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病因 > 关于猪场腹泻,你了解多少
关于猪场腹泻,你了解多少
仔猪腹泻是兽医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大规模的养殖场发病率较高。仔猪腹泻是指3月龄内的仔猪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群发病,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疾病,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范围广泛,传播迅速,严重困扰养猪业的发展。据报道,30千克以下的仔猪全年发病率为46.5%,死亡率为10%~15%,冬季发病率可达69%,10日龄以下仔猪死亡率可达%,下面阐述其致病原因和防治措施。
致病因素一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三个阶段:1~3日龄的新生仔猪;7~20日龄的乳猪;断奶后至2月龄的仔猪,其致病因素可归结为三大类。
1病毒类迄今为止,已发现许多种病毒能引起腹泻,除去全身性感染并有腹泻发生的病毒性疾病如猪瘟和仔猪的伪狂犬病以外.尚有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
1、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发病季节多在每年的1~2月份和10~12月份,该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较大,发病率可达50%~%,死亡率可达10%~30%,但这些主要取决于猪群免疫力水平和环境因素。
2、轮状病毒几乎所有的仔猪都可被轮状病毒感染,但大多数病例都呈亚临床症状。若仔猪感染临床症状比较严重的,发病率通常为80%~%,死亡率为5%~26%。如果病毒感染的同时继发细菌感染,则造成的死亡率会大为增加。
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本病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在某些种猪场,所有年龄的猪都可发病,发病率达%,1周龄以上的仔猪在持续3~4天腹泻后可能死于脱水,平均死亡率为50%,但也有可能高达90%。
4、猪瘟病毒猪是猪瘟病毒唯一的天然宿主,并且是重要的传染源,其传染途径,主要是感染猪与易感猪的直接接触;急性猪瘟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而低毒力的病毒引起的感染可能无临床症状。
此外,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疱疹,感染时也并发严重的腹泻。
仔猪病毒性腹泻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病。三者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等有明显区别,危害程度和致病程度则一般认为猪传染性胃肠炎较为严重,而猪冠状病毒病较为温和。
2细茵类1、大肠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可引起仔猪黄痢和白痢,断奶后2周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可导致严重的腹泻和败血症,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致病性大肠杆菌所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
2、C型产气荚膜梭菌C型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猪的梭菌性肠炎,亦称仔猪红痢。通常可使1~3日龄仔猪发生急出血性肠炎,病程短,死亡率高。
3、猪痢疾密螺旋体本病大小猪都可感染发生,主要是断奶后的仔猪发病率较高,以血性下痢为主要特征。
4、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引起仔猪副伤寒。常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以急性败血症或慢性坏死性肠炎,顽固性下痢为特征,常引起断奶仔猪的大批死亡,若伴发或继发其他疾病或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可造成巨大的损失。
3寄生虫类生1、球虫猪球虫病主要见于7~21日龄仔猪,感染部位主要是空肠和回肠,临床症状为腹泻,持续4~6天,一般为良性经过。
2、猪鞭虫鞭虫本身无多大致病作用,常继发感染螺旋体和弧菌体,严重时可引起仔猪大批死亡。
3、蛔虫猪蛔虫病为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侵害3~6月龄的仔猪。另外,兰氏类圆线虫,食道口线虫感染也可引起仔猪腹泻。
4非传染性非传染性腹泻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环境应激能导致仔猪腹泻的环境应激源,主要有:舍温低、日温差变化大、湿度大、突然换料、饲料中盐分含量过高、母乳不足、饲养密度过大等。
营养因子缺乏若仔猪缺乏叶酸、烟酸、泛酸、锌等,也可引起腹泻。
日粮抗原过敏仔猪对日粮抗原过敏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也引起腹泻。
防治措施二引起仔猪腹泻的多种因子,在临床上往往是混合存在的,在致病作用上也呈现相互促进诱发的作用,即外界因素引起应激性腹泻和细菌的侵入而诱发病毒、细菌性腹泻,同时也给寄生虫的繁殖造成有利条件,而寄生虫性腹泻又可诱发细菌性腹泻的发生。因此,对仔猪腹泻的防制需要一套综合、全面、科学的措施。
1加强日常管理,减少致病诱因。(1)控制好猪舍的温度和湿度,并排除有害气体,以增加机体抗病力;特别是产房哺乳仔猪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不能忽冷忽热(30℃左右);在秋末至早春阶段要作好防护工作;在夏季多雨季节要预防暴雨的突袭,避免天气突变诱发仔猪生病。
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仔猪舍每周用消毒液带猪消毒一次。并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及时发现和隔离病猪,做好防疫工作;对于发病猪场建议在空舍冲洗干净后先用生石灰与水按1:1的比例制成熟石灰,再用水配成10~20%的混悬液再加入2%--3%的火碱,进行喷洒要覆盖全面,再空舍一天冲洗干净后用酸性消毒液再次消毒一遍,冲洗干净后通风晾晒3--5天,即可进猪,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
加强饲养管理,对母猪进行科学的喂养.对于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要给予全价饲料,保证其营养的全面需要;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喂量一定要控制好,特别是产后要按1.8-2.5kg+0.4*哺乳仔猪头数=日采食量,7天以后要吃到6kg以上,分娩的第一周要逐渐加量,在第7/8天的时候达到最大采食量,不能饲喂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母猪奶水出现过稠或过稀,从而引起乳猪拉稀。.
