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患病影响 > 寄生虫导致牛奶病山东青岛霸王蟹难横行

寄生虫导致牛奶病山东青岛霸王蟹难横行



  随着中秋临近,螃蟹也迫不及待地爬上市民餐桌。但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卖的螃蟹,大多是外地入青的,而山东青岛当地的螃蟹目前还在池子里,并且有部分蟹子患上“牛奶病”,被养殖户称为“癌症”。这种打开就是白色牛奶状的螃蟹,煮完就是一汪水。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相关专家六次赴黄岛新区大场养殖基地,终于揭开了梭子蟹患病的原因,并且有望攻克这种顽症。   反映养殖场蟹子莫名死亡   “我的梭子蟹养殖池里莫名其妙地有死蟹子,不知道什么原因?”昨天,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李才文博士接到求助电话。据养殖户王师傅介绍,近期,随着气温的升高,蟹子也开始脱壳快速生长,眼看快到中秋,正是卖好价钱的时候,现在的节骨眼上,出现这个问题,可急坏了王师傅。   王师傅介绍,近两天早上,他围着近百亩的养殖塘巡视,发现边上有很多死蟹子。王师傅赶快打捞,这一捞不要紧,他仔细清点了一下,一个早上,竟然死了二三百只蟹子,心疼得王师傅差点掉下眼泪。

  专家原是患上了“牛奶”病

  昨天上午,李才文博士带着几名助手从市区出发,直奔黄岛新区的泊里镇附近的养殖基地查看情况。上午10时30分许,他们便赶到了现场。在王师傅的养殖池子里,确实能见到水池子里漂着的死蟹子。

  在李博士的建议下,养殖户当场拉网,一网仅拉上来二十余只蟹子,死亡的就有四五只。李博士现场将一只蟹子打开,里面是白色的糊状物,虽然蟹子是在凌晨阶段死亡,时间并不长,但却有一股淡淡的腥臭味道。李博士根据多年的研究推断,这是蟹子患上了“牛奶病”,对这种病他已研究七八年,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他就接触了这种被蟹子养殖户称为“癌症”的病症。

  讲述养40亩蟹子亏大了

  在另一家养殖基地,曾师傅提起去年的遭遇,更是一脸的懊丧。去年,曾师傅在40亩养殖塘里投入了十四五万元的蟹苗,然而,到了八月份,蟹子也是接二连三地死亡,无论用什么办法,也阻止不了蟹子“自杀”。急得曾师傅半夜睡不着觉,就跑到养殖区域,看到半死不活的蟹子靠岸,就捞出来,放进加氧机里抢救,然而也是无济于事。最终,曾师傅仅收回来七八万元钱,如果加上人工成本,损失更多。

  曾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就盼着专家赶快研究出好的方法,如何能控制住发病率,如何将患病的蟹子治好,让养殖户受益。只有这样,养殖户才敢大胆地养殖梭子蟹。”吸取去年的教训,他今年仅在别的池子里养了15亩蟹子。

  病因寄生虫毁了“蟹霸王”

  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我国梭子蟹养殖面积达47万亩,产量达到9万吨,年产值近亿元。我市海洋与渔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年我市养殖梭子蟹多吨,而本地海捕梭子蟹仅有吨。

  然而,就是这种市民喜食的梭子蟹,却是患“牛奶病”的主要种类。据李博士介绍,近年来,“牛奶病”致病因是由一种名为血卵涡鞭虫引起的,先后在我国浙江、广东沿海的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脊尾白对虾等重要养殖甲壳类中报道发现,并已确定该寄生病原是近年来引起当地养殖青蟹“黄水病”、三疣梭子蟹“牛奶病”和脊尾白对虾大规模死亡的主要病原之一。

  这种蟹子一旦死亡,就会释放出数以万计的致病孢子,这些致病的孢子会在别的蟹子脱壳时,乘蟹子身体虚弱时乘虚而进入其身体,并在体内繁衍生长,直到将蟹子的身体主要器官全部“占领”,这个时候,蟹子也就宣判了“死刑”。死亡的蟹子又去传染更多的群体,从而导致整个池塘出现毁灭性的灾难。

  攻关将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据专家介绍,蟹子的发病周期是三四十天,发病的时期分布在七八九月份,随着蟹子的成长,每脱一次壳,也就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李博士称,围绕此课题,他已研究了七八年,现在基本上能确定是血卵涡鞭虫惹的祸。

  现在主要是在养殖户发现病情后,控制病源扩散上下功夫,隔离致病的蟹子。其次是利用无害的生物制剂,提高蟹子的体质,让血卵涡鞭虫无缝可钻。最后,还要靠优化养殖户的养殖模式,科学养殖。目前,科研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相信不久,就能提出比较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hbyx/6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