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病因 > 育儿晚上磨牙白天不好好吃饭,是肚里
育儿晚上磨牙白天不好好吃饭,是肚里
有老话说,夜里磨牙,肚里虫爬。看到孩子经常肚子疼、挑食不爱吃饭、又或是个子长得稍慢时,一些老人长辈们就会怀疑是不是肚里有虫在作怪。
还记得小时候那会,大人给我们吃过的宝塔糖吗?80、90后麻麻对它应该还有些记忆吧。
据说它在当时特别流行,说是可以驱肚里蛔虫的,味道甜甜的,也很受小朋友们喜欢。
但这里有个问题,当时可能都没细想过,宝塔糖再甜再好吃,它本质还是(驱虫)药,我们知道药是不能乱吃的,而家长这样自行购买它给孩子吃,真的合适吗?
当然不合适滴!首先我们要知道导致磨牙的因素很多,不一定是有虫。另外,驱虫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同的驱虫药作用也不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能擅自主张给孩子吃,尤其2岁以下的孩子更是不能乱吃驱虫药的。
这是因为大多数驱虫药都需通过肝脏或者肾脏代谢排泄,而2岁以下孩子的肝肾功能发育还未完善,驱虫不当可能损伤孩子的肝肾功能;增强寄生虫抗药性,反而增加驱虫难度,加重病情。
关于磨牙,很多学龄前儿童(<6岁)都出现过,一般6岁后症状就会消失。
另外,6~13岁处于换牙期的儿童,有些也会出现短暂的磨牙现象。
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可以先观察观察。如果是长期磨牙,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长期磨牙,首先是牙齿表示很受伤,牙体组织严重磨损。还有可能对咀嚼肌和颞颌关节产生影响,时间长了会导致颞颌关节周围疼痛,头颈痛等。
(△颞颌关节张开)
1
孩子为什么会磨牙?该怎样缓解?
1、压力和焦虑都可能会诱发磨牙
刚进入幼儿园或小学的孩子对新环境比较陌生,容易紧张、焦虑,夜间就容易出现磨牙的现象。
另外,孩子白天玩得很累,过度兴奋使大脑管理咀嚼肌的部分处于兴奋状态,不知不觉地做咀嚼动作,也会出现磨牙。
这样来缓解:
多和孩子沟通,消除精神紧张,缓解情绪压力;临睡前不要观看恐怖、过刺激的节目,也不要玩游戏,避免孩子过于兴奋;睡前通过聊天或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释放压力。
2、牙颌因素
牙齿的咬合不佳,包括牙颌畸形、缺牙、牙齿过度萌出等,也会出现磨牙。
这样来缓解:
有上述情况的话,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牙合垫治疗;如果孩子说自己晨起后头痛、耳朵痛、下颌痛或咀嚼食物时疼痛,及时带孩子检查看医生。
3、睡前吃得太饱
睡前吃得过多、过饱,会让胃处于兴奋状态,即使睡着了,胃还是在消化食物,引起磨牙。
这样来缓解:
睡前饮食要控制,尤其是不要吃零食,不喝饮料等,这也是减少口腔细菌滋生,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4、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比如缺乏维生素、缺钙、缺锌等都会引起磨牙。
这样来缓解:
合理饮食,多吃蔬果,不挑食。定期监测微量元素和血铅含量,如果医生查出缺了什么,可以及时补充,同时避免高血铅。
所以,孩子夜里磨牙,不要忙着吃驱虫药,找到原因才是关键。
睡前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如果怀疑是牙齿、营养不良、寄生虫等因素导致的磨牙,到医院做下检查,根据医嘱建议,更放心安心。
2
磨牙VS寄生虫小常识延展
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磨牙和寄生虫有关。如果担心孩子感染了寄生虫,可以注意下平日里孩子是否出现过以下症状:
1、肛门痒,经常抓挠肛周;
2、皮肤出现圆形、椭圆形“虫斑”;
3、情绪烦躁、磨牙容易惊醒;
4、经常脐周疼痛,按揉可有所缓解;
5、不明原因偏食、食欲不振、消瘦贫血。
注:以上5条不可以单独一条就判断为寄生虫感染哦。
此外,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特征更进一步来判断长了什么虫:
1、蛔虫:间断肚子疼、挑食、消瘦、磨牙、面部长白斑;
2、蛲虫:夜间哭闹、常常挠屁股、下体分泌物增多;
3、钩虫:上腹部疼痛、呕吐、厌食、贫血、无力;
4、鞭虫:便秘(甚至便血)、无食欲、消瘦。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一是,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以确诊是否有虫,是否需要打虫;二是,建议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孩子减少接触虫卵机会,斩断传染源很关键:
1、饭前便后、外出要洗手,勤剪指甲;
2、勤换洗消毒被褥、衣物、玩具;
3、不穿开裆裤,避免在泥地玩耍;
4、生吃瓜果要清洗干净食用;
5、食物要高温加热煮熟煮透;
6、家中宠物要定期进行体内外驱虫。
随着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虽说现在儿童寄生虫感染的现象比较少见了,但却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了,比如吃了未熟透的肉类(生鱼片、虾蟹、火锅)等,都有可能是寄生虫的来源,大家平时多注意下就行。
悦好月子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