(2)合理补料,控制仔猪腹泻从仔猪补料到断奶后头两周的饲料应保持一致,每天补料要在3次以上,确保教槽料的新鲜度,以后逐渐更换,并随时供应清洁饮水。断奶后的仔猪饲料中适当补充矿物质、维生素、有机酸、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和抗生素等,以预防或减轻仔猪腹泻的发生。
2预防接种。
在了解疫情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用疫苗,对妊娠母猪和仔猪进行免疫接种,增加特异性免疫力,能预防或显著减少病原性腹泻。(1)猪瘟 选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或细胞苗),母猪每次配种前接种一次,公猪每年接种一次,仔猪在20日龄和70日龄各接种一次。
(2)仔猪大肠杆菌病选用K88、K99、P三价灭活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灭活菌。未接种过的母猪应于产前45天首免,产前15天二免,对已接种过的母猪应在每次配种前接种1次。
(3)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选用二联灭活苗。
(4)仔猪红痢选用c型魏氏梭菌灭活菌苗,对怀孕母猪于产前1个月和产前半个月各接种1次。已免疫过的母猪可在产前15天接种1次。
仔猪副伤寒选用仔猪副伤寒弱毒疫苗,对30~35日龄仔猪口服或肌注1头份菌苗。
3药物预防和治疗。怀孕母猪
1.发病期:肌注速效止痢0.1ml/kg或者头孢噻呋钠1g/kg
拌料天下无毒/母子双安1.5kg/吨+痢可安1kg/吨+维宝1kg/吨,连用七天。
2.预防保健:
(1)益母宝一天10g/头或者拌料g/吨,做长期保健;
(2)拌料清毒特号1kg/吨+立速好g/50kg料+维宝1kg/吨,连用7天。
产房母猪和乳猪
1.发病期:母猪肌注速效止痢0.1ml/kg,连用三天;乳猪口服速效止痢1-2ml,或者痢可安5g/头,加盐水稀释;连用三天。
母猪拌料:
(1)清毒特号/清瘟大败毒1.5kg/吨+痢可安1kg/吨+维宝1kg/吨,产前、产后各用7天。
(备注:产房乳猪注意保温不能忽冷忽热,发病时可以在保温区及乳猪身上多撒一些干燥消毒剂,来提高温度和隔离病原的左右)。
2.预防保健:
(1)母猪拌料母子双安1kg/吨+痢可安kg/吨+维宝1kg/吨;产前、产后各用7天;
(2)益母宝一天10g/头或者拌料1包/吨,做长期保健。
保育生长猪
1.发病期:肌注速效止痢0.1ml/kg(保育猪育肥猪),或者痢盾0.1ml/kg(育肥猪),或头孢噻呋钠1g/kg+救命神草0.1ml/kg。
拌料:
(1)热毒疏1kg/吨+痢可安1kg/吨+维宝1kg/吨;
(2)猪场保护神1.5kg吨+立速好g/50斤料+维宝1kg/吨,连用七天。
2.保健预防:推荐公司拳头产品“益仔宝”,针对保育猪;“益肥宝”针对育肥猪,本产品是纯中药(20多种)和益生菌的混合产品。
(1)能有效预防仔猪拉稀、发热、转群应急等情况,提高猪群
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有效的降低疾病的发生。
(2)含有多种益生菌,能有效的改善肠道环境,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粪便过料现象基本不在出现。
(3)猪群整齐度明显提高,有效的降低了出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