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病因 > 鞭虫的一点点小事
鞭虫的一点点小事
重病患者需注意 3D电视要远离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jiankangyinshi/m/27129.html
鞭虫病在热带气候地区最常见。鞭虫病的传播与较差的卫生条件有关,可感染所有年龄段的个体。因为儿童的暴露风险高且部分保护性免疫被认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所以儿童特别容易受感染。
生活史与传播—尚未胚化的虫卵随粪便排出,鞭虫的生活史就此开始。在土壤中15-30日,虫卵胚化并变得具有感染性。通过经土壤污染的食物或手摄入虫卵后,虫卵在小肠孵化并释出幼虫,幼虫逐渐发育成熟为成虫,并在2-3月后寄居于盲肠和升结肠。感染严重时,也可能在末端结肠和直肠内发现该蠕虫。
成虫长约4cm。其细端钻入肠黏膜,而粗端在肠腔内可见。感染后60-70日雌虫开始产卵,每日产卵约-20,个。成虫的寿命为1-3年。
临床表现—大多数鞭虫感染无症状。中度到重度感染更常出现临床症状。可出现稀便,大便中常含有黏液和/或血液。常有夜间排便。结肠炎和痢疾最常发生在鞭虫数超过条的患者中,可能出现继发性贫血。受感染的个体可能出现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可高达15%)。
严重感染时可发生直肠脱垂和儿童生长和/或认知能力可能受损。
诊断—通过检查粪便中是否有虫卵来诊断鞭虫病。虫卵大小为50μm×20μm,呈特有的桶状,壁厚而光滑,两端各有一个透明塞。也可以采用直肠镜检查或结肠镜检查,常能观察到成虫从肠黏膜伸出。
虫卵图:
图1左侧为鞭虫生活周期(来自CDC);右侧为虫卵图
图2:鞭虫成虫
鞭虫视频:
视频及虫卵图片:段爱军
文字引用:UPTODATE
编辑:李姝小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