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病因 > 众玖生物鱼病防治基本知识5
众玖生物鱼病防治基本知识5
(十一)常见鱼病的肉眼鉴别索引(一)皮肤病1.赤皮病:5~9月发病,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尤以腹部最为明显。表皮或鳍条蛀断。2.打印病:5~9月发病,尾柄或腹部两侧出现圆形、卵形或椭圆形红斑,严重者肌肉腐烂成小坑,可见骨骼或内脏。此病由外部烂入。3.白皮病:5~10月发病,背鳍后部至尾柄末端的皮肤发白,呈白雾状。形成鱼后半发白,与前半部颜色显著不同。4.疖疮病:5~9月发病,鱼体背部两侧有浮肿浓疮,用手摸之有浮肿感觉。剪开表皮,肌肉呈浓血状,此病由内部烂出。5.白头白嘴病:5~8月发病,病鱼体瘦发黑,漂浮在岸边,头顶和嘴的周围发白,严重时腐烂,常发病于鱼苗和夏花阶段。6.水霉病:终年可见,以2~5月为甚,水霉等菌丝深入肌肉蔓延扩展,体表向外生长似旧棉絮状的菌丝,最后瘦弱致死。7.车轮虫病:5~8月发病,鳃部充血,头部发红,嘴圈周围有时呈白色。病情严重时常群集在池边形成“跑马”。8.斜管虫病:3~5月发病,体表粘液增多,表面常形成一层学蓝色薄膜。9.小瓜虫病:3~6月发病,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白色小点状的脓泡。10.嗜子宫线虫:3~5、11~12月发病,鳞片下盘曲的红色虫体背、尾鳍条间有红色线状虫体。11.钩介幼虫病:5~6月发病,头部充血、嘴圈发白,仔细观察可见嘴部、鳍或鳃上有米色小点。12.锚头鳋病:6~10月发病,体表寄生着针状虫体,虫体寄生处组织红肿发炎,鳞片常腐蚀成缺口。13.鲺病:4~8月发病,鱼体胸鳍基部有一黄豆大上的洞,洞内寄生着形似“臭虫状的虫体,大的如小指甲,小的也有米粒大。(二)鳃瓣病1.烂鳃病:4~10月发病,鳃丝腐烂发白,尖端骨外露,鳃上附有污泥并常常带黄色粘液,严重者鳃盖骨被腐蚀成一个半透明的小洞。2.鳃霉病:5~7月发病,鳃呈苍白色,有时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继而腐烂,此病常以暴发必的急剧死亡出现。3.指环虫病:5~7月发病,鳃上粘液增多,鳃瓣全部或局部呈苍白色。严重者,鳃丝浮肿,鳃盖张开。4.隐鞭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舌杯虫病、口丝虫病:5~8、2~5月发病,体瘦发黑,漂浮水面。由于虫体大量繁殖及骚动,使病鱼鳃部产生大量粘液,鳃丝鲜红。5.中华鳋病:5~10月发病,鳃丝末端持状象“蝇蛆”一样的白色小虫。(三)肠道病1.出血病:4~10月,以8~9月为甚,肌肉、口腔、各种鳍条的基部充血,尤以臀鳍为甚。剥去皮肤可见肌肉点状出血,严重病鱼肌肉发红。有时可见鱼体发红,不用剥开就可判断;有时鳃盖、下颚、眼圈、肠道也有充血现象,鳃失去鲜红或呈苍白色。2.肠炎病:5~6月、8~9月,肛门红肿,严重者轻压腹部有血浓或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肠道部分或全部发炎,呈紫红色。(四)其他病1.舌状绦虫病:终年可见,腹部肿大,剪开腹部可见体内有带状虫体。2.复口吸虫病:5~8月发病,头部充血,嘴圈发白,眼球突出,有的眼珠混浊,呈乳白色,甚至眼球脱落。3.打粉病:5~8月发病,鱼本全身象裹了一层米粉的样子。4.气泡病:5~6月发病,肠道中有气泡,或体表、鳍条、鳃丝上附有较多气泡,使鱼漂浮水面沉不下去。5.跑马病:5~6月发病,鱼围绕塘边集群狂游,长时间不止,象“跑马”一样。6.萎瘪病:终年可见,以10月至翌年3月为甚,鱼体干瘪枯瘦,头大尾小,背似刀刃。7.弯体病:6~7月,常见于新挖鱼塘,鱼体弯曲,有时鳃盖骨、嘴部上下颚和鳍条都出现畸形。8.水蜈蚣:5~7月,水蜈蚣是一种水生昆虫——龙虱的幼虫,形如蜈蚣,故名,常用头部一对“钳”夹住鱼苗或幼鱼,所以又称“水夹子”。9.青泥苔:主要是5~9月,鱼池内丝状绿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养料。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推荐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治白癜风好白癜风专科医院