜风的治疗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