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病因 > 养殖百科牛羊驱虫的最佳时期和驱虫办法
养殖百科牛羊驱虫的最佳时期和驱虫办法
牛羊驱虫的最佳时期是夏秋之交,秋后草好,牛羊爱吃,天不冷不热,牛羊肥壮,正是为牛羊驱虫的大好时机。
牛羊在饲养和放牧过程中,都易感染上体内外寄生虫,不仅夺取动物的营养,增加额外消耗,又损害畜体的免疫系统,减弱免疫应答,使畜体抵抗力下降,从而造成生长缓慢,产毛、产肉、产奶量下降,严重感染时因虫体过多而导致大量死亡。因此,一年之内在疾病季节来临之前,预防性驱虫效果较好。
夏天青绿饲草种类繁多,且是其旺长的季节,饲草质高量多,牛羊通过整个夏季的放牧或喂养,一般都会不同程度地增膘。在此期间,如果发现牛羊不增膘或继续瘦弱,说明牛羊已发生了寄生虫病,有的体内寄生虫数量还可能很多,而秋季作为牛羊增膘和储蓄能量的关键季节,在此刻做一次全面驱虫,对于牛羊安全过冬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牛羊驱虫的最佳时期就是在秋初,草肥牛壮,寄生虫在夏季是比较多的,此刻随着气温的下降,环境中的虫少了,可是寄生在牛羊体内体表的虫确是在不断生长,危害牛羊的健康,在夏秋交接的的时刻,对于牛羊身上的寄生虫也是需要来一次驱除,而选对驱虫的方法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
牛羊养殖过程中常见寄生虫病及治疗
+
(1)蠕虫病
在牛羊养殖过程中,蠕虫病一直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寄生虫病,在牛羊感染寄生虫之后,寄生虫将会生长在牛羊的肌肉之中,也有部分寄生虫会出现在牛羊的肝脏或者肺部等位置。在寄生后,寄生虫会对牛羊被感染的部位进行不断的破坏,进而导致牛羊产生病变。对蠕虫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可以综合运用转场前驱虫、治疗性驱虫以及舍饲前驱虫,养殖人员可以在驱虫后的3~5d对牛羊的粪便进行抽查,以此来保证驱虫效果。
+
(2)包虫病
包虫病也被成为棘球蚴病,其虫卵再被牛羊吞食后,会在病畜的十二指肠孵出,幼虫会钻入病畜的肠壁中,并进入肝肺等脏器中。牛羊在寄生初期或者感染程度较低时,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当成年包虫大量寄生在其肝脏等部位时,病畜会出现营养失调,身体迅速消瘦同时反刍无力等症状,还存在流产、呼吸困难等症状。在对包虫进行防治时,养殖人员首先需要对啮齿类动物进行驱除,防治体外寄生虫,同时也需要定期使用漂白粉对牛羊圈舍进行消毒。防治药物方面,可以选择磺胺类药物配合庆大霉素或者四环素进行治疗。
+
(3)牛皮蝇
牛皮蝇也被成为牛皮蝇蛆病,是指牛皮蝇、蚊皮蝇的幼虫通过寄生在牛背部,进而引发的一种寄生虫病。通常情况下,牛皮蝇的成虫会在夏季于牛毛上产卵,幼虫在孵化后会沿毛孔钻入皮肤,并最终移动到患处的食道壁上寄生,待第二年春季再由皮下钻出。在感染牛皮蝇后,牛背部会出现大小和形状不固定的结节,在寄生严重的情况下,会对患畜的进食和休息产生影响,同时也会降低牛皮的品质。对其进行防治时,可以选用2%敌百虫在牛背喷施。
+
(4)蜱源性疾病
蜱虫通常会寄生在牛羊皮表之上,并以牛羊的血液为自身的食物,因此在感染蜱虫后,牛羊非常容易由于抵抗力降低而发生各种蜱源性疾病。除了自身引发的疾病之外,蜱虫还会携带各种疾病的病源,并在寄生期间导致牛羊患上该类疾病,因此需要养殖人员重点进行注意。在对蜱源性疾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可以将1kg水域1L敌杀死进行混合,从而得到2.5%浓度敌杀死溶液来进行治疗,防治期间可以将混合后溶液喷洒在牛羊养殖区域的地面、墙面等位置,以此来对蜱虫数量进行良好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每15d喷施1次即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
牛羊驱虫的其他方法有:
一、圆形线虫(蛔虫、结节虫、钩虫、鞭虫等)
常寄生于牛羊消化道内。一是用1%的精制敌百虫溶液,牛按每公斤体重用0.1克,羊按每公斤体重用0.06克计算,一次空腹灌服,每天1次,连用3天;二是用左旋咪唑,牛按每公斤体重用8毫克,羊按每公斤体重用5毫克计算,一次空腹灌服,每天1次,连用3天;
二、肝片吸虫
用硝氯酚驱杀。牛按每公斤体重用6毫克,羊按每公斤体重用3毫克计算,一次空腹灌服,每天1次,连用3天。
免责:本平台致力分享网络信息,文中观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